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名词解释统计抽样名词解释
    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其中总体为一个具有某种属性(如人口)的特殊集合体,抽样单位则为特征(性质、状态、位置、空间分布等)相同的一。随机抽样和抽签都是随机化技术的实例。其中,抽样单位还可能被进一步分成许多个小样本,各个小样本中的个体数可能很少,也可能很多,这取决于实际研究的需要。对于统计学家来说,所关心的是被抽中的样本,即所谓样本均值。统计抽样与系统抽样都是随机抽样的重要形式,二者在应用上常常相互混淆。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什么叫“统计抽样”,什么叫“系统抽样”,以便将它们更好地区别开来。
    统计抽样又称统计概率抽样或者非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的过程。它既不同于系统抽样,也不同于直接抽样。首先,系统抽样只要求必须遵守随机原则,而统计抽样不但要求遵守随机原则,而且还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或者标准。因此,系统抽样和统计抽样有着明显的区别。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统计抽样又可以分为普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三种。普查是一种较为广泛的调查方式,一般由国家进行。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即全面收
集每个单位的情况,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如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产品普查、资源普查、城乡普查等。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择调查对象的方法,它通常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调查的对象,目的是推广一般性的调查结果,以便了解某个特殊领域的基本情况。它也是一种比较广泛的调查方式,适用于了解某类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如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波动、企业生产能力的季节性变化等。重点调查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调查方式,它针对一定时期内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和规律,在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重点调查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对单位的重点调查;另一种是对区域的重点调查。
    在确定了可以观察到的变量,即变量的总体分布之后,就要进一步考虑它的变异情况。不同的研究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变量,但最终的研究结论都是有待于研究变量的分布函数,确定抽样数据与总体数据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研究抽样的第二个问题——随机化,即根据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来选择样本容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