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线设计名词解释
多基线设计
当自变量对被试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可逆性时,多基线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多基线设计不需要移除、倒返或者复制实验条件,而是要同时建立两个或更多的基线,继而在各个基线的基础上依次引入自变量。
图1多基线设计数据模型
图1为多基线设计的理想模型,从图中可看出该设计的逻辑是,首先建立个体的基线水平,看到一致的反应模式后系统地引入自变量,一次只对一个基线行为进行干预。等到接受干预的基线的行为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其他层的行为模式保持不变,研究者才对下一层行为复制这个实验程序,以此类推。如果仅当引入自变量时因变量才发生改变,那么就证明存在功能关系。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明确至少三个相互独立、功能相似的情况(如被试、行为、情境);
2.对因变量及其测量给出操作性定义;
3.对干预方法给出操作性定义
4.三种情况下同时开始基线期(A)并收集数据,直到行为表现趋于稳定;
5.对情况1开始进行干预(B),直到行为表现趋于稳定,此阶段需要继续收集情况2和情况3的基线期数据;
6.对情况2开始进行干预(B),直到行为表现趋于稳定,此阶段需要继续收集情况1的干预期数据及情况3的基线期数据;
7.对情况3开始干预(B),此阶段需要继续收集情况1和情况2的干预期数据。
跨被试多基线设计
多基线设计主要包括跨被试多基线、跨行为多基线和跨情境多基线设计三种类型,本期将着重介绍跨被试多基线设计的应用。
跨被试多基线设计要求将干预交错地实施于不同的被试,同时保持目标行为和干预情境不变。用这种设计来证明实验控制至少需要两个被试,通常情况下需要更多被试。例如,研究
实例名词解释
者想评量式强化对阅读速率的干预效果,最初,研究者可选择相同生理年龄、有相似的学校教育背景、当前阅读水平相近的4位被试,对他们进行式强化以提高其阅读速率。通过在不同被试上复制实施,研究者可以对干预效果进行验证。
实例详解
Duurand(2002)研究了“定时唤醒”对自闭症儿童夜惊行为的干预效果。参与研究的人员包括三位自闭症儿童(2男,1女)及他们的家长,研究者需对家长进行定时唤醒的方式以及数据收集程序的培训。研究问题是,父母实施的定时唤醒程序是否能够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夜惊频率
研究设计
定时唤醒干预程序
因变量
每周出现夜惊的天数和每晚睡眠的时间。研究者使用事件记录法,收集以下信息:儿童上床
睡觉的时间点、入睡所花时间、夜惊的发生时间点及持续时间、早上醒来的时间点以及白天小睡的时间。
研究者对父母进行数据收集程序的培训,对儿童每晚的睡眠情况进行记录。三位被试的基线分别持续了3周、6周和9周。基线期的持续时间主要依据被试行为表现的稳定程度。被试1基线期数据稳定后介入干预,同时被试2仍然持续进行基线期的数据收集。待被试1干预期的行为表现趋于稳定后,才结束被试2的基线期,被试3则以此类推。
通过基线期数据的收集,家长需确定儿童夜惊发生的常见时间点,并在此时间点的前30分钟叫醒儿童,然后进行安慰和轻抚,再让儿童在规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当儿童连续7天没有发生夜惊现象,则家长可减少唤醒的频率,每周选择一天不进行定时唤醒。若儿童又发生了夜惊现象,则恢复到之前的每天定时唤醒。待儿童连续7天不发生夜惊现象,再进行消退程序。
在基线期12个月后,父母收集儿童夜惊的数据,持续两周。
结果分析
图2被试每周夜惊的天数
图2显示了每个儿童每周出现夜惊的天数。对多基线设计数据的分析,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
从横向来看,在基线期,每位被试每周都至少出现1次夜惊。被试1每天均会发生夜惊,被试2的夜惊天数也较多(2-4),被试3的数据则波动较大(1-4)。介入干预之后,被试每周夜惊出现的天数均明显降低,被试2在介入干预初始,夜惊现象就立即消失,且夜惊天数一直保持在0天的水平。被试1和被试3也在短暂的波动后,进入非常平稳且每周夜惊天数为0的时段。被试1和被试2的基线与干预期的数据非重叠率均达到100%。在追踪期,三位被试出现夜惊的天数均保持在0天。
从纵向来看,图2中的两个红框分别表示了被试2基线期时的数据和被试1干预期的数据;以及被试3基线期的数据和被试2干预期的数据。从两个红框内部上下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处于干预期的被试1的夜惊频率明显低于处于基线期的被试2的夜惊频率,处于干预期的被试2的夜惊频率也明显低于处于基线期的被试3的夜惊频率。同理,还可看到被试1干预期的数据也明显低于被试3基线期的数据。由此也可证明干预的有效性。
综合以上对数据的视觉分析可以发现,定时唤醒对自闭症儿童夜惊行为有显著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