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保田平板膜技术手册
3.1 MBR膜
MBR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的英文缩写,是高效
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
术,可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
的市政或工业废水处理。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整个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最
核心单元,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处理出
水。通过大量的渗滤液处理实践,我方设计采用了性能和质量较为稳定的久保田平板液中膜生物物反应器处理单元。
3.1.1 久保田平板液中膜结构
单片液中膜由滤板,膜垫,薄膜层,取水口组成。
滤板由外框架和内支撑组成。滤板主要
是对附着在表面的膜垫和薄膜层起支撑作
用。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滤板主要有两种
尺寸。
一种是1000mm×500m,另一种是
1600mm×500m。滤板中的内支撑上有水流沟
槽,可以使得过滤后的水能够自由地在其中流动。
膜垫是薄膜过滤层的物理支撑。在滤板的两面均紧密地附着有膜垫。
薄膜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薄膜层均匀地附着在膜垫的表面。
取水口是最终处理后水的出口。过滤后的水经过滤板内支撑上的水流沟槽,在水力压力或外部抽吸力的作用下流出。
3.1.2 久保田平板液中膜的主要技术指标
液中膜平均孔径:0.4um (属于微滤膜,MF)
单片膜的有效过滤面积:
EK型尺寸:1000mm×490mm 有效过滤面积:0.80 m2
EW型尺寸:1600mm×500mm 有效过滤面积:1.25 m2膜通量:0.4 ~ 0.8 m3/d/m2
曝气风量:7 L/min/片
运行方式:8:2或9:1
循环污泥量:进水2-3倍
MLSS:15000-20000 mg/L
清洗压降:>2 mH2O
3.1.3 久保田平板液中膜组件的构成
如右图所示,液中膜组件由膜框架,膜支架(液中膜)曝气框架,曝气管,软管,集水管组成。
膜支架即为液中膜。每个液中膜组件中可以安装最多200片膜支架。
膜框架是用来支撑膜支架的,一般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曝气框架位于膜框架的下部,为鼓风气泡提供上升通道。
reactor缩写曝气管。外部鼓风机的空气通过管道首先送至曝气管的主管(下部较粗的管道),再通过主管分配至曝气支管。曝气支管上有散气孔,空气通过曝气孔,经过曝气框架,吹入膜框架的空隙之间,防止膜堵塞。
软管和集水管。每个膜框架的出水口与出水软管相连接,出水软管的水再汇集至集水管,最终流入集水
池。
3.1.4 久保田平板液中膜过滤机理
3.1.
4.1 物理过滤原理
如右图所示,液中膜浸没在污水中。污
水在两片液中膜之间流动,清洁的水在压力
或外部抽吸力的作用下流入液中膜的滤板
内,再通过液中膜的取水口流出至集水池,
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作用。膜表面聚集的污
泥,在鼓风气泡剪切力的作用下,脱离膜表
面,从而使膜的固液分离能力持续保持。
3.1.
4.2 生物过滤原理
久宝田的平板液中膜除了具有普通膜的物理过滤原理外,在实际运行中,在液中膜的薄膜层外,会均匀地生长一层致密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对固液分离的贡献极大。大部分固体颗粒实际上是被这层生物膜截留。生物膜的过滤极大地减缓了物理膜的污染速度,久宝田液中膜可以运行数个月不清洗,主要是因为有了生物膜的缘故。
3.1.5 久保田平板液中膜的膜清洗
与其它中空膜的清洗不同,久宝田液中膜的清洗为静压冲洗,即无需将膜组件从膜池中提出,直接在膜池内清洗。
清洗时,一般采用次氯酸钠(0.5%浓度)和草酸(0.5%浓度)两种药液,分两次清洗。清洗前,首先关闭抽吸泵和鼓风机。将药液通过安装在膜组件上部的进药口缓缓注入膜组件中,注入药液的量要按照操作说明书给出的量控制,一般每片膜,每种药剂的用量约3L左右。注入药液后,静止浸泡  1.5 小时左右,然后,用抽吸泵将药液排出,再注入另一种药
剂,再静止浸泡  1.5 小时左右,然后,再用抽
吸泵将药液排出。整个清洗过程持续4~5 小
时。液中膜清洗后,95%以上的膜污染将被清
除。
刚刚清洗后,由于在线清洗时对膜表面生
物膜的破坏,膜的过滤能力将降低,需要恢复
6~12 小时。在恢复期间,膜的运行与正常运行时完全相同,只是流量需要控制。开始时的通量应降至正常运行的50%以下,以后逐渐升高,直至完全正常为止。
3.1.6 平板模MBR工艺与中空纤维膜MBR工艺的比较
MBR工艺是以膜处理设备为核心,通过生物处理过程,达到高质量污水处理的技术。目前,MBR工艺中采用的膜处理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日本久保田,日本东丽公司为代表的平板膜设备,另一种是以美国GE公司(ZENON),德国西门子公司(US Filter Memcor),日本三菱公司为代表的中空膜设备。
按生产时间和应用业绩比较,世界上MBR工艺采用最多的是日本久保田公司,
其次是美国GE公司(ZENON)。
按膜的物理过滤能力分类,久保田的平板模属于微滤膜(MF),平均过滤孔径为0.4 微米,而ZENON的中空膜属于超滤膜(UF),平均过滤孔径为0.04 微米。如果仅以物理方式进行过滤,超滤膜的物理过滤能力要比微滤膜的过滤能力大。其他US Filter 和三菱的中空膜亦属于微滤膜,与久保田的平板膜的物理过滤能力相同。
平板膜与中空纤维膜的性能对比
项目久保田平板模中空纤维膜
物理膜孔径微滤(MF) 微滤(MF),超滤(UF)
用途MBR ONL Y MBR,给水过滤,二沉水过滤
处理机理主要靠生物膜,其次物理膜主要靠物理膜
污泥浓度15000-20000 mg/L 8000-15000 mg/L
生物反应池池容小大
膜设备体积大小
过膜压差小,抽吸能耗小,可以靠重力流大,抽吸能耗大,不能依靠重力流耐久性10年以上,且单张膜可修复5-8年,不可修复
定期冲洗4-6 个月4-6 个月
定期冲洗形式无需提出,池内清洗需要提出,池外冲洗
日常清洗不需要需要
日常冲洗用水不需要有些需要纳滤膜过滤水
自动化水平要求低高
污泥产量低,无需浓缩池高,仍需浓缩池
进口格栅3mm,通量大,设备少,BOD去
除率低
1mm,通量小,设备多,BOD去除
率高
能耗最低,清洗空气量最小较高,清洗空气量高
膜组建成本国外厂家重最低较高
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 优于一级A
3.1.7 生物膜过滤机理
在膜的固液分离过程中,膜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非常薄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同样具有过滤能力。由于久保田平板膜的表面物理性质,在实际运行中,在平板模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几微米厚的,非常均匀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其实是平板模的过滤主力。大部分的悬浮固体是被生物膜截流的,而不是靠物理膜截流的。这种特殊的过滤机理,使得久保田的平板膜在运行时污染非常缓慢,平日运行时,
无需反冲洗,固定的冲洗周期(彻底清洗)也比较长,可达6个月以上。
中空膜在固液分离过程中,膜的表面也会形成一层非常薄的生物膜。但由于中空膜的密度很高,空气吹
洗时,膜管相互之间会有碰撞,会破坏其表面的生物膜。因此,中空膜主要依靠物理膜的过滤能力进行过滤,膜的污染速度较快,一般几天,或几个小时就需要反冲洗一次。虽然每次反冲洗的时间不长,但反冲洗过程中,会进一步破坏附着在膜表面的生物膜,使生物膜的生长更加不可能。由于仅靠物理膜进行过滤,中空膜的固定反冲洗周期比平板模要短,一般  3 个月左右即需要进行彻底清洗。
3.1.8 生物反应池的MLSS浓度
由于平板膜采用了生物膜过滤机理,并且日常运行中可以不反冲洗,平板模MBR的生物池中MLSS浓度可以达到很高的浓度,设计的MBR池的MLSS浓度为15000mg/L~20000mg/L,实际运行中有24000 mg./L和33000mg/L的运行实例。而中空膜由于仅靠物理膜过滤,其MLSS浓度不易过高,通常掌握在8000mg/L左右(ZENON)。MLSS的大规模提高可以大大缩小生物池的容积,因此,久保田MBR生物池的容积要比其他中空膜MBR生物池的容积小的多(约1/2)。
3.1.9 过膜压差
所谓过膜压差,是指水在通过膜时的水头损失。由于平板模主要靠生物膜过滤悬浮颗粒,而生物膜在冲洗空气的作
用下不断的更新,始终保持几个微米的
厚度。故平板模运行中的过膜压差很小,
一般在0.2~1.8 米水柱之间。中空膜主
要靠物理膜过滤,膜的污染很快,过膜
压差增加的也很快。一般中空膜的过膜
压差在2~10 米水柱之间。过膜压差增
大意味着抽吸压力的增加,意味着出水能耗的增加。
由于平板模的过膜压差很小,一些应用中仅靠重力即可达到自流出水,大大节约了能源消耗。久保田MBR 在美国的上百个应用中有一半是靠重力流过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