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Co—text的术语辨析
作者:唐艳瑢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9年第02
        一、引言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也作篇章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研究的课题如:篇章结构、信息结构、篇章连贯等。学习如何进行话语分析的前提和关键是了解一些核心术语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和辨析contextco-text
        二、Context
        1.Context的相关研究。Context即语境。为了更好地理解语境的含义,首先需要对不同学者的语境观进行全面的回顾。语境的概念最早是由Malinowski1923年提出的。他认为,虽然可以广泛的理解话语,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在一定语境下意义的深浅和细节,充分了解
不同的风俗,以及他们语言的总体结构。他还强调,要研究那些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环境中、拥有不同文化的人所说的任何语言,必须对他们的文化和环境的一起研究(Malinowski1923)。英国语言学家Firth继承和发展了Malinowski的观点。他在《个性与社会中的语言》一书中对语境作了详细的阐述。他扩展了语境的含义,指出语境不仅指句子或段落中的文本,还指言语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他将前者定义为语言环境而后者则为情景语境Firth1950)。继Firth之后,在语境研究中另一个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学者是Halliday。他提出了著名的语域概念(register),语域反应语境Halliday1964)认为语域包括三个方面: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语场包括政治、生活、科学等领域;语旨主要包括交流者的地位、关系等;语式是指使用语言、讲或者写的方式。Verschueren1999)同样对语境研究做了巨大贡献。在他所著的《语用学新解》一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概念,即使用语言包括不断做出语言选择。这意味着在交流过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无论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是出于语言的内在(即结构)和使用语言的外在原因而做出选择的。语言使用者在做出选择时没有绝对的自由,但可以与语境进行相互适应。
        就中国的学者对语境的研究而言,陈望道(1962)主张修辞应顺应情景和主题。每一
个特定情景都由六个元素组成(为什么、什么、在哪里、谁、何时以及如何)。这里的情景主题指的就是语境20世纪60年代初,王德春认为语境是由时间、地点、场合等主观因素和语言使用者、身份、思想、个性、职业、情景、心理等客观因素构成的语言使用情景。何兆熊(1989)把语境描述为两种知识:内在语言知识(一套构成人们说话和理解语言能力基础的规则)和外部语言知识(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共享的知识以及话语的总体非语言语境)。
        2.Context的内涵。回顾了语境的相关研究后,我们需要知道语境到底什么。不同的学者对此也有不同的说法。例如:语境不仅仅是一种参考,更是一种行为。语境是为了让我们的话语具有真正的语用意义,有真正的语用行为(Mey2001)。语境通常被认为是由说话者和听者共享的知识构成的(戴炜栋、何兆雄,2006)。一个单词或句子前后的单词,能帮助理解其含义的就是语境Longman2010)。
        3.Context的分类。不同学者对语境的分类如下:第一种是Malinknowski的划分。他认为语境可划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Malinknowski1923),后者又可分为(1)言语与身体活动相关的情景;(2)叙述情景;(3)用语言来填补语言空白的情景(胡壮麟,
2001)。第二种分类是Firth提出的。根据他的观点,语境有两种类型: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前者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后者包括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交流的自然环境(冯广义,1998)。Verschueren2000)认为语境有两种类型:交际语境,即语言使用者(说话者和听话者,以及与交际有关的人)、心理世界(认知和情感因素)、社会(社会环境、制度、语言行为的原则和规则类型)和物理世界(时间和空间);第二类是语言语境,在严格意义上被称为上下文。胡壮麟(1994)对于语境的分类是: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言语境是语篇的内在状态。情景语境:指话语发生的物理情境,包括社会行为的性质、参与者的角、时间、地点、方式等;文化语境:指说话人所在语言环境的社会文化习俗。最后一个是何兆熊提出的分类,他(1999)认为语境是由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构成的。语言知识中,既有关于使用中语言的知识,也有关于语言语境的知识。在非语言知识中,包含情景知识和背景知识。
        根据上述分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境主要由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两部分组成。前者包括语音语境、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指的是包括上下文在内的内在语境。后者包含情景语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语音语境很容易理解,它主要指语调、重音、停顿,用来决定不同的意思。词汇语境是指与一个给定的多义词组合在一起的词汇。例如,在五个短
语中:a sheet of paper a white paper a term paper today’ s paperexamination paper,它们都包含一个词paper,但它们的含义不同。A sheet of paper是指书写、印刷、装饰墙壁等用的薄而扁平的物质;A white paper是政府文件;A term paper指学期结束时写的论文;Today’s paper指报纸;Examination paper是一套用于考试的题。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paper具有不同的含义。语法语境可以是句法的,也可以是词汇的,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是修辞语境。例如,以下三句是关于become的不同结构:Daydreams have become realities. Sarcasm doesn’t become you. I don’t know what will become of us if the company goes bankrupt. 这三句都有become,第一句的结构为become+adj/n(用于谓语),第二句结构为become+pronoun/n(用作宾语),第三句式become+of。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开始做适应发生。情景语境是指背景知识,实际的言语环境和话语类型。笔者以John is like a fish.为例,当这个句子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时,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当约翰游泳时,这意味着他游泳很好。当人们在聚会上说这句话时,它的意思是约翰喝了很多酒,当人们讨论约翰的性格时,表示约翰对聊天内容漠不关心。社会语境是人类与任何接触者之间的任何一种关系。这关系到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最后一个是文化背景,包括信仰、风俗、观念、价值体系、宗教和历史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例如,dog在英
语文化中是一个褒义词,如Love me love my dog.a lucky dog。然而,在中国,则传递不好的意思,譬如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4.Context的作用。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语境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语境可以消除歧义,这种歧义往往是由一词多义、同音异义和语法结构引起的。对于一词多义现象,这里有一个例子。run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参加经营。比如我们不清楚John ran the egg and spoon race.这句话中run的意思。但如果看到John ran the egg and spoon race and got second place.,我们则知道run的意思是参加。对于同音异义,笔者以ball为例,它指在游戏和运动中用于投掷、打或踢的圆形物体discourse,也指舞会。如果我们只说The ball was attractive.,其意思并不明确。而如果说是The ball was attractive with nice music and a lot of people.则表达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即指舞会。对于语法结构,The fish is ready to eat.这句话有两个意思:(1)鱼准备吃东西;(2)准备吃鱼。在这里如果加入语境,意思则显而易见了。比如:The fish is very hungry and he is ready to eat 其次,语境具有指示作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指示词,例如现在/那时”“这里/那里”“/”“这个/那个它们指时间,地点和人的情况。如果没有清晰的上下文,指代则可能会非常混乱。例如,当有人说一个女孩时,我们并不清楚这个女孩是谁,但如果有人说穿红外套的女孩,指代则非常清楚了。
最后,语境为词义的推断提供线索。在许多情况下,当一个新词第一次出现时,作者通常会设法给出提示,这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个概念。语境线索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为定义、解释、例证、同义词、反义词等。
        三、Co-text
        在阐述语境时,笔者提到过co-text(上下文)。上下文也被称为文本内上下文。根据BrownYule1983)的观点,上下文对于解释受文本约束的话语的任何部分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在阅读中出现的单词不是只有一个意思。然而,这个词在文本中的意义受到它上下文的约束。通过上下文,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消除单词与文本无关的其他含义,并确认单词的特定含义。此外,上下文还有助于读者重建部分物理语境,或出解释文本所必需的缺失项。与语境的概念相比,上下文在意义上相对狭窄,它通常只涉及语言语境。换句话说,它指的是话语前后的语言单位。有时人们使用语言语境或环境等来指代上下文。因此,语境上下文的关系是明确的:语境是语言使用的非语言环境,而上下文仅指言语环境。由于上下文意义没有语境广泛,笔者对上下文不做过多的阐述。
        四、结语
        如上所述,contextco-text是话语分析中的重要术语,context的意义比co-text的广泛,前者既包括语言环境,也包括非语言环境,而后者只涉及语言语境。除了这对术语外,在学习话语分析过程中,还有许多术语值得学习,这是进行话语分析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文献:
        [1]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Firth J. R. Personality and language in society[J]. Sociological Review1950116.
        [3]Malinow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 in Meaning of Meaning[M]. Routlrdge & Kegan Paul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 New York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