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制造2025》之“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控制功能,使车辆与外部节点间实现信息共享与控制协同,实现“零伤亡、零拥堵”,达到安全、高效、节能行驶的下一代汽车。
一、《中国制造2025》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规划
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中提出:到2020 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重点领域:包括:1、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2、公交及营运车辆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3、装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4、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
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互联网公司积极涌入加速汽车智能化进程
互联网公司通过依托自身优势,重点布局车载智能、无人驾驶、互联网汽车生态系统构建等三方面。互联网公司进军汽车行业的主要方式是:重在依托原有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以车载智能产品、无人驾驶、互联网汽车生态系统构建三大方向为主要内容,多通过与传统车企的合作,积极推进汽车的智能化进程。
表1:互联网公司进军汽车行业主要布局
车载智能产品:目前,汽车智能化车载产品的开发大体有三种思路:1、自主模式,车企选择自己的操作系统,拒绝第三方,主要在开发新车的过程中,选择顺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自己来做软硬件;2、统一模式,车企拿来标准软硬件,根据自己的车做深度开发,使用过程中差异只是APP 和软件,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自主选择;3、附加模式,车机原来的系统和软硬件不动,增加智能手机对接的一个接口,通过此接口使用汽车原有的显示屏、触摸屏等。该模式改造的成本最低,互联网公司便于开发适用于不同的车型的产品,可迅速切入汽车智能领域,所以目前开发的产品大多基于这个思路。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产品和技术主要包括识别技术、决策技术和控制技术三方面,切入无人驾驶领域的互联网公司以谷歌和百度为代表,由于无人驾驶的数据依赖于高精度地图,通过传感器对道路信息进行获取整合,通过信息处理运算做出反应,达到车辆自动行驶的目的,谷歌和百度基于在地图等方面的优势,主动进军汽车领域的无人驾驶方向。
表2:互联网公司进军无人驾驶领域
汽车生态系统重构:互联网公司以战略协议的方式参与互联网汽车的
开发和平台搭建,并参与直接造车。国内以阿里与上汽的结合、腾讯与和
谐汽车的结合、乐视与北汽的结合为代表,通过发挥自身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与车企共同构建互联网汽车生态系统,推进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
推进汽车智能化进程。此外,阿里还自行成立汽车事业部,从汽车的外围服务包抄,构建全链路的汽车电商服务系统。
(二)传统车企加快智能化进程
提高车载设备智能化:一方面传统车企加快了原有车载设备的升级改造,采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作为连接的入口方式,融入更多的交互智能因子,提升其智能化;另一方面传统车企也与互联网公司之合作,如奥迪升级的MMI就同时支持Carplay 和Android Auto。
3d卫星街景地图开发车辆自动驾驶技术:传统车企采取渐进式、半自动车辆的开发战略,自动驾驶的原型车陆续推出,这个过程中也将推动大量高级技术和以安全为导向的汽车功能不断应用。
传统车企VS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的浪潮下,积极提高汽车产品的智能性,普遍以人、车以及外界的便利交互、自动驾驶的实现为主要方向,与互联网公司在合作与竞争中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汽车业的智能化进程。近期,上海通用、奥迪和奔驰都宣布未来将推出搭载百度CarLife 汽车互联应用的车型。
表3:传统车企VS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