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
1.C/S结构模式的网络中S表示的是(服务器),C表示的是(客户机)
2.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3.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可分为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4.比特率是指数字信号的(数据传输速率)也叫信息速率,反映一个数据通信系统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是bit/s
5.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最大数据传输能力),单位是bit/s
6.在频带传输中根据调制所控制的载波参数的不同,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调制方式
7.双绞线适用于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是一种通用的传输介质,它可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两类
8.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9.分组交换有(数据报)分组交换和(虚电路)分组交换两种,它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10.计算机网络协议主要由(语义)(语法)(时序)三个部分组成
11.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次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OSI/RM的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
13.传输层以上的数据单元统称为(报文),网络层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组),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称为(帧),物理层则以(比特)为单位进行传输
14.反映在物理接口协议的物理接口的四个特性是(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15.收发属于OSI/RM中(应用层)的功能
16.一般情况下网络环境中的VLAN实现了(逻辑)的分割,但VLAN之间的互联和数据传输仍要借助于(物理)手段来实现
17.10BASE-T标准规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型-物理上,总线-逻辑上),网络速率是(1.0mb/s),网络所采用的网络介质是(非屏蔽双绞线),每段传输介质的最大长度为(100)米
18.以太网地址称为(物理)地址,长度为48bit。它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19.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四点(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20.X.25提供(交换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PVC)这两种虚电路服务,其中(SVC)为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呼叫建立与断开的虚电路服务
2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传输层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协议UDP)
22.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如果全是为“1”,则表示(广播)地址,IP地址的主机号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网络)地址,127.0.01被称为(环回测议)地址
23.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B类)IP地址
24.在ICP/IP中,负责将IP地址映射成所对应的物理地址的协议是(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25.当IP地址为210.198.45.6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其子网号为(0011),网络地址为(210.198.45.48),直接广播地址为(210.198.45.63)
26.在转发一个IP数据报过程中,如果路由器发现该数据报报头中的TTL字段为0,那么,它首先将数据报(删除),然后向(源生机)发送ICMP报文
27.路由表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使用路由选择信息协议RIP来维护的路由表是(动态路由表)
选择题
1.B 以下的网络分类发放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
A局域网/广域网 B对等网/城域网 C环型网/星型网 D有线网/无线网
2.全选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
A数据通信 B资源共享 C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D均衡负载
3.D 计算机网络中负责节点间通信任务的那一部分称为
A节点交换网 B节点通信网 C用户子网 D通信子网
4.AB 奈奎斯特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为B=()XH
A1 B2 C3 D4
5.C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和0的方法称为
AASK BFSK CPSK DATK
6.D 在下列几种传输媒介中,抗电磁干扰最强的是
AUTP BSTP C同轴电缆 D光缆
7.C 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为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交叉,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该技术称为
A空分多路复用 B频分多路复用 C时分多路复用 D码分多路复用
8.D 以下()不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A语义 B语法 C时序 D语言
9.A 在OSI/RM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
A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BN+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部 CN层利用N+1层提供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10.D 下列选项哪一个不是OSI/RM规定的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A路径选择与中继 B流量控制 C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D差错检测与控制
11.D 在OSI/RM中,为网络用户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程序的层次是
A传输层 B会话层 C表示层 D应用层
12.B HDLC是哪一层的协议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13.B 全双工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
A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B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C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 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
14.A 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数据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 B所有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C两个节点互相通信时,第3个节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 D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有节点的发送和接收
15.A 按第三层协议划分VLAN,其中特别有效的是
ATCP/IP BIPX CNETBIOS DDECnet
16.B IEEE802.3规定的以太网标准中,以粗缆为传输介质,网络中最多只允许()这样就可以将有效的电缆长度延伸到2.5km
A5个中继器 B4个中继器 C3个转发器 D2个转发器
17.D 在快速以太网中不能进行自协商的介质是
A100Base-TX B10Base-T C100Base-T4 D光缆
18.B IEEE802标准系列中,CSMA/CD、Token Bus 和Token Ring介质访问控制与物理层协议分别是
  AIEEE802.2,IEEE802.5,IEEE802.4 B IEEE802.3,IEEE802.4,IEEE802.5
C IEEE802.3,IEEE802.4,IEEE802.4 D IEEE802.5,IEEE802.4,IEEE802.3
19.A 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
A争用带宽 B预约带宽 C循环使用带宽 D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20.A 快速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的帧结构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仅头部相同 D仅校验方式相同
21.A LAN参考模型可分为物理层和
AMAC、LLC等三层 BLLC、MHS等三层 CMAC、FTAM等三层 DLLC、VT等三层
22.A 对令牌总线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不可能产生冲突 B它必产生冲突
C冲突可以避免,但依然存在 D轻载时不产生冲突,重载时必产生冲突
23.B 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功能属于
  ALLC子层 BMAC子层 C物理层 D高层
24.D 在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b中,工作频带为()GHz
  A5 B6 C11 D2.4
25.C 在以下网络中,传输速率最高的网络是
  AIEEE802.3  BIEEE802.3u  CIEEE802.3ae  DIEEE802.3z
26.D 帧中继技术本质上是()交换技术,它与X.25建议的主要关系是
A报文,对X.25协议进行了扩充 B线路,与X.25协议基本无关
C信元,与X.25无关 D分组,对X..25协议进行了简化
27.D 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可达
A数公里 B数十公里 C数百公里 D数千公里
28.C X.25协议按OSI模型分析方法可以划分成()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
A3,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B4,物理层、网络层、会话层和应用层
C3,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 D4,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9.B 在ATM网络中,每个信元有多少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