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第3版)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第 1 章数据库概述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专门用于实现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答:与文件系统管理数据相比,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带来了如下好处:将相互关联的数据集成在一起,较少的数据冗余,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在数据库管理方式中,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存储结构?为什么?答:不需要。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interfaces配置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答: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
6.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可以不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访问数据文件吗?答:不能  7.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不会因数据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即应用程序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它包含两个方面: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位置或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web关键技术包括
mysql是什么系统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8.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答:数据库系统一般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应的实用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四个部分。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专指以数据库数据为基础的程序,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2章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结构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答:答: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数据模型要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第二是数据模型要容易被人们理解;第三是数据模型要能够很方便地在计算机上实现。由于用一种模型来同时很好地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在目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就可以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和应用目的,采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将这些模型分为两大类:概念层数据模型和组织层数据模型,以方便对信息的描述。
媒体查询的概念2.概念层数据模型和组织层数据模型分别是针对什么进行的抽象?答:概念层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形成信息世界模型,组织层数据模型是对信息世界进行抽象和转换,形成具体的DBMS支持的数据组织模型。
3.实体之间的联系有哪几种?请为每一种联系举出一个例子。
答:实体之间的联系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三种。例如:系和正系主任是一对一联系(假设一个系只有一个正系主任),系和教师是一对多联系(假设一个教师只在一个系工作),教师和课程是多对多联系(假设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
4.说明实体-联系模型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概念。
5.指明下列实体间联系的种类:
opengl教程pdf(1)教研室和教师(设一个教师只属于一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可有多名教师)。
(2)商品和顾客。
(3)国家和首都(假设一个国家的首都可以变化)。
(4)飞机和乘客。
(5)银行和账户。
(6)图书和借阅者。
(设一个借阅者可同时借阅多本书,可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本书借阅多次) 6.数据库系统包含哪三级模式?试分别说明每一级模式的作用?答:数据库系统包含的三级模式为:内模式、模式和外模式。外模式是对现实系统中用户感兴趣的整体数据结构的局部描述,用于满足不同数据库用户需求的数据视图,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对数据库整体数据结构的子集或局部重构。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内模式是对整个数据库的底层表示,它描述了数据的存储结构。
7.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两级映像的作用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功能?答:数据库系统的两级映象是
模式与内描述间的映象和外模式与模式间的映象。模式/内模式的映象带来了物理独立性,即如果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可通过调整模式/内模式的映象,使模式能够保持不变。外模式/概念模式间的映象带
来了逻辑独立性,当概念模式的结构可发生改变时,也可通过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象关系,使外模式可以保持不变。
8.数据库三级模式划分的优点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数据独立性?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的划分实际上将用户、逻辑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进行了划分,使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到最少。这三个模式的划分实际上带来了两个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这使得底层的修改和变化尽量不影响到上层。c语言二维字符数组
第3章关系数据库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
2.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
(1)笛卡尔积:设D1,D2,…,Dn为任意集合,定义笛卡尔积D1,D2,…,Dn为:
D1×D2× …×Dn ={(d1,d2,…,dn) | di ∈Di,i=1,2,…,n }  (2)主键:也称主码为或主关键字,是表中的属性或属性组,用于惟一地确定一个元组。
(3)候选键:如果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的值能够惟一标识一个关系的元组而又不包含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或属性集为候选键。
(4)外键:设F是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如果F与关系S的主键相对应,则称F是关系R的外键。
(5)关系:关系就是简单二维表。
(6)关系模式:二维表的结构称为关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