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1可以用f(x,y)来表示:(ABD)
A、一幅2-D数字图像  B、一个在3-D空间中的客观景物的投影;
C  2-D空间XY中的一个坐标的点的位置;
D、在坐标点(X,Y)的某种性质F的数值。
提示:注意3个符号各自的意义
1.1.2、一幅数字图像是:(B)
A、 一个观测系统;            B、一个有许多像素排列而成的实体;
C、一个2-D数组中的元素            D、一个3-D空间的场景。
提示:考虑图像和数字图像的定义
1.2.2、已知如图中的2个像素P和Q,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2个像素P和Q直接的De距离比他们之间的D4距离和D8距离都短:
B、2个像素p和q之间的D4距离为5;
C、2个像素p和q之间的D8距离为5;
D、2个像素p和q之间的De距离为5。
1.4.2、半调输出技术可以:(B)
A、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B、改善图像的幅度分辨率;
C、利用抖动技术实现;          D、消除虚假轮廓现象。
提示:半调输出技术牺牲空间分辨率以提高幅度分辨率
1.4.3、抖动技术可以(D)
A、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B、改善图像的幅度分辨率;
C、利用半输出技术实现;            D、消除虚假轮廓现象。
提示:抖动技术通过加入随即噪声,增加了图像的幅度输出值的个数
1.5.1、一幅256*256的图像,若灰度级数为16,则存储它所需的比特数是:(A)
A、256K                      B、512K
C、1M                        C、2M
提示:表达图像所需的比特数是图像的长乘宽再乘灰度级数对应的比特数。
1.5.2、图像中虚假轮廓的出现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A)
A、图像的灰度级数不够多造成的;            B、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不够高造成;
C、图像的灰度级数过多造成的                D、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过高造成。
提示:图像中的虚假轮廓最易在平滑区域内产生(平滑区域内灰度应缓慢变化,但当图像的灰度级数不够多时会产生阶跃)
1.5.3、数字图像木刻画效果的出现是由于下列原因所产生的:(A)
A、图像的幅度分辨率过小;        B、图像的幅度分辨率过大;
C、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过小;        D、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过大;
提示:图像中的木刻效果指图像中的灰度级数很少
1.5.4、当改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受影响最大的是图像中的:(A)
A、纹理区域(有许多重复单元的区域);        B、灰度平滑的区域;
C、目标边界区域;                            D、灰度渐变区域。
提示:空间分辨率的减少将会使原来空间位置相邻的像素合并起来
1.6.2、在利用矢量形式的图像数据文件中:(D)
A、图像的分辨率与数据文件的大小成正比;        B、如果显示其中的图像会有方块效应;
C、图形由空间分布的像素的集合来表示;        D、不仅有数据还有命令。
提示:考虑用矢量形式把数据转化为图像的特点
1.6.3、在BMP格式、GIF格式、TIFF格式和JPEG格式中:(A)(没有压缩)
A、表示同一副图像,BMP格式使用的数据量最多;
B、GIF格式独立于操作系统;
C、每种格式都有文件头,其中TIFF格式的最复杂;
D、一个JPEG格式的数据文件中可存放多幅图像。
提示:分别考虑这4钟格式的特点。
1.7.1、以下图像技术中属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是:(AC)(图像合成输入是数据,图像分类输出是类别数据)
A、图像编码                            B、图像合成
C、图像增强                            D、图像分类。
提示:对比较狭义的图像处理技术,输入输出都是图像。
第二章
2.1.1、傅里叶变换有下列哪些特点?(    ACD)
A、有频域的概念;                B、均方意义下最优;
C、有关于复数的运算;            D、从变换结果可完全恢复原始数据。
提示:可分析福利叶变换的公式
2.1.2、一幅二值图像的傅里叶变换频谱是:(B)
A、一幅二值图像;                B、一幅灰度图像
C、一幅复数图像;                D、一幅彩图像。
提示:注意考虑频谱的定义
2.4.1、盖伯变换有下列哪些特点?(C)
A、只需对傅里叶变换加个窗就可得到;                B、窗尺寸随频率中心变化而变化;
C、从变换结果可完全恢复原始函数;               
D、计算盖伯变换要求知道在整个时间轴上的f(t)。
提示:可分析盖伯变换的公式
2.、离散小波变换有下列哪些特点?(CD)
A、是福利叶变换的一种特例;                    B、是盖伯变换的一种特例;
C、有快速算法;                                C、其局部化网格尺寸随时间变化。
提示:可将小波变换的性质与福利叶变换或盖伯变换的性质相比较
2.6.2、小波变换所具有的时间-频率都局部化的特点:(B)
A、表面时间窗函数的宽度与频率窗函数的宽度都很小;
B、表面时间窗函数的宽度与频率窗函数的宽度成反比;
C、表面时间窗函数宽度与频率窗函数宽度的乘积很小;
D、表面时间窗函数的宽度等于频率窗函数的宽度。
提示:要正确理解“都局部化”的含义
第三章
3.1.1、如图题目所示的变换曲线可以:(C)有图
A、减少图像低灰度区的亮度;
B、减少图像高灰度区的亮度;
C、增加图像低灰度区的对比度;
D、增加图像高灰度区的对比度。
提示:注意变换曲线中斜率大于1的部分对应图像的低灰度区。
3.1.2、借助对数形式的变换曲线可以达到压缩图像灰度动态范围的目的,这是因为:(B)
A、变换前的灰度值范围比变换后的灰度值范围大;
B、变换后仅取了一部分灰度值的范围;
C、变换前后灰度值的范围不同;
D、对数形式的变换曲线是单增的曲线;
提示 :对照对数形式的变换曲线进行分析
3.2.3、如果将图像中对应直方图中偶数项的像素灰度均用相应的对应直方图中奇数项的像素灰度代替,所得到的图像将:(B,C)
A、亮度减小;
B、亮度增加;
C、对比度减小;
D、对比度增加。
提示 注意直方图中各偶数项比对应奇数项小1,而大灰度值对应高亮度
3.3.3、以下几个对直方图规定化的两种映射方式(SML与GML)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SML的误差一定大于GML;
B、原始直方图与规定化直方图中的灰度级数相等时(M=N),SML的误差一定等于GML;
C、N<M时,SML的误差一定大于GML;
D、SML与GML均是统计无偏的。
提示:分别考虑SML与GML的定义
局部直方图均衡化
3.4.1、设在工业检测中工件的图像受到零均值不相关噪声的影响。如果工件采集装置每秒可采集25幅图,要采用图像平均方法将噪声的方差减少为单幅图像的1/10,那么工件需保持多长时间固定在采集装置前?(B)
A、1s        B、4s          C、10s          D、25s
提示: 采用图像平均后,新图像和噪声图像各自均方差的关系。
3.4.2、图像间的算术运算:(A,C)
A、可以“原地完成“是因为每次运算只涉及1个空间位置;
B、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互为逆运算,所以用加法运算实现的功能也可用减法运算实现;
C、与逻辑运算类似,也可用于二值图像;
D、与逻辑运算类似,既可对一副图像进行,也可以对两幅图像进行。
提示:对比考虑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操作对象和运算特点。
3.5.1、利用平滑滤波器可对图像进行低通滤波,消除噪声,但同时模糊了细节。一下哪项措施不能减小图像的模糊程度:(C)
A、增加对平滑滤波器输出的值处理(即仅保留大于值的输出):
B、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
C、采用领域平均处理;
D、适当减小平滑滤波器的领域操作模板。
提示:平滑滤波器分为线性滤波器与非线性滤波器,处理效果与模板大小以及用模板对像素的处理方式有关。
3.5.3、中值滤波器可以:(A,C)
A、消除孤立噪声;
B、检测出边缘;
C、平滑孤立噪声;
D、模糊图像细节。
提示:考虑中值滤波器的定义和特点
3.5.6、要对受孤立噪声点影响的图像进行平滑滤波。不能达到效果的滤波器是:
A、中值滤波器;(C,D)
B、领域平均滤波器;
C、高频增强滤波器;
D、线性锐化滤波器;
提示、注意哪些滤波器有平滑作用。
3.6.3、指出下面正确的说法:(B,D)
A、基于像素的图像增强方法是一种线性灰度变换;
B、基于像素的图像增强方法是基于像素领域的图像增强方法的一种;
C、基于频域的图像增强方法由于常用到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反变换,所以总比基于图像域的方法计算复杂较高;
D、基于频域的图像增强方法可以获得和基于空域的图像增强方法同样的图像增强效果。
提示:考虑各种增强方法的定义和具体方法
3.7.4、高频增强滤波器由于相对削弱了低频成分,因而滤波所得的图像往往偏暗,对比度差,所以常常需要在滤波后进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