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特征分析
作者:顾翰翊
来源:《商情》2019年第38期
        【摘要】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存在着向其他语言借用词语的现象。借词就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借”来的词,通常这种词都是音译词,比如“沙发”、“麦克风”等;英语里的“tea”,“kungfu”借自中文。在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1989年第2版)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语就有1300多个。不久前,美国“全球语言监督”(GLM)机构宣称,自1994年以来,新增的英语词语中,汉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了任何其他来源。这些以汉语为来源的借词显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征、语音特征、语法特征。
        【关键词】英汉 借词 特征
       
        一、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地域特征
        1. 源于中国地域文化或民俗文化的借词这类借词大多来自政治、宗教、历史人物或日常
交际等诸多方面,折射出其浓郁的中国地域文化特。如Yamen(衙门)、Taoism(道教)、lama(喇嘛)、 Confucius(孔子)、 Mencius(孟子)、Sun Yat-sen ( 孙中山)。另外英语中还有一些表示中国民俗文化的借词:如Yangko (秧歌)、 tong (堂)、 yin (阴)、 yang (阳)、Tai Chi (太极拳)、 Wushu (武术)或 Kunfu(功夫)等等。这些词在步入英语之后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
        2. 源于中国特产或有中国特事物的借词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globalization)进程的加快,中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表示中国特产的词汇及其文化蕴涵进入英美等西方国家并陆续为英语所吸收和包容。
        ( 1) 饮食类
        英语中在饮食方面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借词有:dim sum (点心)、 wonton(馄饨)、chow mein(炒面)、tofu(豆腐)、bok choy(白菜)、 Mao tai(茅台酒)、chou suey (炒杂烩)、 ketchup( 蕃茄酱)、Peking duck(北京烤鸭)、spring rolls (
春卷)、jiaozi (饺子)等。事实上, 这些独具特的中国食品正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接纳。 在美国,富有中国地方风味的川菜粤菜、鲁菜、京菜、淮扬菜等应有尽有。中国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美国的菜谱,而且也几乎丰富了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菜谱。与此同时,相应的汉语词汇和文化也随之进入英语,并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汇及其文化。可以说中国菜为文化和全球化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