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  我家买新房子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面积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图形的面积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其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三、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是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教学准备:
    情境图,面积单位,课件。
六、课时安排
10课时
  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1 课时  本设计第1分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法
引导启发法、讲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品的表面积指的是物品表面的大小.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平房分米 平方米
作业设计:必做:
        选做: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活动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课件出示  屏幕上出现一位小男孩  小明是个爱提问的孩子。
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帮他解答一下吗? 问题:你能看出两枝铅笔的不同吗?出示课件    比较以下两枝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到底哪个长,哪个短,很难分辨,怎么办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出解决方案.学生汇报交流 :
(1) 量一量(2)把两枝铅笔重合放在一起 ,活动二:展示树叶标本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第一片树叶大一些,第一片树叶小一些。 教师:你是通过什么来比较树叶的大小?树叶表面。
活动三:指生上台和老师比较手的大小.同桌之间互相比较,用手摸
一摸物体的表面,想想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表面。
教师小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 :
面积而物体的长短叫做长度。
教师:桌面的面积指什么?  桌面表面的大小。
活动四:比较一下两片树叶面积的大小。
学生交流:第一片树叶的面积大。第二片树叶的面积小。
新授
活动一:出示课件  小明要带领我们参观他们家的新房子。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小明爸爸手里拿着什么?(房屋设计平面图)
屏幕出示平面图。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房间的面积指的是什么?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房间的面积。谁来说说客厅的面积指什么?(客厅表面的大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性的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板
书在黑板上。 合作探索:餐厅和厨房哪个大呢?
小组合作(1)用自己准备好的同样大小的方格纸片来比较(2)5
硬币摆一摆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画方格
活动二:参观室外草坪  你能按照每块草坪的面积大小排一排吗?(课件 出示自主练习第1)
活动三:屏幕出示自主练习2    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及想法。学生答案不一 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应重点提示:因为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课堂练习
屏幕出示了一些物体的表面积,让学生来比较大小。
学生做自主练习3:教师告诉学生一个小方格代表一平方厘米,你能用什么办法想出下面每个字母各代表多少平方厘米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数一数小方格的 个数就知道了.学生自己数小方格,然后汇报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教学自主练习5:填写合适的面积单位.
先让学生回想一下那些物品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然后思考练习题.同桌之间商量答案,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强调较小物品的面积平方厘米做单位,稍微大一些的物品用平房分米做单位,
更大的物品用平方米做单位.集体订正答案.
教学自主练习6 数一数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道题目不要求学生准确数出小方格的数量,只要大约数出这个树叶所占的面积用了大约40个小格便可以了.也就是说树叶的面积大约是40平方厘米.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
  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课时  本设计第1分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学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抽象过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现实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自己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作业纸,小正方形;课件。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作业设计:必做:
        选做: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操作体验,回忆旧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 “面积”和“面积单位”,结合实例说一说面积指什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多大。
2、假设情境。
    看来同学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有关知识都掌握得不错,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决定请大家到老师家做客,这是老师家的平面图,从中你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小卧室的面积有多大?”小卧室的地面是什么形状的?那么求小卧室的面积也就是求?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呢?先看看我们手中都有什么学具?(直尺,小正方形)请各小组利用这些学具来探究一下作业纸上的图一的面积有多大?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2、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副板书:摆一摆:每行5个,4行,5×4=20
                量一量:长5厘米,沿长可以摆5个小正方形,宽4厘米,  5×4=20
3、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种方法的具体过程,课件展示。长是几厘米,沿长可以摆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单位只能是平方厘米吗?如果量出长是6米,沿长可以摆?6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5厘米
3厘米
5 × 3 = 15(平方厘米)
5 × 4 = 20(平方厘米)
4、你觉得哪种方法更方便?如果让你算算操场的面积,你愿意去摆吗?为什么?
5、请各小组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究一下作业纸上图二的面积。
6、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一起看课件展示。
7、回顾刚才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8、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板书并齐读。
9、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探究出来了,那么你会求小卧室的面积了吗?为什么?(小卧室的长是,宽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注意单位
10、表述的非常清楚,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遍?
11、你能快速算出它的面积吗?谁来说一说?你表述的真完整!你掌握的真扎实!
12、餐厅的面积是多少?是个什么形?所以我们要想求餐厅的面积必须要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板书:正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什么关系?长和宽相等时就成了正方形,边叫边长。你觉得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板书: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
13、那么餐厅的面积是?
三、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的思路真清楚!说得特别的准确!)
2、自主练习2,篮球场和篮板都是什么形状?请根据题意列式计算,注意单位。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投影讲述。
3、给一个长方形客厅铺边长为5分米的地砖,沿着它的长正好铺了10块,沿着宽正好铺了8块。客厅的面积是多少?
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一下,客厅铺的是什么形状的地砖?这个正方形多大?课件展示。正好铺成了一个?它的面积能求吗?小组一起探讨一下,看看你们能想到集中解决的办法。
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听明白了吗?我还有点不太明白,谁再来说说?这下我听明白了,课件展示,是这样吗?  是什么?
还有不同方法吗?认真听,看那他的思路行不行。可以吗?课件展示。
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我们会到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归纳整理,概括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反思:           
  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课时  本设计第2分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学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抽象过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现实性。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公式
自主练习5
这是一道估测与面积计算有机结合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说说估测的方法,再分别估测它们的面积,最后用尺子实际测量计算
6
课前布置学生一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物体,估计出表面的面积,然后实际测量,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并进行交流。
7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答,第三个问题要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独立解答。
8
首先让学生明白40米是菜地的一个长和两个宽的和,然后根据长、宽和篱笆总长之间的关系,求出菜地的宽和菜地的面积。
9
练习时,介绍水立方的知识,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10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独立求出客厅铺地一共需要多少钱
11
引导学生明白剪下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然后求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剩下彩纸的面积。
12
让学生独立思考求解蓄水池的面积,第二小题,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可以从长方形面积中去掉小正方形面积求出种菜部分的面积,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
13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题目,让学生交流,说出道理。
小结
  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应用    2 课时  本设计第1分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能够利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熟练掌握面积的求解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必做:
        选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求解公式3平米小卧室装修图
二、 今天我们一起帮助小明买装修材料
请看情境图:
石膏线每米12元,木地板每平方米85元,房间长5米,宽4米,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
1、 买石膏线和地板各需要多少钱?
请同学们想想,买石膏线需要多少钱,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
生:石膏线的长度。
师:石膏线的长度怎么求?
生:求房间的周长。
5+4)×2=18(米)
师:周长求出,你能帮忙算出石膏线要花多少钱了吗?请自己完成。
2、 买地板需要多少钱?
师:思考地板用的材料与什么有关?我们求地板需要多少钱,首先要求出什么?
房间的面积。
请求出地板的面积,然后再算出需要多少钱。
3、 练习
完成自主练习1234(再次回顾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三、 课后反思
  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应用    2 课时  本设计第2分课时
课型:练习课
教学目标
能够利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熟练掌握面积的求解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作业设计:必做:
        选做: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公式
自主练习:第五题
一道利用长方形周长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明白第一题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第二题求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6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明白依山而建的意思,知道围墙长是2个宽和一个长的和,求植物园占多少平方米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独立解答。
7
比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是否相等的题目,先引导学生猜想,在计算验证,通过交流,学生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其周长不一定相等。
8
让学生险思考80厘米长的铁丝与围成的正方形有什么联系?知道正方形周长如何求面积,学生独立完成
9
先估计,再实际测量计算一个长方形周长如何求面积
10
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先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在根据题目所提供的物体表的面积。
11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去掉的正方形的位置不同,周长的变化也不同,在加上去掉一个正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与原长方形的周长一样,中间去掉正方形,剩下部分周长反倒增加了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面积都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
小结
作业
自主练习
1314
课题:单元检测    2 课时    本设计第 1分课时
教学目标
在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认真工整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检测题。
检测要求
1、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2、书写要认真工整,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3、学生用签字笔或者钢笔答卷。
教学过程
检测。
课题:试卷讲评  2 课时    本设计第2分课时
教学目标
1、对试卷进行综合性评价。
2、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基础知识的补救工作。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对学生的答卷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三、学生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