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以论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法 在院校创新教育中的应用reactive声明类型
丁海滨董世武
陆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影像医学系生物医学材料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通信作者:董世武,Email : (iongshiwu @163
【摘要】为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院校创新教育水平,本文选择第二课堂选课学员⑵名)
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学 改革,探索出一种以论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能够让学员主导教学,全流程参与科 研活动并掌握科研创新实践方法。学员创新成果表明该论坛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适用于培养学 员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法。
【关键词】第二课堂;科研创新能力;论坛式教学;院校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yjgl72014)D0I: 10.3760/cma.j 116021 -20200219-00337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forum as the core in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ng Haibin, Dong Shiwu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 f Biomedical Materials, College o 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Imaging  Medicine,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员,成立该门课程的教学小组,明确相关教学任务与 安排;以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研活动为契机,在原 本课前准备(两次试讲)活动基础上,采取更多的针 对性干预措施;同时,通过随堂评分机制(含正式上 课)建立对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系,以评促改。这些 对客观了解教学水平、保障整体授课质量和对青年 医师教师骨干进行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朱磊:文献阅读、文章撰写统计;闫敏:查阅文献、资 料收集统计;孙璟川、杨璟辉:数据收集、文献质量控制;汤靓:课题 设计、文章指导
参考文献
[1]
李凌,孙瑜,经纬,等.动物外科学教学中的集体备课及二次
备课探讨[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 13 (5):516-5I 8.
D O I: 10.3760/c m a.j.i s s n .2095-1485.2014.05.023.
[2]
张国伟,靳瑾,周杰.P B L +L B L 教学模式在《动物外科手术学》
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教育探索,2010, 9(6): 818-820. D 0I :
10.3760/c m a.j.i s s n .2095-1485.2010.06.034.
[3】张卓,刘云庭,郭志广,等.授课质量: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指 标体系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3): 49-51.
丨4】赵京霞,窦科峰,雷伟,等.外科学及外科护理学教员授课质 量调查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
10(3): 330-332. D O I : 10.3969/j.i s s n .2095-1450.2008.03.039.
[5]郭喜良.构建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 ].锦州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 3(1): 35-37. D O I: 10.3969/j.i s s n.l674-
0416.2005.01.012.
[6j 李文芹,卢国忠,赵宗志,等.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J ].中国现
代教育装备,2007(丨):106-107. D O I: 10.3969/j.i s s n .l 672-1438.
2007.01.049.
P 】郭鹏,姜可伟,李剑锋,等.个体化反馈教学方法在长学制临
床医学专业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教育杂 志,2013, 33(2): 227-229. D O I: 10.3760/c m a.j.i s s n.l673-677X .
2013.02.023.
[8]张大模,吴莉,何晓蓉.加速培养青年教员的探索与实践m .医
学教育,2003(1): 52-54. D O I: 10.3760/c m a.j.i s s n .l673-677X .
2003.01.026.
(收稿日期:2019-12-06)(本文编辑:张学颖)
Corresponding author: Dong Shiwu, Email: *****************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chose 21 students who joined the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carried out innovativ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 teaching method of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forum as the co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rum-style teaching) has been set up and it can make students lead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themselves, participat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master the practice way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The innovative results of students show that forum-style teaching is a very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Forum-style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nd program:
Key Project of Chongq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yjgl72014) DOI: 10.3760/cma.jl 16021-20200219-00337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学生 除了要接受通识教育之外,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愈发 不可或缺"-21;尤其是对医学生来讲,不仅要有扎实 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功底,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创 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前沿[31。通过科研创 新实践活动推动医学进步。目前,我国高校对医学 生的培养模式普遍以大班形式的教师讲授、实验操 作和临床见实习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并对知识点进 行背记,以通过考试获得学分为目的,对科研创新能 力的追求并不在首要考虑范围之内。这主要与医学 专业课程量多、知识繁杂有关。此外,在军校中学员 还要参加日常的军事训练,对科研创新实践心有余 而力不足|41。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医学生在本科阶 段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科研创新训练,一般都是继 续攻读研究生之后才专门从事科研工作|51。而目前 医学前沿领域遇到越来越多亟需解决的医疗难题,需要更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仅 靠研究生阶段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1]。为此,教育部 推出“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高校也竭 尽所能为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提供便利。例如第二 课堂创新教育活动|6]。笔者在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 过程中,探索出一套以论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创新 教学方法(以下简称“论坛式教学”),对军医大学学 员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
1论坛式教学的概念
论坛式教学,是另一种形式的翻转课堂。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员以少部分的课时集中讲授课 程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以学 术论坛式的交流汇报为核心,指导学员确定选题后,让他们自主查询文献资料、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定 期多次进行学术论坛式的汇报交流,直至完成课题 任务。教员只起辅助引导和答疑解惑的作用。笔者在 实践的过程中,根据学员课余时间的安排情况、科研 兴趣点所在方向,将参加第二课堂的学员分成几个 不同的小组,分配给不同的教员指导。整体教学活 动的安排相对比较自由,在持续一个学年的第二课 堂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中,纯理论的授课被限制在20 多个学时。这20个学时主要由不同的教员给学员 讲授生物医用材料和再生医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和学科的前沿研究进展,便于学员们了解自己所要 研究的具体方向;其余的时间都安排给学员进行实 验设计和操作,每个组的学员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 实践。每两周固定以学术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由学员主讲,教员和其他组的学员都可以点评。这 样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在多年的第二课堂创新教育实践中,笔者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从最开始的集中讲授、个 别指导到分组学习、自由讨论,再到案例研讨,以及 到现在贯穿始终的学术论坛交流教学形式。最终发 现论坛式教学在上述所有教学方式中能最大幅度地 调动学员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 员为了完成所选的课题任务,会千方百计地查资料、
寻信息、问老师;将所接触到的知识点学懂弄通才能 在论坛汇报时教会别人,并且在实验操作中加以利
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员作为教学主导,在学术论 坛中展现自我;教员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点拨 即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论坛式教学的课程设置
以笔者所在教研室《骨再生与修复材料》第二课 堂科研创新教育活动为例,设计共180学时,其中理 论课程30学时,科研实践训练150学时,持续两个 学期,如表1所示。
表1第二课堂科研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情况
序号授课内容方式学时数1骨生物学讲授3
2生物材料概论讲授3
3骨组织工程技术讲授3
4生物材料的仿生修饰技术讲授3
5生物材料的表征方法讲授3
6基于骨单元的材料制造技术讲授3
7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软骨细胞培养及
诱导分化技术
讲授3 8材料界面处理技术讲授3
9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讲授3
10学科研究前沿进展介绍讲授3
11各组选题的个性化科研实践训练实践150理论授课时,教员从骨解剖学、骨生物学、材料 学、组织工程学等方面向学员们介绍学科相关知识 背景、技术方法和前沿研究进展;科研实践训练时,教员给出几个小的课题供学员选择,确保在两个学 期的业余时间内能够完成。
3论坛式教学的实施流程
实施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员(核医学、预防医 学、药学)根据前期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分成 3组,每组7人在各自的教员指导下进行课题的研 究。课题分别为: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 支架的构建及生物学评价;蒜氨酸促进R0S清除抑 制破骨细胞融合的研究;氧化铈纳米颗粒促成骨效 应的实验研究。
各组学员在选题确定后,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 献,设计、完善、确定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教员全程 参与但只限于答疑解惑,并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学员可以灵活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操作。每两周举行一次课程范围内的学术论坛,供学员集中进行汇报交流。各组学员将目前的研究进 展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并在论坛汇报交流时 向所有人展示。在此过程中,学员作为学术论坛的 主体,可以决定汇报的流程和内容;教员作为评委,对各组学员所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指导,以促进 学员下一步的研究。在每学年第二课堂活动结束后,学员们将之前汇报时的小论文进行融合汇总,提炼 成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教员选取其中比较优秀的 文章修改后予以发表。如图1所示,从确定研究课 题、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整理汇 报、撰写文章、投稿发表等一系列完整的流程训练下 来,学员们就能够掌握进行科研创新实践的技巧和 方法,可以学会如何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变为科研成果。
4论坛式教学的完成情况及效果评价
经过图1中完整的科研创新实践训练流程后,各组学员均完成了课题研究并发表论文。第二 组学员的论文“Alliin Attenuated RANKL-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by Scaveng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hrough Inhibiting Noxl"^;^-|Si International Jouma/q/"M oZeciJar Sciences,同时也获得了第四届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 奖和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根据之后对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员的座谈交流情 况来看,学员普遍反映该教学活动形式新颖、方法独 特
、内容丰富、流程全面;让他们学到了科研的方法,培养了科研创新意识。这表明第二课堂科研创新教 育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结论与展望
笔者经过多年的军校学员科研创新教育实践,探索出论坛式教学这一创新教学方法。经过学员实 践、教员参与、成果产出、效果评价等多维度的反馈,可以证实这一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军校学员学习训练 实际,充分利用到学员的课余时间和学校的教育资 源及教研室的师资力量,组织灵活、流程完整;可以 让学员主导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掌握科研创新实践方法,培育良好创新意识。另外,笔者也注意到地方院校 的学生生活自由度相比军校学员来说更大,课余时 间安排更加丰富、获取信息资料更加便捷,所以更加 适合论坛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应用。但是,在实践过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 年12 月第19 卷第12 期Chin J Med Edu Res,December 2020, Vol. 19, No. 121429•
图1论坛式教学实施流程
程中,笔者发现论坛式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 足。比如从教学成果来看,以单一的发表科研论文 作为学员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标准还存在一定 局限。创新的教学方法本身就需要创新的考核评价
体系来验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更能从各方面客观 体现学员的创新能力,如论文、专利、解决方案、规划 设想、调研报告等。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学员都能发 表高影响力的科学论文,除了与学员的学习能力有 关以外,还受学员自律性的影响。论坛式教学的高 自主参与性意味着高度自由性,对自控能力不强的 学员来说,课余不受教员监督的时间内无法集中精 力去学习,在汇报时大都敷衍了事。笔者认为可以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改善这个问题。比如智慧课堂、网络教学等课上课下联动,加强对学 员的督促和引导,提高所有学员的参与度。此外,论 坛式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课堂授课的方式来说,对 教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全方位的要求。不再是只要 讲授完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就撒手不管,而是要先教 会学员理论知识,再对学员整个的课题研究过程做 好规划,完成可行性分析;对全部学员的学习能力要 有清晰的认识,合理分组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 和帮助,让他们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〇〇”后 学员正在步人院校学堂。他们知识面广、动手能力 强,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这非常有 利于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但同时也对现在的传统 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这促使教员们需要更加积地 极探索创新的、适合新时代学员们的教学方法,提高互动水平、加强学员们的参与性和主导感。更多信
息化教学工具的融入将是未来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
发展趋势。这将对教员们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
提出更大的挑战,需要包括笔者在内的教育界同行
共同努力。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丁海滨:提出论文构思、撰写论文;董世武:总体把
关、审订论文
参考文献
[1]徐尚福,金凤,石富国,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培养医
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10(4):
23-25. DOI:10.3969/j.issn.l674-9308.2018.04.012.
[2]张静娜,王莉,粘永健,等.第二课堂教学培养本科生科研创
新能力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9, 21(1): 79-8丨.D01:
10.13754/j,issn2095-1450.2019.01.26.
[3]陈建交,杨钰婷,赵杰,等.知难行易:以科研训练培养医学本
科生的创新思维[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123-124.
[4]谭兴,章汝文,王杨凯,等.翻转课堂在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
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 26(丨):36-
39. DOI: 10.2018.01.010.
[5]刘荧,余秋波.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的体会[J].重庆医学,
2012, 41(24):2550-2552. DOI:10.3969/j.issn.l671-8348.2012.
24.038.
[6]李芳,文静,嫡娥姆,等.依托教师课题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创
新能力培养方案探索[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2):375-
376.
[7]李玲,郭姣,周国军,等.“自主学习任务单”导学模式在“电路
分析基础”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8(6): 68.
(收稿日期:2020-02-19)
(本文编辑: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