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质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
创新是指学生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的思维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加强素质教育, 增强质量意识”的思想和观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等教育过程中, 如何培养和造就社会需求、面向未来的高级计算机人才, 成为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核心。在素质教育中, 大家对创新能力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均有共识, 但是如何在计算机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和实施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java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大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同时,获得科学精神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当前,教师宜在以下几方面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
1、课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程也即复杂的“会话”。显然,课程的内涵己经发展为新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会话的本质;基于java的课程设计题目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基于这种理念,课堂教学就不再仅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共同与教材的“会话”,师生之间的“会话”。
2、教学。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这
样认识教学,教师便不会“满堂灌”了;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