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是怎么做出来的?
作者:佚名
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7年第09
        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码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其实二维码的本质就是根據一个固定的计算转换方式,把一段文本信息转化为一个能够被识别的图片。如此简洁而神秘的二维码中还有哪些神秘有趣的知识呢?一起来看看。
        功能区和编码区
        一眼看上去,二维码就是一些黑点、条纹、方框组成的一个正方形的块状图形,很难寻出其中有什么逻辑,但毋庸置疑,这些图形的位置排列肯定是有规则的。总体上二维码可以分为功能区和编码区,功能区主要用于定位,编码区则是真正存储数据的。
        在功能区中不同的图形也有不同的作用,包括位置探测图形、定位图形、校正图形;在编码区则分有格式信息、版本信息、数据和纠错码子。不过,在这两个模块中,并不是存储的东西都是我们需要的信息,某些二维码中甚至只有一小部分的东西是我们需要的。
        如何做网址当然,说到二维码我们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东西,那就是QR Code,几乎所有的二维码都用的是这种编码方式,里面具体的编码规则我们就不做详细的解读了。我们只需要知道,掌握了这种二维码的编码方式,我们甚至可以用纸和笔把我们所需要的二维码画出来,当然前提是你不嫌麻烦。
        目前,很多平台都免费生成二维码,如果有特定需求而一般平台上没有提供的话,网络上也有很多免费生成二维码的途径。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二维码的生成如此简便,那么会不会有人用二维码来诱导呢?
        按照编码规则来说,二维码图片的本质就是一段文本信息,这样一段文本信息是没有任何途径进行更多自动操作的,所以说如果有人想要利用二维码进行,最大的可能就是把一个恶意的网址做成二维码,只要我们不下载其中的内容或是不访问这个网站是不会受到攻击的。
        扫描二维码时只跳转链接?
        一般我们扫二维码的时候只都听到的一声,或许你已经习惯了每次扫码都会跳转
到一个新页面,但并不总是扫码后跳转到一个链接这么简单,而是对扫码返回的信息做不同处理。跳转到一个链接只是其中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