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平均价已下滑近9%,炼油能力前景
可期压力更大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因石油价格战暴跌,3月9日创1991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后,继续在30美元/桶上方的低位徘徊。油价暴跌与外界担忧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进一步扩散叠加,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巨幅震荡。
国内成品油平均价已下滑近9%
连日来,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俄罗斯拒绝沙特的原油减产要求后,沙特发动原油价格战,大幅降低销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下近20年来最高水平。
3月9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下跌24.59%,英国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24.19%,创下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随后的两个交易日,虽然欧佩克正在斡旋产油国间分歧,但沙特和俄罗斯的增产意愿,限制了油价的反弹。截至发稿时,伦敦布伦特原油跌3.87%,报35.78美元/桶,WTI原油跌3.46%,报33.17美元/桶。
截至3月11日第六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43.98美元/桶,变化率为-18.14%,对应的汽柴油应下调700元/吨。
按照“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3月17日24时开启。9日-10日两个交易日,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参照的三地原油移动平均价已下滑近9%至46美元/桶,若国际油价持续在36美元/桶的水平运行,该基准价行至40美元/桶偏上位置。
受国际油价的联动影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周二或见证近千元的史上最大跌幅。若届时国内成品油每吨降价千元,以一般私家车油箱50L容量计算,未来加满一箱油将可节省约40元。
炼油能力前景可期压力更大
2019年至2023年,这将是中国炼油能力的新一轮扩张期,以市场为导向的供给侧改革,先进产能的引入将比落后产能的清退更快一步,因此,这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前景可期但压力更大。
预计到2023年底中国常减压加工将在10亿吨/年以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才会有明显的产能清退。这期间,同时建成的还有5100万吨/年连续重整、4810万吨/年加氢裂化、1700万吨/年催化裂化以及2745万吨/年的汽柴油加氢装置,对应着最高汽油2800万吨,
柴油1300万吨的年产量。市场压力下,或有部分装置开工负荷不足,预计实际产量远低于设计产量。
国内过剩的产量主要靠出口来缓解,但主要国际市场容量有限,东南亚、澳洲很难消化中国的新增产量,出口企业压力大,国内供需矛盾也难以有效缓解。预计2020年之后,成品油淡季或持续更长,旺季
行情更短,上中下游均维持低库存操作,投机行为更少,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的担忧持续引发价格下行压力,成品油裂解利润持续下滑,倒逼油企加快向化工转型或被迫退市。
成品油
油价又要跌了!2022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10涨4跌”的格局,95或回归8元时代[图]3月3日油价或将下调
近期,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势将如何?[图]
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下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5元和530元[图]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进行“第7轮”调整,预测下调幅度为51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