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伴月——博物馆课程“古蜀文明”第一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蜀文明的历史演进,了解其在南方丝绸之路中的重要位置;
2. 初步通过馆藏文物的鉴赏,永想象与推测与文物对话,感受古蜀先民的智慧;
3. 小小讲解员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物进行讲解。
教学重难点:初步通过馆藏文物的鉴赏,永想象与推测与文物对话,感受古蜀先民的智慧;
课前作业:
自主研读:登陆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统览馆藏文物;选择其中一件文物截图上传作业,练习用一分钟介绍它。
技术运用: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上课系统。
课中练习:
1. 请在图中标注出古蜀国城内的各个区域。祭祀区、宫殿区、生活区、手工业区、墓葬区
2.文物DTY: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剪一剪、捏一捏、画一画,表现出自己喜欢的三星堆文物形象。
教学过程:
引入:猜猜这个字,对“蜀”【课件】怎么猜出来的?上面有一只突出的眼睛。四川,古称“蜀”,“蜀”字甲骨文中有很多种写法【视频1:“蜀”字的演变——《三星堆:消失与复活》2“29:44—30:15”】。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青铜面具,也有着这样凸出的眼睛,它的眼球呈柱状往外凸
出有10厘米(板书圈画图上的眼睛)。
【课件:戴冠纵目人像】他是谁?学生猜。
师:他很可能是蚕丛,第一代蜀王,他教人们种桑养蚕利国利民,被古蜀先民所敬仰,尊崇为神。在《华阳国志》中也提到了蚕丛,念【课件《华阳国志》“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圈画蚕丛二字),这个蜀王蚕丛外貌不同于一般人,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的眼睛是“纵目”。纵目青铜面具的出土,人们自然就把它和蚕丛联系起来,也许这是蚕丛的一个象征,或者说是他的一个标志。这件文物的名字叫做“戴冠纵目人像”(圈画“纵目”)。
【课件:《蜀道难》诗词引入】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也提到蚕丛:“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圈画“蚕丛”以及古蜀第三代蜀王”鱼凫),依据“开国何茫然”更是概括了过去的人
们对古代四川的看法,看来在唐朝“古蜀”已经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了!
3月19日双星伴月
一、三星伴月——穿越古蜀时空隧道
1.【课件:三星堆遗址图例】这尊青铜人像来自于“”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在图中圈出来)在这幅图里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抢答:2人】
预设:
①三星伴月名字的来历
三星堆古城原来指的是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布列形式宛若三星当空。(在图中圈画)与北面的“月亮湾”隔着马牧河南北相望,故得“三星伴月”【板书:三星伴月】
这是一个庞大的遗址,12平方千米,是古蜀王国所在之地,相当于(试着算一算?)800多个龙泉一小这么大。三星堆在哪里呢?【课件】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以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星堆古蜀国的存在,将
古蜀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之久。自古以来,真伪莫辨的古蜀史传说,因三星堆而得以证实。
②装着房屋、坟墓和田地的古城
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是有区别的,从残存的城墙来看,这里不再只是一个氏族部落,而是具有国家特征的“方国”。
“练习1”:【提问】请在图中标注出古蜀国城内的各个区域。祭祀区、宫殿区、生活区、手工业区、墓葬区。请在图中标注,可以商量!【互赏】看看同伴们都是怎么标注的【随机讲评】【退出】
二、物华天府——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让世人为之震惊,为何?
【视频2:《三星堆小消失与复活2》14:30—14:48】三星堆出土的这些器物,大部分都有令人费解的含义,由于缺乏详实的文字记录,以至于他们以奇异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时,真的令人瞠目结舌。考古学家根据出土文物进行推断,三星堆是古蜀文明的中心。请大家提交课前收集的作业,让我们用想象与文物进行对话,想想这些文物能告诉我们什么?
小小讲解员【作品】【讲评】
1.青铜神树:距今五千至三千年前一种独具特的考古学文化,开始时称之为“三星堆文化”。从我国汉文古籍和神话传说中,记录的神木大树较多。代表性的有:建木、若木、寻木、三桑、扶木(扶桑)等,大都具有天梯的性质,是神和神性的人(巫师)上下于天的通道。学者们一致认为,三星堆出土的几棵青铜神树,与记载和神话传说中的扶桑和若木完全一致。【课件:“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
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传说远古时期太阳不是今天的一个,而是十个,它们居住在扶桑树上。西方是日之所入,它们停留在若木上,“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大地”
(《淮南子·地形篇》)。这些青铜树的存在,就表示太阳崇拜的存在,而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太阳崇拜的主要组成部分。三层九枝及其枝头的九只神鸟,正是金乌,即太阳的写照,其树顶无鸟,应该是表现一个太阳正在天上值班。《山海经》中记载,建木生长在天地中一个叫“都广”的地方。明代学者杨慎《山海经补注》中说:“黑水都广”,今之成都也。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数件青铜神树,让人们直观了解到先民们的神话宇宙观。
成都周边发现大量的乌木,也证明,上古时代成都平原是一派林木葱郁的景象,这样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蜀人神树崇拜有着内在因果关系。
2.青铜大立人:
巫之长。表明他是一个大巫师,研究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他就是神话般的青铜器部落的首领,蚕丛的纪念像。巫师就是大酋长,在远古时期,只有部落的巫师才懂一点点自然知识,是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只有他们才能带领人们与大自然斗争,战胜一个个困难,走出蒙昧。只是到了后来的封建时期,封建思想的影响才让巫师的形象走向反面,成为被科学所唾弃的一类人。猜:他手里握着的是什么物件?两个拳孔,上下不齐,可能握着的是一个弯曲的物件。象牙?蟒蛇?古蜀时期,巨蟒被看做是龙,龙从
水,擒龙祭天。
3.铜纵目面具
【视频3:《三星堆消失与复活2》28:40—29:34;39:16—41:00】
4.陶三足炊器:三千年前的火锅,成都火锅天下第一从此有了更加深厚的意义。【课件:三足炊器与现代火锅对比图】三只脚支撑起盛放食物的圆盘,下面架起火燃烧。
高柄豆:底部眼睛的符号,像在看什么呢?传说是烛龙的眼睛,睁开是天明,闭眼是夜晚。
小平地陶罐、鸟头把勺:与同时期的中原陶器相比,体型都比较小,制作更加十分精巧。有什么特殊含义呢?充分反映了三星堆人的饮食,重质量不重数量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成都和北方不一样,不同的饮食习惯由来已久。
5.古蜀动物园——铜虎、铜鸡
【课件】三星堆古蜀先民除了神树崇拜,眼睛崇拜,太阳神崇拜,更有自然崇拜,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更是表现了三星堆人丰富的思想世界。
小结:古蜀文化在发展中的渊源在早期蜀文化基础上,一方面吸收了中原夏商时期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可能吸收了来自西亚的古文明等因素,加以自己的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文化;最终发展成为既与中原文明有联系,而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高层次的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三星堆文物填补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一些重要的文物的缺环。【板书:物华天府】
三、丝路悠悠——南方丝绸之路【课件:海贝】
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图了大量海贝5000枚。海贝是中国文明社会从事商品交换的原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古蜀是内陆国家,海贝出土说明了什么?当时与周边地区的商贸已经很频繁。
【课件:南方丝路】
根据博物学家的推理,成都,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方丝绸之路是最早沟通东西文明的纽带。【板书:丝路悠悠】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个蜀字【卡片:蜀】不管怎么演变,仍然是上面一个大大的眼睛带着一条弯曲的蚕,为了使人注意,还在下面注明是一条虫。古蜀国就是“纵目人养蚕产丝的国度吗?”远古时期,中华大地大小邦国林立,没有大一统,当时的西方人所说的“China”就是指“丝国”,原来“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