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不起泡的三伏贴——生附子+粗盐
介绍一种不起泡的三伏贴——生附子+粗盐
作者: 树儿的小木屋
这个贴子有些发晚了,不过大家可以不必按三伏贴的方法,只在三伏里贴,平时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贴敷。
这是一品师兄介绍给大家的,用的方子是师父《金匮要略增补师承课堂实录》里的方子——头风摩散。
具体是:附子与粗盐等量打粉,用生姜汁或醋或黄酒调和,贴敷在穴位上,外则以橡皮膏固定。
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会起泡,而传统的方子里面多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白芥子、生甘遂、细辛、甚至有胡椒、辣椒、大蒜灸等,不仅会造成皮肤的破损,还会有痛感,有的愈合不好还会影响下一次的贴敷。
因为这个不会起泡,所以你可以根据情况自己选择贴敷时间,长可到24小时。贴敷时间与次数,
根据年龄体质及病情灵活掌握。适合以三阴病为主的病人,一般贴敷的穴位选择在背部。方法与原则可按三伏贴的原则,然后灵活运用。
我在艾灸里提了一次,友多加就行动了起来,下面我附上她的分享文章供大家参考。这里感恩师父把中医的精华无保留的介绍出来,感恩一品师兄把他实践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也感恩多加的分享。
2013。8。13
附:多加实践分享
2013年8月2日,我尝试了用生附子粗盐姜汁做三伏灸。去年我在中医院贴过三伏灸,全身都过敏厉害,看到里若素分享了这个可以自制、比较温和的三伏灸贴的方法,趁着还赶得上最后一个“伏”,我毅然买来生附子等材料自己动手做了起来。没想到这个简单的三伏灸给我带来了一次意外而惊喜的排寒过程,多亏了若素及时的指点,不然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我先说说做法和敷贴的穴位。我是用家用搅拌机把生附子和粗盐一起打的粉(要带口罩,我刚开始没戴,结果舌头麻了,喝了蜂蜜才解),然后用姜汁调成糊状铺在胶布上(可以用手按一按,就会变成饼状)。由于胶布覆盖面比较大,我贴的是命门穴一带和关元穴一带。
我是早上大概10:30贴的,下午4点取下。后来不知怎的就开始头痛了,我以为是因为没有睡着午觉的原因,回去睡了两回,还是睡不着,觉得全身有点发冷且烫,量了体温,居然38.5度。因腰腿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三年半以来,我每年都会低热三四个月,去年12月底的时候受过一次风寒,但也只是烧到37.5度就烧不上去了。看到这个温度,我有点开心,因为体内有正气抗邪了。回顾当天的活动,我并没有明显受凉的经历,这5天也没喝中药。到傍晚6点左右的时候,体温已是39度。我立马用热水泡脚发汗,平常很大汗的我,这时反而好像不容易出汗了。这几天都不怎么口渴喝水的我,六点多的时候渴得一下子喝了大概500毫升的水,过后就没再喝过水了。因为头痛,我就一直躺在床上,但一直也睡不着,腹部隐隐有些不舒服,上厕所解小的频率似乎开始增加。到了晚上8、9点的时候,体温还是39度,而小便是每次一来就很急很急的那种。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喝了那500毫升的水的原因。到了9点半,准备休息了,临睡前我先生给我做了一次隔姜灸大椎、风池(这几年我们夫妻发烧都是
用这个方法退的烧,屡试屡见效,适合风寒感冒发热)和大椎直上发际这一截(这是我在《范长伟极简艾灸》里治感冒的方法中看到的“奇穴椎顶”的位置),整个过程只是15分钟,做完后我躺下就睡着了。一个多小时后,我被尿憋醒,醒后量体温还是39度,两个小时后再次被小便憋醒,醒来时感觉膀胱都胀得难受,腹部还是隐隐感觉到不舒服,整个晚上我就一两个小时解一次小。直到凌晨6点左右我突然醒来发现全身汗湿(终于出了一身汗了),这时体温也降至37.8度,然后小便也开始回复我平常的样子。因为睡前并没喝水,这夜尿频繁的让我很困惑,听到若素分析说我这次发烧是生附子粗盐姜汁三伏灸的排寒反应后,我才恍然大悟,我想这可能是我腹部里的寒化成了水、通过小便排出体外了。大便则除了量比平时多一些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而接下来的两天,我的汗是平时的两倍有多。感觉是身体自己在出汗,跟我有没有动没有关系似的,但汗比平时的稍微冷一些。我也只是在第二天做了一次隔姜灸大椎后就没再做任何动作了。到第四天,汗逐步回复我平常的样子,体温也降至37.1度。这个汗,很明显也是身体在排寒的反应。
除了上述反应,在第一天烧到39度、傍晚时候我躺下休息时,我的左腿外侧脚踝斜上有个地方,躺在被窝的时候感觉到那里每几分钟就一阵冷风吹,我后来看经络小人,约摸就是附阳穴附近,那阵阵风冷得可难受了,我得拿块布绑住它才觉得舒服。这风也是到第二天早上体
温开始降的时候才消失。除了这,第一天傍晚泡脚、也就是体温刚升上39度没多久,我莫名其妙地想哭,其实我当时心里很高兴,终于能烧起来了,我想起董博在书里说过哭泣也是一种排病反应,七年前我就是因为中度肺炎才被抗生素给毁了的,肺主悲,且烧起来时我还出现了当年肺炎时出现的呼吸困难的症状,只是程度和时间都缓和很多,我估摸这是在修复肺的问题了,因此我顺着身体的需要哭了起来,莫名其妙地大哭了两分钟,哭完后觉得好轻松呵!真是太奇妙了!
这次的发烧感觉跟以往受寒发烧不大一样的地方是怕风怕冷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更难得的是我还是想吃东西的,胃口尚可。整个过程,我就只做了两次隔姜灸(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做了一次,第三天没灸自己也在降了),每次十五分钟,泡脚也是每天一次,姜枣茶总共喝了三碗。退烧其实真的可以很简单的!把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一是为了自己总结经验教训,二也希望可以帮助到有缘人少走些弯路。谢谢!
我把这篇博文给一品师兄看了,下面贴上一品师兄的话,谢谢师兄的指点。
一品堂主  15:03:01
哦,已经看了,不过俺不会玩微博,发不出评论哈
感谢分享,三伏灸不必非得三伏天才能贴,要活看。这个开篇就说的很好“ 平时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贴敷”。其实,不止一年中有三伏,一个月中也有“三伏”,一天中仍有“三伏”。治病时更不必拘泥于“三伏”,随时就可以贴敷。 多加这个的确是排病反应,腰痛是有表证,发热汗出是“排寒”呢。小便频是内里水饮不化,贴敷给温化排解了。局部穴位冒风,这是宿疾,有“中风”史(如产后受风)。风、寒、水湿夹杂,还得继续贴敷,以病愈为度。
2013。8。14
>39度多烧一晚上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