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8页“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啊啊,终于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
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出示课件)请你拿出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如果没有小棒,也能够用身边的其他东西代替。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能够看出,猴妈妈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出示课件录音)猴大宝说:妈妈,你分得可真公平,我们喜欢你这种分法,就是急得我口水流了一大堆。
(设计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操作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网页设计html代码大全苹果香蕉梨2、理解除法算式
(1)读法、写法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分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是能够的,我们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那么除法同样也有自己的运算符
号。除号
请你注意看除号怎么写。(出示课件)先写一条短短的横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各点一个圆点。两个圆点离横线的距离是一样的。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你拿笔动手也写一写除号。
刚才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就能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2÷2=6(根)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请你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除法算式请读一读。
15÷5=3    8÷2=4    8÷4=2
我们听听小露是怎样读的。
(出示课件录音)小露:15除5等于3。小露读的对吗?不对。
准确的读法是15除以5等于3。
(2)理解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继续看12÷2=6这个算式。我们前面理解了除号。我们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15÷5=3    8÷2=4    8÷4=2  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接受学习,将算式和情景联系、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理解除法的意义。)
3、探究其它分法
(出示课件)大宝和小宝正准备吃香蕉,邻居的猴妹妹来了。妈妈说:这些香蕉怎么办?
平均分成3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
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列出除法算式。
12÷3=4(根)
读一读这个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想一想,还能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几份呢?请用小棒分一分,再列出相对应的除法算式。
小哲:12÷4=3(根)
小云:12÷6=2(根)
12÷2=6(根)  12÷3=4(根)  12÷4=3(根)  12÷6=2(根)
看上面几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被除数都是12,说明在平均分的时候,什么是相同的?
除数不相同,说明在平均分的时候,什么是不同的?
商也不相同,说明平均分的什么也是不相同的?
小猴们去吃香蕉,猴妈妈准备把篮子里的12个香蕉,装在盘子里。
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
拿出小棒分一分,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刚才的分法用算式怎样表示
12÷4=3(个)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它和前面的几个算式的分法一样吗?
(设计思考:通过区分不同分法的的算式及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通过比较,进一步沟通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的联系,进一步明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帮小兔分木材
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1)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协助它吗?
18÷2=9(根)
看大宝写的:除号的两个点太长了。看起来像个加号,不够规范。
(2)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18÷6=3(份)
看小宝写的:除号的两个点太不清楚了。看起来像个减号,也不够规范。
2、帮小猪分南瓜
教材第41页第4题
有18个南瓜,两个西瓜。
(1)把南瓜平均装在3个筐里,每筐有几个?
18÷3=6(个)
(2)每筐装2个南瓜,需要几个筐?
18÷2=9(个)
3、连一连
(1)把10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10÷5
(2)有5个盘子,每盘放2个包子,                    32÷8
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3)有10个梨,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5
(4)被除数是32,除数是8,商是多少?                10÷2
4、数学故事
教材第41数学故事。
请根据下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
5、实践活动:看算式编故事
教材第41页
20÷4=5        10÷2=5
(设计思考: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连一连,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结束
教师简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