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考核模拟试卷(三)
一、判断题
1、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婚姻双方构成了最初的家庭关系。
2、血缘婚制已经排除了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亚血缘制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妹之间的两性关系。
3、对配偶的高级形态是亚血缘婚。
4、道德既有其历史和社会的独特性,也有共同性。
5、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可以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6、公务员、军人、教师、医生、工人、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不同的职业,由于其行业特点的不同,必然存在着与其行业相适应的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或守则。
7、社会性别概念区分了生物学家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和由社会文化所构建的性别特征。
8、教育、技术、经济等变化,或者突发性的危机事件如战争、饥荒等,会引发社会性别角和劳动分工的变化。
9、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男女无差别的全面平等。
10、婚姻家庭伦理基础的确立,从根本意义上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11、在社会主义婚姻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12、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13、家庭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关点来研究家庭问题。
14、根据调查,婚姻满意度随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呈U形变化。
15、对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质量起决定作用的是代际关系。
16、爱情是人的本能需要。
17、遇难美女爱上营救自己的“英雄”是误读了自己的情绪。
18、婚姻必然是爱情的坟墓。
19、生殖健康和性健康其实完全是一回事,就像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面,只是说法略有差异而已。
20、男性的性系统和生殖系统是一回事。
21、性幻想是安全可靠的,它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对身心造成伤害。
22、在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数额时,家庭成员中需要较高流动性安排的个体越多,现金规划的额度就越低。
23、夫妻财产制的选择仅以夫妻双方都能够接受和认可这一方式为前提。
24、家庭教育不当与青少年犯罪关系密切。家庭气氛不和谐、父母过于严厉、教育不一致、溺爱或期望不合理均使子女犯罪的概率增加。
25、动机研究理论表明,冬季强度与行动效果成正比。动机水平越高,行动效果越好。
26、婚姻家庭心理咨询过程中,家庭其他成员可以等待婚姻家庭咨询师的指导。
27、婚姻家庭咨询师与家庭组成的共组咨询系统是婚姻家庭中的第二控制系统。
28、在求助者来咨询前,婚姻家庭咨询师没有必要主动告诉求助者乘车路线、停车位置,应该让求助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29、离婚时终止婚姻关系的唯一原因。
30、为鼓励收养,我国收养法允许收养人收养多名子女。
二、单项选择题
1、婚姻是(  )。
3类人禁止离婚A.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同性婚不符合婚姻的本意
B.男女双方长期共同生活也可以认为是婚姻
C.家庭在婚姻之前产生
D.婚姻家庭是社会的产物
2、家庭的概念是(  )。
A.人一结婚就是有了家庭
B.家庭是婚后两个人过日子的表现形式
C.家庭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D.家庭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体,也包括生活在一起的老人
3、下列对母系氏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对偶婚
B.按照母系确定血缘关系
C.可以确定子女的生父
D.婚姻双方属于不同氏族,子女都是父方氏族的成员
4、婚姻家庭是以(  )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A.经济条件
B.家庭成员的心理特征
C.婚姻家庭制度
D.家庭的教育特征
5、亚血缘婚制的特点是(  )。
A.排除了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
B.排除了旁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
C.排除了兄弟妹之间的良心关系
D.排除了同辈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
6、封建包办婚姻的合法形式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门当户对
C.婚姻论财
D.良贱不通婚
7、道德是以(  )作为标准来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的。
A.大多数人的共同认识
B.法理的基本规定
C.好人的思想高度
D.善与恶、好与坏、偏私与公正等
8、下列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利益相关性,叙述正确的是(  )。
A.职业道德规范与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无关
B.职业道德规范只与国家的利益相关
C.职业道德规范关系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利益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D.职业道德规范只与单位利益相关
9、在婚姻介绍中,(  )行为属于不守信用。
A.8分钟交谈活动
B.大型联谊会
C.一对一多次见面的选择
D.婚托
10、党的(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A.十六届六中全会
B.六届五中全会
C.十七届一中全会
D.十七届二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