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案例

宏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货币政策案例
资料1: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操作(2009114日周三)
中国央行周四公开市场操作将发行人民币660亿元3个月期票据
上海(道琼斯)--中国央行周三称﹐计划在周四的例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人民币660亿元(合96.7亿美元)的3个月期央行票据。
此次发行规模小于上周四的人民币800亿元。
    中国央行每周二和周四进行例行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本周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了人民币620亿元的票据和回购协议。
    本周将有人民币850亿元的票据和回购协议到期。如果央行周四不发行任何回购协议﹐则央行本周将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人民币430亿元。
    中国央行上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货币市场净回笼资金人民币1,330亿元。
3月3日油价或将下调
资料2:为遏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实行零利率2008年12月22日
  上周二,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大幅削减至0~0.25%区间,不仅在降幅上超出市场预期,且零利率本身更是美联储历史上从未有过之事。
  显然,美联储希望借此发出一个积极信号:为重振经济和金融市场,美联储要动用一切可用的工具。从财政援手“两房”和金融机构,到一而再再而三下调利率,直至上周将利率下调至“零”,为遏止经济衰退,美国动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前所未有。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在如何阻止衰退和拯救经济上存在重大分歧。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作为凯恩斯主义的门徒,倾向用更明确和更大力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挽救经济,但以财长保尔森为首的自由市场主义者则坚持不能丢弃市场原则。过去一段时间里,保尔森等人的意见明显略占上风,从布什总统在G20会议上开宗明义强调坚持自由市场主义可见一斑。不过,鉴于失业率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持续恶化,伯南克们似乎已扭转颓势,如此出手下调联邦利率虽然给市场剑走偏锋之感,但反映美国经济哲学和政策取向可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有两件事或可作为旁证,一是美国上周末终于决定出手拯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二是即将就任总统的奥巴马最近频频表态,称要大力拯救美国经济。遗憾的是,如此大力度的措施之后,美国的“工具箱”里还有什么法宝可以继续刺激经济呢?
  随着美国宣布大幅度降息,人们对中国央行什么时候再次降息议论纷纷。 央行行长周小川迅速表态,称中国利率调整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数据,是否进一步降息并不会被美国最近的降息举措所影响。周小川表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的下降幅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测,他预期CPI还将继续下降。
  数据显示,11月CPI涨幅快速回落至2.4%,创2007年1月以来新低。与此同时,面对国内经济指标加速下滑态势,央行11月底降息108个基点,创下11年来存贷款利率降幅之最。随着美联储大幅度降息,有分析师认为,中国央行仍可能在年内选择再次降息。
  国际油价上周四再度暴跌逾9%,收在每桶36美元的低位。此前一天,欧佩克宣布将从2009年1月1日起削减原油日产量220万桶,正常情况应该刺激油价反弹,但各国经济数据的不良表现使市场对这一信息惘然不顾。至此,国际油价自今年7月中旬攀上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交易记录以来,半年内已经累计下跌75%。
问题与思考:
1、上述材料中,中国和美国所采用的分别是什么政策工具?
2、为什么舆论认为美联储将利率降到接近0不一定对经济复苏期作用?
3、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指的是那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