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Vol.30No.2 Apr2021
第30卷第2
2021年4月
DOI:10.13887/jki.jccee.2021(2).17
试论岳云鹏、孙越的对口相声中的附和现象
—以《妙言趣语》《我忍不了》为例
杨红萍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对口相声表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说唱艺术,逗d和捧d两人一唱一和、相互合作完成表演,因此对口
相声中的附和现象非常典型。在表演中捧d通常是话轮的附和者,在语言中常用语气词、实词或短语以及重述说话者的內容配合对方,充分表现对口相声的节奏感和丰富多变的语言*因此在对口相声中,捧d也就是听话者,在会话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文章主要从附和的角度,分析了岳云鹏、孙越的两个对口相声《妙言趣语》《我忍不了》,并与日常生活中的附和对比,试论附和现象在对口相声中的四种语言表现形式:语气词类、实词类、短语类、重述类,分析不同的附和言语形式在对口相声中的五种语用功能:回馈功能、表态功能、支持功能、强调功能、致笑功能*
关键词:对口相声;附和现象;表现形式;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相声的成果颇多,有分析相声语言修辞艺术特点的;有分析相声表演者的语言艺术特的;有分析研究相声的会话含量义、“致笑规律”*1+、幽默语用学分析的;有研究相声中捧b的作用、会话策略的,等等%但从相声表演的角度来研究附和现象的成果少之又少%关于附和现象的研究,温慧杰从附和定义、附和形式、附和功能等不同角度把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現匡小荣以新闻专线节目、人才招聘会、文学作品、火车上的交谈为例,分别论述了交谈中附和现象的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并论述了附和在交谈中的四个功能叫薛艳提出附和是反馈的一个小类,将其称之为附和类反馈⑷。张娟则把附和类话目分为反馈、帮助、评论、重述四种,重点分析电视谈话节目里附和类重复话目的两种情况:形式上的重复和语义上的重述[5]o李娜阐述了学界关于附和的界定和分布特征的争论,
文章编号:1674-5787(2021)02-0072-06
重新界定附和及认定标准,并把汉语中的附和形式分为六类同。韩旭从应对形式的角度分析郭德纲相声,按照单纯语音词和非语音词及混合型三种类型分析郭德纲相声的会话风格[7]o目前少有从附和的角度分析岳云鹏和孙越的对口相声,因此文章主要以二人的对口相声为研究对象,对比日常生活中的附和现象,来研究对口相声中的附和现象。
1附和词在对口相声中的使用情况
附和有言语和非言语两种表现形式,非言语附和往往是点头、眼神接触、微笑、手势或者伴随着身体前倾等姿势调整来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反应,文章主要分析言语形式的附和%通过观看岳云鹏、孙越央视春晚的两段视频和整理其相声《妙言趣语》《我忍不了》的台词,归纳出附和词使用频率一览表和出现的具体的附和词%
收稿日期:2020-10-27
作者简介:杨红萍(1994―),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2期杨红萍:试论岳云鹏、孙越的对口相声中的附和现象73
1《妙言趣语》中附和词的使用频率
附和词嗯啊哦好对是行您说您来重述
岳云鹏640321010010
孙越1301111171057535
《妙言趣语》中出现的具体的附和词如有那是;行%那行、行了行了、行行行;您说、您说说%“嗯;啊;哦;好;欵;对、对对对、这没错、没错、对您念念、您看看;您来、您来来、来来来、露露”等,啊、对呀、对了、当然了;是、是是、是是是、是我、以及重述说话者的部分内容作为附和回应(
表2《我忍不了》中附和词的使用频率
附和词嗯啊哦好对是嘿重述
岳云鹏5400120000
孙越2110163292277310
《我忍不了》中出现的具体的附和词有“啊;嗯;哦;好;,;嘿;(;(呦;对、对啦、对了、对啊、对呀、没错;是啊、那是啊”以及重述说话者的部分内容作为附和回应)
张娟提出“重述”⑸的概念,是指捧g把逗g 表达的话语语义重新表述一遍,包含重复,但不完全等于重复,重复是话语形式上的重复,重述则是话语意义上的重复)在相声中,捧g常用重述逗g所说的内容来回应,一则可以表明自己正在听,积极参与会话,二则是强调逗g话语中的重要信息,使观众更好地接收信息,为逗g抖包袱做铺垫。在这两段相声中重述型的附和数量占有很大的比重)
2言语附和的形式分类
从附和词的使用情况可以把言语形式的附和分为四类:语气词类、实词类、短语类、重述类)2.1语气词类
语气词类的附和“嗯、啊、哦、(”等是不具有词汇意义的语气词,是听话者在倾听对方话语时,用简短的语气叹词对对方的话语做出反馈,表现一种合作原则,表明听话者正在注意或者接收对方的信息,通过简短的反馈与说话者达成一致关系,表示自己与说话者处在同一交际场中,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例如:
⑴岳:我给您对一个字的下联)
孙:那您听我这上联(岳:嗯),我这上联这是一个字(岳:嗯),是上。
岳:上(孙:嗯),我给您对)
—《妙言趣语》
在说话者(孙越)说要给听话者(岳0鹏)出上联时,听话者用“嗯”做出简短回应,配合说话人,表明自己正在参与交流,示意说话人继续往下说。当说话者说上联是一个字时,听话者又用“嗯”做出回应,表明自己理解了说话人的意思,并表示对说话者的后续句很感兴趣,示意说话者继续说出上联的那一个字是什么)
在对口相声中,因节目时长有限,这类简短的语气词是捧g回应说话者的主要形式)从会话内容来看,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少,但从会话各方关系来看,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唱一和,相声中的会话才能自然流畅地衔接下去)如果没有这种简短的附和,逗g很难展开包袱)
与日常对话中的附和现象相比,在相声中捧g为达到节目效果常常会拖长音或者提高语调,以此来表达自己理解了对方的意思)女口:
⑵岳:那人不抽我,作对联。
孙:哦(拖长音),写对子啊)
岳:((提高语调)。
—《妙言趣语》在这个例子中,捧g积极回应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并故意用拖长音的“哦”来回应,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此表达自己已理解对方的意思,配合会话继续进行)而逗g听到捧g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之后,用提高语调的“(”来表示他说的意思就是这样的)但在日常会话中,听话者很少用拖长音或变调的语气词去附和听话者。在说话者陈述事件的时候,听话者只是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一般都是用简短的“嗯-哦-(”来附
74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30
和,表明听话人正在注意或已接收到对方的信息。
2.2实词类
实词类的附和“好、是、行、对”等是具有词汇意义的实词,是听话者倾听对方话语时,表明听话人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并且对对方话语持有肯定、赞同态度。例如:
⑶岳:春晚上自己给自己说相声。
孙:对,我过糊涂了,我问这个干吗呀。
—《妙言趣语》观众顺着逗眼拋出的包袱继续往下说之后,逗眼调侃观众“春晚上自己给自己说相声”,调动观众与其互动,调节现场气氛。捧眼表示赞同这种观点。
在会话中,有时常常会在实词之后加上语气词“啊”“卩巴”“呀”等来加强支持肯定的态度,加强语气。例如:
(4)岳:凭什么不让我走?为什么不让我走?
孙:对啊!
岳:同志您走,(孙:啊)可以把椅子给我们留下吧。
孙:我卡那了!
—《我忍不了》在这段话中,附和词“对啊”是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回应,表示对逗眼所说的“为什么不让走”的赞同,所表达出来的支持肯定的态度要明显高于只用一个“对”来回应。相声作为讽刺艺术,常常采
取自嘲或他嘲的方式强化讥笑嘲讽的舞台效果。在这段会话中,逗q以捧眼为对象“开涮”,而捧q没有反驳却以自嘲的方式来附和逗眼拋出的包袱,“以丑卖丑”,把肥胖夸张化,博得观众一笑,形成幽默效果。
有的附和词是用重叠的实词来表达,重叠形式的附和词相比其它形式的附和,表达支持肯定的态度更加强烈。
⑸孙:是是,这韵律还真是对的。
岳:对吧?
孙:是是是。
岳:这是规矩。
—《妙言趣语》在相声表演中,捧q几乎是扮演评论者的角,作为逗眼叙述故事中的局外人对故事提出评论,表明捧q的态度。在这段对话中,捧q连用“是是”“是是是”来表达自己非常同意对方的观点。
与相声中的附和相比,日常生活中也常采用简短的实词作为附和词,但很少直接采用“是、对”等一个实词来回应,往往会在这个实词之后加上语气词来舒缓语气或实词重叠使用来加强肯定、赞同的态度。而在相声中,多数情况下捧q 都是只用一个字的实词来附和,实词之后加语气词或实词重叠使用来附和的频率没有日常会话中高。
2.3短语类
短语类附和是以“没错、当然了、那是、对了、您说、您来”等具有词汇意义的短语来配合当前的话轮,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保持会话继续进行。
⑹岳:亲历亲为。
孙:没错!
—《我忍不了》听话者在听完说话者的话语后,做出附和反馈,用有词汇意义的短语“没错”赞同说话者对对联的分析,支持肯定对方,帮助会话继续,使得话语流畅、自然衔接下去。
⑺岳:很神奇的一个字。
孙:您说说。
岳: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人,底下一个横,念什么?
岳:念双人床。
—《妙言趣语》在这段话中,逗q表明有一个神奇的字,提起捧q以及观众的好奇心,捧q积极附和到“您说说”使得会话继续进行,说话者再用现代汉语中大家都认识的一个字,利用别解的修辞手法,提出自己对这个字的理解,从而组成包袱,形成笑料。
2.4重述类
张娟认为,重述类附和是把重复分为形式上的重复与语义上的重述。重复是将说话者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一般是重复简短的单词、短语,甚至短句。重述是换一个方式表达相同语义的话语。对口相声表演不是单纯的逗q和捧q之间的对话,捧q不是唯一的听话者,观众才是真正意
第2期杨红萍:试论岳云鹏、孙越的对口相声中的附和现象75
义上的听话者。捧(有时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捧(所讲也是观众想要说的,而逗(回答的正是观众想要听的。所以捧(常用重述逗(所说的内容来回应,表明自己正在积极参与会话,又强调了逗(话语中的重要信息,使观众更好地接收信息,为逗(抖包袱做铺垫。在对口相声中重述类附和频率较高,而在日常对话的附和中,听话者很少采用重述类附和。
形式上重复的附和,例如:
(8)岳:比如说每家每户都有这个《新华字典》。
孙:都有。
—《妙言趣语》在逗(说出每家都有《新华字典》时,捧(重复了说话者的一个短语“都有”,向观众强调了每家每户都应该是有《新华字典》,不仅对捧(的话语做出了反馈,而且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进一步确认所听到的信息,向观众传达更准确、更清楚的信息,以避免因为逗(表达不请或声音太小、观众听不清的情况出现.强调逗(接下来所要出的字是出自《新华字典》里的,为其做好铺垫。
(9)岳:上联是一万个字,下联就得是一万个字.
孙:一万个字!我们家里得多高的门框啊这是。
—《妙言趣语》正常情况下,生活中几乎都不可能出现一万个字的对联,逗(故意夸大了对联的字数,捧(特意把重要信息“一万个字”重复给观众,起到了强调作用,并表明自己惊讶的态度.
语义上的重述,例如:
!岳:我出一个主意。
孙:什么主意?
岳:我考您一个字.
孙:哦,考我个字儿.
—《妙言趣语》在这里,逗(提出要考对方一个字,捧(用“哦”表示短暂的停顿之后,重述了这句话,由“考您一个字”变为“考我个字”,虽然在形式上不是完全对应,但在语义上完全相同。向观众表明接下来的对话,是对方“考我字”,为逗(接下来说的话铺垫,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岳:气的我都坐不住了.
孙:对了,气的他都…嘿,等会吧,嘿,气得你都坐不住了!——《我忍不了》在这段话中,捧(重述了逗(所说的内容,重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反应过来逗(的意思,逗(忍受不了别人不让坐的现象,而自己有座位却不让给有需要的人坐.捧(表达了自己对逗(做法的惊讶态度.在这个例子中,逗(以幽默的方式来讽刺当今社会“乌鸦站在煤堆上,瞧见别人黑瞧不见自己黑”的这一类人。
在相声会话中,也常用反问的方式重述说话人所说的内容,表达自己惊讶的态度。例如:#岳:洗澡没法涂沐浴液(孙:哦),我这还能加字。
孙:还能加?
electronic是什么意思啊—《妙言趣语》捧(的附和,往往能够反映观众作为听话人对逗(某一观点的情感态度,观众作为听话人通常会做出和捧(一致的反应,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捧(的反问附和也表达了观众的好奇与疑问.在这段话中,其实观众也很好奇在“洗澡没法涂沐浴液”的基础上还能加上什么字?也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捧(不仅是代表自己,也是替观众发问。
(13)岳:小伙子该让让了啊
孙:该让让了!你得得得得,别闹!
岳:我都准备好了
孙:准备什么呀?这有让的吗这个?
孙:人家谈恋爱能叫让让啊?
岳:怎么了?
孙:没有这样的啊?
岳:我得下车了,我让他挪一挪,让一让怎么了?
孙:哦,哦哦,这你下车你挪挪地,让人,嘿!
岳:你以为呢?我的天呐!流氓!
—《我忍不了》在对口相声中为了追求幽默效果,逗(常用模棱两可、有明显的多指性的叙述语言,误
导捧(和观众以常规思维猜测情节,思路跟着逗(表面的意思想象,而故事的实际发展出人意料,甚至背道而驰,形成包袱。逗(主导表层叙述、进行误导,并用暗示勾画深层叙述的轮廓,捧(质疑表
76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30
层叙述使之逐渐清晰,最终暴露故事真相,抖开包袱。在这段会话中,逗眼说“小伙子该让让了”,有意误导捧眼和观众是让那个小伙子让一让,该他对那姑娘“又搂又抱”,在捧眼一次次的重述附和并提出质疑后,逗眼才揭开真相,形成笑料%附和在对口相声中十分典型,通过附和表达,能使相声顺利、自然地进行互动。虽然附和的信息量很小,有的甚至不包含信息,但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听话者的附和反馈,说话者就无法得知听话者的反应,会话就很难进行下去。在对口相声这一特殊的语境中,正是通过捧眼简短的附和对包袱的展开和推进起了重要作用。3附和在对口相声中的语用功能
汉语中附和言语形式有多种语用功能,这些不同的语用功能之间是相互交叉的。在《妙言趣语》和《我忍不了》两个对口相声中,不同的附和言语形式都具有回馈功能,在此基础上又各自具有表态功能、支持功能、强调功能、致笑功能等不同的语用功能%正是这些附和话语标记使得逗眼和捧眼在对口相声中一唱一和、相互合作,在双方的对话中抖出包袱,逗笑观众,完成表演%
3.1回馈功能
在对口相声中,不同的附和言语形式都具有回馈功能%表明听话者正在参与会话,与对方处在同一交际场中,表达自己正在注意或已经接收到对方的话语信息,以礼貌原则为基础,对发话者做出回馈,以保持话轮的完整性%在对口相声中,逗眼是事件或情节的叙述者、笑料的制造者、话轮的发出者,而捧眼是配合逗眼进行叙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确保逗眼在表演时顺利将包袱一■—抖出,使观众从表演者的一唱一和中得到欢乐,在表演中不至于冷场%如:
(14)岳:太开心了!
孙:嗯%
岳:每一个人都有笑脸啊。
孙:对。
—《妙言趣语》在这一话轮中,逗眼一上台就发出自己登上春晚的舞台“太开心了”的感叹,捧眼立马用语气词类的附和言语形式“嗯”来回馈逗眼,表明自己正参与会话%紧接着逗眼为维持现场欢乐的氛围,说出台下观众“每一个人都有笑脸”的现象,来表明这不仅是因为春节的欢乐,更是因为见到自己而喜悦,以此来继续逗笑观众%捧眼立即用实词类的附和言语形式做出回馈,既积极维护了逗眼的面子,又
使得话轮得以继续%在对口相声中,附和的回馈功能在语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3.2表态功能
在对口相声中,语义上的重述类附和言语形式具有表态功能,主要表达听话者在对话中的肯定、赞同以及惊讶的情感态度。多数情况下,捧眼在对口相声中充当着评论者的角,当逗眼叙述时,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配合逗眼继续当前的会话%有时捧眼的附和是在代替观众回馈逗眼,让观众融入表演者的话语交际中,拉近观众与会话之间的距离,如:
(15)岳:上联是一万个字,下联就得是一万个字%
孙:一万个字!我们家里得多高的门框啊这是。—
—《妙言趣语》
在这个话轮中,捧眼通过重述逗眼的内容,表达出自己对于贴在门框上的对联有“一万个字”的惊讶、质疑态度,其实也是在替台下观众表明不相信逗眼所说的这件事,以惊讶、质疑的态度来回馈逗眼,让逗眼将会话进行下去,顺利地抖出在门框上贴两张报纸充当对联的包袱%因此,附和在对口相声中具有表态的语用功能%
3.3强调功能
在对口相声中,重述类附和言语形式具有强调功能。捧眼通过重述的附和形式向观众强调重要信息,能使观众更清楚、准确地接收到逗眼的重要信息,为接下来逗眼拋出包袱做好铺垫,如:
(17)岳:听着啊。天增岁月人精神%
人精神。
人精神。
行行行%
下联%
下联%
一年更比一年沉%
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