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报警器课程设计报告
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题⽬:⽕灾报警器设计
院(系):电⽓与信息⼯程学院
专业:电⼦信息⼯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期:2012年11⽉29⽇
报告书写要求c++课程设计报告
1、报告封⽪标题栏为宋体⼩三号居中,下划线需右边对齐。
2、报告的撰写要求条理清晰、语⾔准确、表述简明。报告中段⾸空两个字符,中⽂字体
为宋体五号,数字、字符、字母为Times New Roman五号,且单倍⾏距。
3、报告中插图应与⽂字紧密配合,⽂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每个图都应配有图题(由
图号和图名组成)。图题(宋体⼩五号)置于图下居中,其中图号按顺序编排,图名在图号之后空⼀格排写。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a)、(b)等置于分图之下。
4、报告中插表应与⽂字紧密配合,⽂表相符,技术内容正确。表格不加左、右边线,每
个表应配有表题(由表号和表名组成)。表题(宋体⼩五号)置于表上居中,其中表号按顺序编排,表名在表号之后空⼀格排写。
5、报告中公式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字(如“解”、“假定”等),⽂字顶格书写,
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顺序编排,如报告中第⼀部分的第⼀个公式序号为“(1-
1)”,⽂中引⽤公式时,⼀般⽤“见式(1-1)”或“由公式(1-1)”。
6、参考⽂献反映报告的取材来源,是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考⽂献数量⼀般为8~
10篇。引⽤⽂献标⽰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五号字体。所引⽂献编号⽤阿拉伯数字置于⽅括号“[ ]”中,如“⼆次铣削[1]”。参考⽂献应按在⽂中出现的顺序编排,常⽤参考⽂献编写项⽬和顺序规定如下:
(1)著作图书⽂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部分起⽌页
第⼀版应省略
(2)翻译图书⽂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部分起⽌页
第⼀版应省略
(3)学术刊物⽂献:序号└─┘作者.⽂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部分起⽌页
(4)学术会议⽂献:序号└─┘作者.⽂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部分起⽌页
(5)学位论⽂类参考⽂献:序号└─┘研究⽣名.学位论⽂题⽬.学校及学位论⽂级别.答辩年份:引⽤部分起⽌页
7、若设计完成实物制作需在报告后附录硬件电路原理图和实物测试图,附录的序号采⽤
“附录1”、“附录2”等,并注明附录的内容。
8、设计报告应按如下内容和顺序A4纸双⾯打印(标注页码)、左侧装订成册。
⿊龙江科技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题⽬⽕灾报警器设计
1、设计⽬的(题⽬来源、设计背景及意义)
⽕灾,作为⼀种⼈为灾害,是指⽕源失去控制蔓延发展⽽给⼈民⽣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种灾害性燃烧现象。⽕灾还是⼀种终极型灾害,任何其他灾害最后都可能导致⽕灾。⽕灾能烧掉⼈类经过⾟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仓库、城镇、乡村和⼤量的⽣产、⽣活资料化为灰烬,⼀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们的正常⽣活。⽕灾还污染了⼤⽓,破坏了⽣态环境。⽕灾不仅使⼀些⼈陷于困境,它还涂炭⽣灵,夺去许多⼈的⽣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痛苦。
据世界⽕灾统计中⼼及欧洲共同体研究测算,如⽕灾直接损失占国民经济⽣产总值的2‰,整个⽕灾的损失将占国民经济⽣产总值的10‰以上。现代社会空前发展,积累了巨⼤的社会财富。特别是在城市地区,社会⼈⼝相对集中,建筑设施鳞次栉⽐,⼀旦发⽣⽕灾,会严重危害⼈们的⽣命财产安全,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我国政府⾼度重视消防安全⼯作。在我国,⽕灾危害之烈,损失之巨,不亚于地震和洪⽔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城市⽕灾频频,深圳、⼴州、上海、长沙、⽯河⼦、吉林、浙江等地发⽣的特⼤⽕灾所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给⼈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灾给国家和⼈民的⽣命财产造成了巨⼤的损失。
严峻的事实证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益增加,⽕灾给⼈类、社会和⾃然造成的危害范围不断扩⼤,它不仅毁坏物质财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还直接危胁⽣命安全,给⼈们的⼼灵造成极⼤的伤害。残酷的现实让⼈们逐渐认识到监控预警和消防⼯作的重要性,良好的监控系统和及时的报警机制可以⼤⼤降低⼈员的伤亡,为社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8]。⽕灾⾃动报警系统(FAS)就是为了满⾜这⼀需求⽽研制出的,并且其⾃⾝的技术⽔平也在随着⼈们需求的不断地提⾼,在功能、结构、形式等⽅⾯不断地完善。
⽕灾⾃动报警系统能在⽕灾的初期,将燃烧产⽣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敢问⼲烟和感光探测器转换成电信号传到⽕灾报警控制器并能迅速监测⽕情,通知⼈们及时疏散[9]。⽕灾⾃动报警系统可作为城市消防系统的单元,通过城市消防专⽤⽹与城市消防报警中⼼联⽹,及时将报警信息传递
到消防报警中⼼,城市消防报警中⼼会⾃动查到⽕灾发⽣的位置,并为消防队员制定消防路线图,以便消防队员可以迅速抵达⽕灾地点[10]。⽕灾⾃动报警系统能对⽕灾进⾏实时监测和准确报警,有着防⽌和减少⽕灾危害、保护⼈⾝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有着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电⼦产品在⼈类⽣活中的使⽤越来越⼴泛,由此引起的⽕灾也越来越多,在我们⽣活的四周到处潜伏着⽕灾隐患。智能化⽕灾报警系统已并⾮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报警设备,⽽是融⼊了计算机技术、电⼦技术、⾃动控制技术、传感器的应⽤等各领域知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灾报警系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2、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实现功能及技术指标)
本⽂采⽤⽓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A T89C51单⽚机以及LED显⽰灯模块设计了⼀种智能⽕灾报警器,可以实现声光报警、故障⾃诊断、浓度显⽰、报警限设置、延时报警及与上位机串⼝通信等功能。是⼀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便、价格低廉、智能化的⽕灾报警器,具有⼀定的实⽤价值。
主要完成以下⼯作:
1. 基于STC89C5RC的⽕灾报警检测设计⽅案。
2. 本设计选⽤MQ-2型烟雾传感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A/D转换芯⽚ADC0809、NIS-09
声光传感器以及与单⽚机的接⼝电路设计。
3. 设计主要软件程序模块,完成软件设计。
3、设计⽅案(理论分析、设计步骤或⽅法)
⼆、设计⽅案
根据⽅案的设计思想,我们从v 中就可以得到了声光报警系统的总体框图如下图所⽰:
使⽤80C51单⽚机,选⽤声光传感器作为敏感元件,利⽤AD574A 转换器和声光报警电路,开发了可⽤于家庭或⼩型单位⽕灾报警的声光报警器。整个设计由4⼤部分构成:声光传感器、A/D 转换电路、80C51单⽚机、声光报警电路。其中,声光传感器是将现场温度、声光等⾮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转换电路是将完成将声光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声光报警模块由单⽚机和报警电路组成,由单⽚机控制实现不同的声光报警功能。
综合考虑各因素,本⽂选择NIS-09声光传感器⽤作采集系统的敏感元件。它灵敏度⾼,稳定性好,适合于⽕灾中⽓体的探测。A/D 转换器选⽤AD574A 转换器。
数据采集模块、单⽚机控制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组成。图1.3为⽕灾报警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3 系统结构框图
单⽚机是整个报警系统的核⼼,系统的⼯作原理是:先通过传感器 (包括温感和烟感)将现场温温
度湿度烟雾浓度传感器 A/D 转换换80C51 声光报警
度、烟雾等⾮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调理(放⼤、滤波等),使之满⾜A /D转换的要求,最后由A /D转换电路,完成将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单⽚机判断现场是否发⽣⽕灾。如果发⽣⽕灾,系统以声光的形式报警。
4、设计内容(应⽤的技术原理及具体的实现⽅法)
三、硬件设计
主控电路设计
硬件设计中最核⼼的器件是单⽚机80C51,它⼀⽅⾯控制A/D转换器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另⼀⽅⾯,将采集到的数字电压值经计算机处理得到相应的⼆进制代码,与设定的值作⽐较。整个系统的软件编程就是通过汇编语⾔对单⽚机80C51实现其控制功能。
单⽚机的选择
单⽚机是本⽅案的灵魂,所以选择时是需要慎之⼜慎,下⾯来拿8031和STC89C5RC做⼀下⽐较。8031⽚内不带程序存储器ROM,使⽤时⽤户需外接程序存储器和⼀⽚逻辑电路373,外接的程序存储器多为EPROM的2764系列。⽤户若想对写⼊到EPROM中的程序进⾏修改,必须先⽤⼀种特殊的紫外线灯将其照射擦除,之后再可写⼊。写⼊到外接程序存储器的程序代码没有什么保密性可⾔。
由于上述类型的单⽚机应⽤的早,影响很⼤,已成为事实上的⼯业标准。后来很多芯⽚⼚商以各种⽅式与Intel公司合作,也推出了同类型的单⽚机,如同⼀种单⽚机的多个版本⼀样,虽都在不断的改变制造⼯艺,但内核却⼀样,也就是说这类单⽚机指令系统完全兼容,绝⼤多数管脚也兼容;在使⽤上基本可以直接互换。我们统称这些与8051内核相同的单⽚机为51系列单⽚机。
在众多的51系列单⽚机中,要算A TMEL 公司的STC89C5RC更实⽤,因他不但和8051指令、管脚完全兼容,⽽且其⽚内的4K程序存储器是FLASH⼯艺的,这种⼯艺的存储器⽤户可以⽤电的⽅式瞬间擦除、改写,⼀般专为A TMEL A T89Cx 做的编程器均带有这些功能。显⽽易见,这种单⽚机对开发设备的要求很低,开发时间也⼤⼤缩短。写⼊单⽚机内的程序还可以进⾏加密,这⼜很好地保护了你的劳动成果。⽽且STC89C5RC⽬前的售价⽐8031还低,市场供应也很充⾜。
单对STC89C5RC来说,在实际电路中可以直接互换8051和8751,替换8031只是第31脚有区别,803
1因内部没有ROM,31脚需接地,单⽚机在启动后就到外⾯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8051/8751/89c51因内部有程序存储器,31脚接⾼电平,单⽚机启动后直接在内部读取指令。也就是51芯⽚的31脚控制着单⽚机程序从内部读取还是从外部读取,31脚接电源,程序从内部读取,31脚接地,程序从外部读取,其他⽆须改动。另外,STC89C5RC替换8031后因不⽤外存储器,不必安装原电路的外存储器和373芯⽚。
由于内部RAM的存在,可以减少I/O扩展芯⽚、锁存器及⽚外RAM等等,使整个设计显得简单明了,所以我们选择
STC89C5RC。
A/D转换器的选择
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就位数来分,有8位、10位、12位、16位等。位数越⾼,其分辨率也越⾼,但价格也越贵。⽽就其结构⽽⾔,有单⼀的A/D转换器,有内含多路开关的A/D转换器。根据本设计的需要,我选择的A/D转换器是ADC0809芯⽚。ADC0809是美国Analog Device公司⽣产的8位逐次逼近式模数转换器,转换速率⾼,⾃带三态输出缓冲电路,可直接与各种典型的8位或16位的微处理器相连⽽⽆需附加逻辑接⼝电路,且能与CMOS及TTL兼容,是⽬前我国应⽤最⼴泛,价格便宜的A/D转换器。加之内部含有三态输⼊
缓冲电路,可直接与各种微处理器连接,且⽆须附加逻辑接⼝电路,内部设置的⾼精参考电压源和时钟电路,使它不需要任何外部电路和时钟信号,就能完成A/D转换功能,应⽤⾮常⽅便。
烟雾传感器的选择
烟雾检测报警器主要应⽤在⽯油、化⼯、冶⾦、油库、液化⽓站、喷漆作业等易发⽣可燃烟雾泄漏的场所,根据报警器检测烟雾种类的要求,⼀般选⽤接触燃烧式烟雾传感器和半导体烟雾传感器。使⽤接触燃烧式传感器,其探头的阻缓及中毒,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阻缓是当在烟雾与空⽓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化氢等含硫物质的情况下,则有可能在⽆焰燃烧的同时,有些固态物质附着在催化元件表⾯,阻塞载体的微孔,从⽽引起响应缓慢反应滞缓,灵敏度降低。虽然将阻缓的传感器再放回新鲜空⽓环境中有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的可能,但是如果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其灵敏度会不断下降,导致传感器最终丧失检测烟雾的能⼒。中毒是如果环境空⽓中含有硅烷之类的物质时,则传感器将使催化元件产⽣不可逆转的中毒,以致灵敏度很快就丧失。
当怀疑检测环境中存在这些物质时,经常对探头进⾏标定,是必须且有效的办法。因此,经常对传感器进⾏标定,是保证其准确性的必要的途径。⼀般连续使⽤两个⽉后应对传感器进⾏量程校准,这种经常性对传感器的维护,⽆形中加⼤了⼯作⼈员的⼯作量,同时增加了报警器的维护成本。
半导体烟雾传感器包括⽤氧化物半导体陶瓷材料作为敏感体制作的烟雾传感器以及⽤单晶半导体器件
制作的烟雾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响应快、体积⼩、结构简单,使⽤⽅便、价格便宜等优点,因⽽得到⼴泛应⽤。半导体烟雾传感器的性能主要看其灵敏度、选择性(抗⼲扰性)和稳定性(使⽤寿命)。
经过对⽐上述两种烟雾传感器的应⽤特性,发现半导体烟雾传感器的优点更加突出:灵敏度⾼、响应快、抗⼲扰性好、使⽤⽅便、价格便宜,且不会发⽣探头阻缓及中毒现象,维护成本较低等。因此,本设计采⽤半导体烟雾传感器作为报警器烟雾信息采集部分的核⼼。⽽在众多半导体⽓体传感器中,本设计选⽤MQ-2型烟雾传感器,这种型号的传感器不但具备⼀般半导体烟雾传感器灵敏度⾼、响应快、抗⼲扰能⼒强、寿命长等优点。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温度传感器,使⽤范围⼴,数量多,居各种传感器之⾸。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致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传统的分⽴式温度传感器(含敏感元件),主要是能够进⾏⾮电量和电量之间转换。传统的分⽴式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传感器。热电偶传感器是⼯业测量中应⽤最⼴泛的⼀种温度传感器,它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具有较⾼的精度;测量范围⼴,可从-50~1600℃进⾏连续测量,特殊的热电偶如⾦铁——镍铬,最低可测到-269℃,钨——铼最⾼可达2800℃。
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它的主要特点是功能单⼀(仅测量温度)、测温误差⼩、价格低、响
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体积⼩、微功耗等,适合远距离测温,不需要进⾏⾮线性校准,外围电路简单。
3.智能温度传感器。⽬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想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及⽹络化的⽅向发展。
温度传感器按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式可分为两⼤类:⼀类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类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要有良好的热接触,通过热传导及对流原理达到热平衡,这是的⽰值即为被测对象的温度。这种测温⽅法精度⽐较⾼,并可测量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但对于运动的、热容量⽐较⼩的及对感温元件有腐蚀作⽤的对象,这种⽅法将会
产⽣很⼤的误差。
⾮接触测温的测温元件与被测对象互不接触。常⽤的是辐射热交换原理。此种测稳⽅法的主要特点是可测量运动状态的⼩⽬标及热容量⼩或变化迅速的对象,也可测量温度场的温度分布,但受环境的影响⽐较⼤。
综合以上,我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产品采⽤美国DALLAS公司⽣产的DS18B20可组⽹数字温度传感器芯⽚封装⽽成,具有耐磨耐碰,体积⼩,使⽤⽅便,封装形式多样,适⽤于各种狭⼩空
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DS18B20⼀线总线数字式传感器,独特的单线接⼝仅需⼀个端⼝引脚进⾏通讯,⽤户可定义的⾮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置。现场温度直接以“⼀线总线”的数字⽅式传输,⼤⼤提⾼了系统的抗⼲扰性。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与前⼀代产品不同,新的产品⽀持
3V~5.5V的电压范围,使系统设计更灵活、⽅便。⽽且新⼀代产品更便宜,体积更⼩。
外围接⼝电路设计
NIS-09声光传感器简介
在设计中我们之所以选⽤NIS-09声光传感器,是因为它的输出模拟量与我们所⽤的A/D转换器输⼊等级相符合。(NIS-09声光传感输出电压是5.6+0.4v,A/D转换器的输⼊量程是0~+10V)声光传感器主要有以下两种:
(1)散射式
在发光管和光敏电阻之间设置遮光屏,⽆声光时光敏元件接收不到信号,有声光时使光敏元件发出信号。
(2)离⼦式
⽤放射性同位素镅Am241放射出微量的a射线,使附近空⽓电离,当平⾏平板电极间有直流电压时,产⽣离⼦电流Ik。有声光时,微粒将离⼦吸附,⽽且离⼦本⾝也吸收a射线,其结果是离⼦Ik减⼩。
若有⼀个密封装有纯净空⽓的离⼦室作为参⽐元件,将两者的离⼦电流⽐较,就可以排除外界⼲扰,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选⽤NIS-09声光传感器。它是离⼦式烟雾传感器,是⽇本NEMOTO公司专为检测延误⽽精⼼设计的新型传感器。
A/D转换器的选择
AD574A系列的所有型号和功能因脚和排列都相同,因⽽它们与单⽚机借⼝也相同。
AD574A所有型号都有内部始终电路,不需要任何外接器件和连线。图3-9为AD574A与80C51单⽚机的接⼝电路。该电路采⽤双极性输⼊⽅式。根据声光传感器输出电压是 5.6+0.4v,在设计时我们选⽤单极性输⼊⽅式。
当AD574A与80C51单⽚机配置时,由于AD574A输出12位数据,所以当单⽚机读取转换结果时,应分两次进⾏:当A0=0时,读取⾼8位;当A0=1时,读取低4位。图中AD574A的STS 与80C51的P1.0线相连,故采⽤查询⽅式读取转换结果。
声光报警电路
声光报警电路由单⽚机P2.0⼝控制,输出报警信号(⾼低电平间隔1 s的脉冲信号),驱动声光报警电路,直⾄按复位键RESET 和开关键。
声光报警电路由555定时器、扬声器和普通发光⼆极管组成,电路图如图3-10所⽰。
其中555定时器接成了⼀个低频多谐振荡器,其控制电压出⼊端5脚与单⽚机80C51的P2.0端相连,受P2.0脚输出的脉冲信号控制。由电容C4的充冲放电作⽤,当P2.0=1时,555输出脉冲的振荡频率较低,当P2.0=0时,555输出脉冲的振荡频率较⾼。该脉冲信号经隔置电容C2加到扬声器上,扬声器将发出⾼、低交替的2种叫声,同时P2.0脚输出的⾼低电平间隔1 s的脉冲信号经电阻R1加到发光⼆极管LED上,LED将闪烁发光,达到声光同时报警的效果
总电路设计
根据要求,设计中我们选⽤80C51单⽚机。80C51单⽚机的主控电路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
⽽传感器是将⾮电量需要转换成与⾮电量有⼀定关系的电量。当今信息时代,随着电⼦计算机技术的⾮速发展,⾃动检测,⾃动控制技术显露⾮凡的能⼒,⽽⼤多数设备只能处理电信号,也就需要把被测,被控⾮电量的信息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可见,传感器是实现⾃动检测和⾃动控制的⾸要环
节。没有传感器对原始信息进⾏精确可靠的捕捉和转换,就没有现代⾃动检测和⾃动控制系统。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设计中,传感器我们选择的是NIS-09声光传感器。必须利⽤微粒的特点检测。⽽NIS-09声光传感器它的性能参数是我们选择它理由。声光传感器连接在A/D转换器的输⼊接⼝。
我们将主控电路和外围接⼝电路(80C51与A/D转换器的接⼝电路、80C51与声光报警电路)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基于80C51的声光报警总电路图。
当外部环境达到⼀定值时,声光传感器就会产⽣模拟电压,将它作为输出的模拟信号经AD574A 转换器转换为80C51单⽚机所能识别的数字电压量。通过P1.0检测信号。当有信号输⼊时,经程序设定就会驱动80C51单⽚机的P2.0。⽽P2.0是与声光报警电路相连接的。
5调试及测试⽅法
1.⽕灾报警数据处理⽅法
固定门限检测法是使⽤最早,且应⽤最⼴泛的⽕灾探测⽅法,优点是计算量⼩且易于实现,其原理是根据⽕灾探测器的信号幅值作为⽕灾报警的依据,并与固定的阈值进⾏⽐较[16]:当信号幅值超过报警阈值时,则发出报警,否则解除报警[17]。
⽕灾报警系统中使⽤的是温度传感器AD590和烟雾传感器TGS202,烟雾传感器输出电压v与烟雾浓度p关系为:v=-
0.3p+5.6,温度传感器使⽤的灵敏度是-5.5mV/℃。在本设计中报警温度设为57℃,烟雾报警浓度设为3.2%英尺(参照市⾯销售的⽕灾报警器温度烟雾的报警临界值)。经过换算可得出温度烟雾传感器输出⽕灾报警临界电压值为:
=4.6 V V 烟临,=0.72 V V
温临
2.⽕灾判断与报警
系统对温度和烟雾进⾏了两次数据采集与判断,每次信号采集后根据得到的数据与设定的阈值⽐较,当温度≥57℃,温度异常,置寄存器变量a为1,否则为0;当烟雾浓度≥3.2%,烟雾浓度异常,置寄存器变量b为1,否则为0。综合两次温度烟雾信号的采集,根据温度和烟雾的寄存器变量a和b的状态,判断现场情况:2个寄存器变量均为0,表⽰情况正常;2个中仅有1个为1,表⽰情况异常;2个均为1,表⽰有⽕灾发⽣。系统对现场进⾏报警判断后,间隔20s后(通过系统的延时程序实现),再⼀次采集现场的温度烟雾信号进⾏判断,即每⼀次语⾳报警持续20s,直到系统做出下⼀次判断结果。
当系统状态为00时,表⽰正常,80C51的P2.2⼝变成低电平,绿灯亮;
当系统状态为01或10时,表⽰异常,P2.3⼝变为低电平,P2.1⼝变为低电平,黄灯亮,蜂鸣
6、设计结论及⼼得
⽕灾报警器可保障⽣产与⽣活的安全,避免⽕灾和爆炸事故以及煤⽓中毒的发⽣,它是防⽕、防爆和安全⽣产所必备的仪器,具有⼴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