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七男八——人的生长周期
年纪相同的男女,三十岁之前看不出什么差异,但之后差别就变得很明显了:女的明显比男的显老。而一些调查数据也显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这是为什么呢?
《黄帝内经》中提出: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男子代表阳,其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阶段。原文是: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感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搞;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齿”是牙齿,为骨之余,是北方肾的表现,代表收藏。“发”是头发,是肝气的表现,代表生发之机。所以头发的长短和生机是有关的。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七就是女子十四岁的时候,开始有月经,太冲脉盛,乳房开始发育,这个时候就有了怀孕生子的能力。到三七二十一岁的时候,女子的肾气已经长足了,生发之机也到了顶点,应该嫁人了。到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女子的各方面身体要素都达到了一个顶点,所以古人提倡女子在20岁左右结婚,就是让她在28岁之前要生一胎。我们现在经常讲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3-28岁,就是这个道理。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就是从35岁开始,女人开始长皱纹了。到六七四十二的时候,就开始有白头发了,七七四十九就闭经了,生育功能也丧失了。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从35岁就开始衰老了。
而男人呢,他的生命节律是以8岁为一个周期,从8岁才开始发育,到16岁的时候青春期才开始,“能有于”。到二八一十四岁的时候,是男子弱冠的年龄,就是刚成年,这个时候身体还比较弱,不适合结婚行房。男子最适合结婚的年纪是在四八三十二岁的时候,这时他的身体达到一个顶点,才真正成熟,所以古人提倡男人三十而娶。四八三十二这个生命节奏过了,
就是五八四十岁,这时男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到六八四十八岁时才开始真正衰老,到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才真正进人老年。35岁以后的女性都在做什么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男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比女人晚了5年,到正式进人老年时,男人和女人之间已经有了15年的差距,所以女人比男人老得快。按说,女人衰老得快,寿命肯定相应就短了。但事实恰恰相反,女人比男人容易衰老,寿命却比男人长。对于这一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女人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可以排毒,而男人没有这项生理功能,就缺少了一个排毒的途径。还有,男人损耗的是精,女人损耗的是血,“一滴精十滴血”,精是可以变现成很多东西的,损耗掉了很难补养。
另外,男人的社会角决定了他要有更多的担当,不像女人比较柔弱,难过的时候想哭就哭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宜泄方式。相反,男人是“有泪不轻弹”,遇到个烦心事,不能像女人那样大哭一场,把不良情绪给宜泄出来,只能憋在心里自己承受,这样就会在身体内累积成为毒素。从心理方面来说,女人更善于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在男人看来,女人很爱唠叨,其实这也是一种宣泄方式,通过对人倾诉或者唠叨,她的心理毒素就排除了,而男人之间多是谈
公事,很少像女人一样聚在一起谈论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男人不如女人长寿的一个原因。衰老也好,长寿也罢,都需要夫妻双方互相帮助、相互理解,在情感、生活上给对方无微不至的关怀,互相搀扶着变老,这才是最浪漫、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