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或“=”。
2分(      )200秒             80毫米(      )8厘米             1吨(      )998千克
2.乐乐计划早晨7:00起床,起床时看到钟面如右图所示,他实际起床时间比计划晚了(        )分钟。他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和去学校一共用了40分钟,乐乐到学校的时间是早晨(        )。
3.每箱苹果48元,买这样的4箱,估计一下,带______元肯定够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6300(        );
(2)一把牙刷长约16(        );
(3)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        );
(4)一头大象约重6000(        )。
5.比300多54的数是(        ),300比(        )多54。
6.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
7.小明每分钟跳绳104下,3分钟大约跳绳(        )下。
8.一台电风扇的价格是198元。后勤处的张老师要为学校买3台这样的电风扇,大约需要(        )元。
二、选择题
9.三(1)班有45人参加了美术小组和音乐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5人,参加音乐小
组的有29人,既参加美术小组又参加音乐小组的有(        )人。
10.1千米和1吨相比,(       )。
A.1吨重一些    B.1千米长一些    C.无法比较
11.小明、小曼和小云参加50米赛跑。小曼比小明多用1秒,小云比小明少用1秒。谁跑得最慢?(       
A.小明    B.小曼    C.小云    D.不确定
12.三(2)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歌唱或舞蹈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9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有22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9人,三(2)班一共有(        )人。
13.如果平均每小时有36至45人乘坐游览车,那么3小时最可能有(       )人乘坐游览车。
A.100与150之间    B.150与200之间    C.200与250之间
14.甲、乙两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用了小时,乙用了小时,则(  )。
A.甲做得快    B.乙做得快    C.两人做得一样快
15.淘气用20厘米的铁丝先围了一个正方形,然后把这根铁丝拉直重新围了一个圆形,那么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比较,(       )。
A.圆的周长大    B.正方形的周长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6.学校艺术节展演中,三年级有58人参加了歌舞类的节目,有23人参加了语言类的节目。可是比赛结束后,发现参加两类节目的总人数仅有65人。这是因为(  )。
A.有16人两类节目都没有参加。
B.有18人两类节目都没有参加。
C.有18人既参加了歌舞类的节目,又参加了语言类的节目。
D.有16人既参加了歌舞类的节目,又参加了语言类的节目。
17.直接写出得数。
                                                                  
                                                                      
18.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①570+150=                    ②601-86=
③319×2=                       ④408×5=
19.脱式计算。
640﹣45×8                  (228﹣156)÷9                      1000﹣(269+281)
20.在每幅图里涂上颜,分别表示出它的
3小时超长完整版音乐21.绿博园上午有游客689人,中午有247人离开,下午又来了304人,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22.育才小学组织一至三年级的同学看教育电影,各年级人数如下,电影院有850个座位,能否让三个年级的同学一起观看?通过计算说明。
年级
人数/人
234
265
287
23.一篇文章500字,丁叔叔平均每分钟录入78个字,6分钟能录入完吗?(用估算解决问题)
24.洋洋有42枚邮票,壮壮的邮票比洋洋的邮票少35枚,洋洋的邮票是壮壮的多少倍?
25.工人叔叔修一条63千米长的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第二个月修了全长的。两个月一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还需要修多少千米才能修完这条公路?
26.用两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怎样拼,周长长?是多少厘
米?(请在空白部分先画一画草图,再解答)
27.三(1)班同学订杂志,订《少年天地》的有20人,订《童话》的有18人,两种都订的有8人,三(1)班订杂志的一共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    =    >
【解析】
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换算乘进率,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换算除以进率,1分=60秒,1厘米=10毫米,1吨=1000千克,据此判断即可。
2分<200秒;80毫米=8厘米;1吨>998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之间的换算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    15    7:55##7时55分
【解析】
实际起床时间是7时15分,用实际起床时间减去计划起床时间即可;用实际起床时间加40分钟即可,依此计算并填空。
7时15分-7时=15分钟
7时15分+40分钟=7时55分,因此乐乐到学校的时间是早晨7:55(7时55分)。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钟面指针的认识,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与时间的推算,应熟练掌握。
3.200
【解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买4箱需要48×4元。将48估成50,再进行计算。
48×4
≈50×4
=200(元)
则带200元肯定够了。
【点睛】
整数乘法估算时,将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进行计算。
4.    千米##km##公里    厘米##cm    秒    千克##kg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1)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全长6300千米;
(2)一把牙刷长约16厘米;
(3)系一条红领巾大约需要20秒;
(4)一头大象约重6000千克。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    354    246
【解析】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另一个数用减法。
300+54=354
300-54=246
【点睛】
读懂题意,分析清楚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再作进一步解答。
6.    199    899
【解析】
此题要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00+99=199
999-100=899
【点睛】
此题的关键之处,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7.30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小明每分钟跳绳的下数乘3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将104估成100再计算。
104×3≈300(下)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600
【解析】
把电风扇的价格看作整百数,再乘3即可解答。
198×3
≈200×3
=60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估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选择题
9.A
解析:19
【解析】
根据“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5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29人”可得两者的总人数:35+29=64(人),这其中把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多计算了一次,所以根据容斥原理可得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是:64-45=19(人),据此解答即可。
35+29-45
=64-45
=19(人)
【点睛】
本题是典型的容斥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
10.C
解析:C
【解析】
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1千米和1吨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不能相互比较。
根据分析可知:1千米和1吨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不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