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
一、例题分析:
1.在OSI参考模型中,当相邻高层的实体把IDU 传到低层实体后,被低层实体视为SDU 。
2.在ISO的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是第2、3、4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传输层;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网络层;传输层提供主机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数据链路层。
3.TCP/IP参考模型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标准,是一个协议系列,由多个处在不同层次的协议共同组成,用于将各种计算机和设备组成实际的计算机网络。TCP/IP参考模型分成4个层次,分别是主机-网络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
(1)  C 是属于互联网络层的低层协议,主要用于完成IP地址向物理地址的转换。
(2)  A 主要用于完成物理地址向IP地址的转换,多用在无盘工作站启动时利用物理地址解析出对应的IP地址。
(3)  B 是与IP协议同层的协议,更确切的说是工作在IP协议之上,但又不属于传输层的协议,可用于Internet上的路由器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
(4)  C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在协议使用中存在着建立连接、传输数据、释放连接的过程。
(5)  D 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协议,采用这种协议时,每一个数据包都必须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特别适合于突发性短消息的传输。
(1)A. RARP    B. ICMP
C. ARP
D. IGMP
(2)A. RARP    B. ARP
C. DNS
D. BOOTP
(3)A. IGMP    B. ICMP
C. DHCP
D. SMTP
(4)A. SNMP    B. HTTP
C. TCP
D. UDP
(5)A. HTTP    B. FTP
C. TCP
D. UDP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有确认服务与无确认服务,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在下列情况中,请说明哪些可能是有确认服务或无确认服务?哪些两者皆可?哪些两者皆不可?
(1)建立连接
(2)数据传输
(3)释放连接tcp ip协议有哪几层
答:本题考查对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两种基本服务类型的理解。
服务在形式上是由一组原语或操作来描述的,可以分为有确认服务与无确认服务。在已有确认服务中,作为对请求原语的反应,接收方必须要发出一条明确的响应原语;具体地,有确认服务包括请求、指示、响应、证实4条原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增加了可靠性。而无确认服务只有请求与指示2条原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但增加了可靠性。而无确认服务只有请求与指示2条原语,实现简单,但可靠性不高。连接服务总是有确认服务,因为远程对等实体必须同意并发出响应才能建立连接。
对于题中的3种情况:
(1)必须使有确认服务;
(2)和(3)可以是有确认服务,也可以是无确认服务,这取决于网络设计者得选择。
二、填空题:
⒈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⒉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中最低层,主要涉及原始比特流在通信信道上的传输。
⒊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就是为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标准、规则或约定,网络协议的三个基本协议为:语义;语法;时序。
⒋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是由ISO 制定的国际标准。在OSI参考模型中,低层在相邻层接口的服务访问点处通过服务原语向高层提供服务,有4种类型的服务原语,其中请求和响应由高层向低层发,而证实和指示则由低层发往高层。服务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单元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⒌OSI标准采用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范三级抽象。其中:
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7层的参考模型;
服务定义:详细描述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协议规范:精确地定义了应当发送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应当采用何种工程来解释该控制信息。
⒍在OSI环境中,发送方的应用进程数据依次从应用层逐层传至物理层,其中传输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报文;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分组;数据链路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帧;物理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称为比特。
⒎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处于互联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之上,负责向应用层提供服务。
⒏在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向表示层提供服务。
⒐虚电路服务时OSI 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可靠的数据传送服务,确保所有分组按发送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
⒑协议数据单元(PDU)是在不同节点的对等层实体之间实现该层协议所交换的信息单元。
⒒RFC文档按照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Internet草案、提议标准、草案标准、标准
⒓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互相通信的(1)  B 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或约定的集合。在网络协议的3个基本要素中,(2)  B 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3)  A 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时序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网络体系结构则是(4)  D 。
⑴A. 相邻层实体  B. 对等层实体
C. 同一层实体
D. 不同层实体
⑵A. 语义  B. 语法  C. 服务  D. 词法
⑶A. 语义  B. 差错控制  C. 协议  D. 协同控制
⑷A. 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
B. 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
C. 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
D. 网络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⒔在OSI参考模型中,(1)  B 利用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实现两个用户进程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在这个层次模型中,如果A用户需要通过网络向B用户传送数据,则首先将数据送入应用层,在该层给它附加控制信息后送入表示层;在表示层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变换并加头部后送入会话层;在会话层加头部送入传输层;在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为(2)  C 后送至网络层;在网络层将数据封装成(3)  D 后送至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加上头部和尾部封装成(4)  C 后发送到物理层;在物理层以(5)  A 形式发送到物理线路。B 用户所在的系统接收到数据后,层层剥去控制信息,最终将原数据传送给B用户。
(1)A. 网络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表示层
(2)A. 数据报  B. 数据流  C. 报文  D. 分组
(3)A. 数据流  B. 报文  C. 路由信息  D. 分组
(4)A. 数据楼  B. 报文  C. 数据帧  D. 分组
(5)A. 比特流  B. 数据帧  C. 报文  D. 分组
三、名词解释:
⒈协议: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互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⒉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⒊TCP/IP参考模型:目前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事实上的4层结构的网络参考模型。
⒋TCP/IP协议族:TCP/IP参考模型中每层的协议自下而上形成的一组协议的集合。
⒌服务: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层向它的直接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⒍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个指定计算机网络标准的重要的国际组织。
⒎OSI参考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一个著名的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
⒏接口: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链接点。
⒐OSI环境: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互联网计算机系统的7层与通信子网。
⒑服务访问点:网络参考模型中上层使用其直接下层提供服务的地方。
⒒确认:一种用于保证传输可靠性的机制,要求分组的接收节点在收到每个分组后向发送节点发送正确接收分组的应答信息。
⒓应用层: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该层给出了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
⒔传输层:OSI参考模型中的一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⒕网络层:OSI参考模型中的一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⒖数据链路层:OSI参考模型中的一层,负责为相邻的网络层实体之间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检测物理层所出现的传输差错,并且可能进行纠错。
⒗物理层: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通过实际的传输介质传输二进制比特流形式的数据。
⒘面向连接服务:一种数据传送类型,要求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一条连接,数据传输完毕之后释放连接。
⒙无连接服务:一种数据传送服务类型,不要求建立与释放连接,而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
四、选择题:
⒈当网络A上的一个主机向网络B上的一个主机发送报文时,路由器需要检查
B 地址。
A. 物理
B. IP
C. 端口
D. 其他
⒉加密和解密属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第  C 层的功能。
A. 4
B. 5
C. 6
D. 7
⒊下列属于OSI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的是  C 。
A. 用户认证
B. 端到端连接
C. 数据格式变换
D. 会话的建立和断开
⒋物理层传输的是  A 。
A. 原始比特
B. 分组
C. 信元
D. 帧
⒌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联时要求  A 。
A. 数据传输速度和链路层协议相同。
B. 数据传输速度相同,链路协议可以不同。
C. 数据传输速度可以不同,链路层协议相同。
D. 数据传输速率和链路层协议都可不同。
⒍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A 。
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
D. 第N层与第N+1层互相没有影响。
⒎在OSI参考模型中,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原语是  C 。
A. 响应,证实
B. 请求,指示
C. 请求,响应
D. 请求,证实
⒏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提供的服务是  A 与对等层实体交换信息来实现的。
A. 利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层的协议。
B. 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N-1层协议。
C. 利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层协议。
D. 利用第N层提供的服务以及按第N+1层协议。
⒐路由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C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⒑下列功能中,属于OSI参考模型中表示层提供的是  D 。
A. 交互功能
B. 透明传输
C. 死锁处理
D. 文本压缩
注: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功能。
⒒在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A 。
A. 主机-网络层
B. 互联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