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完整方案,投标可用)
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6.1、技术方案
6.1.1 项目背景
学校日常运转产生大量的数据,目前尚无相关应用支撑学校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数据难以利用、系统孤立形成信息孤岛、缺乏公共服务与决策支持、信息无法实时共享与交换、数据标准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统计与分析、数据价值难以体现、缺乏监控与预测;以信息化建设与业务规范建设(业务流程规范)为捉手,遵循僵化(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优化(实践指导迭代、优化)、固化(固化到统一平台形成软件资产,知识资产)原则,理顺学校常规业务,并实现信息化赋能,进而提升我学校日常管理精准度,并提供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服务,辅助管理决策。
6.1.2 建设目标
通过本项目建设我校数据中台,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
台于一体的数据中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学校运营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
6.1.3 建设原则
根据XX学校要求,根据公司对大型管理软件的开发实施的经验,认为本系
统是地域广阔、业务复杂、行业特性突出、业务集成高的系统,在技术必须从软件技术和系统布局上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技术以及部署策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6.1.3.1 具有技术先进性及可行性
公司认为系统应采用先进的体系结构,保证在建设和使用期间体系结构不会落后。另外,XX学校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在软、硬件产品的选择上要尽量采用成熟的产品,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当前软件系统主要分J2EE技术架构和.NET技术架构。
6.1.3.2 系统安全性
公司认为智慧管理应用系统是学校最为关键的数据信息之一,智慧管理应用系统采取全方位防范措施,以保证系统安全。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在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障,这些措施主要包括:系统访问控制、数据通信加密、系统日志记录、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6.1.3.3 系统开放性
公司认为系统采用标准的平台、技术和结构,使其易于与其它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应定义规范的数据接口,以实现系统与其它系统互连互通以及互操作。
6.1.3.4 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
公司认为系统作为学校信息化系统的关键业务系统之一,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关系到学校日常工作,因此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1.3.5 系统易用性
公司认为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易学易用。还应在功能、业务流程上
具有易操作性。系统提供操作手册、在线帮助,功能键的安排应符合使用人员习惯,数据能够以清单、表格、图形等形式显示、打印。
6.1.3.6 可维护性、可升级性
微服务项目技术架构公司认为系统应采用结构化、层次化设计结构,使系统易于维护和升级,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保
证各版本之间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不会因为系统中某些模块的改变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智慧管理应用系统软件应尽可能做到“零”维护,同时实现简便易操作的远程维护。
6.1.3.7 可继承性
公司认为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可继承性,应包括应用系统的可继承性及数据的可继承性,系统应提供对各项相关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历史数据的存储、查询、管理等功能。
6.1.3.8 增强的管理功能
公司认为系统应注重对系统操作流程的合理、必要控制,提高业务员、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提供计划控制功能,实现管理信息化。
6.1.3.9 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是系统设计和应用的基本指导思想。XX学校第一、二期各个子系统要按照统计流程规范、统一技术标准、统计数据管理、统一应用集成,统一角管理,统一用户登陆,统一界面风格等大系统一体化的要求建设。
遵循“一体化”原则,系统采用三层结构、WebService等先进成熟技术,保证建成的各个子系统具有良好
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在系统应用上要以XX学校第一期、第二期为根本,扩展系统功能,不断优化和整合系统模块设置,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在建设方案上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考虑数字XX服务系
统各个层面以及将来开展的业务模型;在内容管理上实现统一设计,集中存储,分责维护,信息共享;在系统应用上实现统一接口、统一标准,统一考虑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避免形成系统的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在业务处理上规范作业标准,统一工作流程,优化处理程序,实行跨部门协作;在技术处理上实现统一资源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内容维护。
6.2、开发框架
通过以上对XX学校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我们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从对智慧管理应用系统建设需求的全面理解到系统实施的可操作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再到项目实施团队的合理配置,最后到周详的培训制定与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从而设计出一套完整、详细、符合XX学校智慧管理各个子系统发展的科学方案。
6.2.1 技术架构
本系统软件架构主要包括:Docker容器技术、Kubernetes集、Micro Service 架构、Istio微服务治理、Serverless技术架构。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