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504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2.科学教育
  3.小实验
  4.观察法
  5.技术
  6.偶发性科学活动
实例名词解释
  7.分类
  8.社会资源
  9.时代性要求
  10.科学小制作
  11.科学教育环境
  12.作品分析法
  13.行为核对
  14.探究性教学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二、填空题
  1学前儿童的科学是不同于成人的科学的,前者是以动作逻辑为基础,后者以     为基础。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     》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
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     、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     、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     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     和运动性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     
  9.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     和自然材料。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     、二元分类、多元分类等三种。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12.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13.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     、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14       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15.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           的基础上进行。
  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求。
  17.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     等特点。
  18.美国的          ,这是一个内容广泛和全面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
  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几个环节。
  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     法、比较观察法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要求而设计的。
  22       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      理论。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     系统,可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
  25.学前儿童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     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27     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 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     来建构的。
  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     
  30     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等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     相一致。
  32.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     、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     分类。
  34.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     
  三、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
  A、挑选分类            B、感知分类
  C、二元分类            D、多元分类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  )。
  A、简单性问题    B、理论性问题 
  C、操作性问题    D、直白性问题
  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  )。
  A、情景观察  B、自然观察
  C、自然评价  D、情景评价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
  A23岁 B34
  C45岁 D56
  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
  A23岁 B34
  C45岁 D56
  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  )。
  A23岁 B34
  C45岁 D56
  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  )。
  A、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B、科学能力、方法教育目标
  C、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