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名词解释
营造法式类: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指上下皆有枭混的台基,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2.叠涩:古建中利用砖、石层层向外出挑的做法,多用于塔身、台基、出桅等。
3.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4.踏跺:呈阶级形的踏步,高宽比一般为1:2,特殊情况下可1:1。
5.垂带石:在踏跺两旁并隨踏跺的方向倾斜而下的副子,其尺寸同阶条石,与明间两侧檐柱中线对齐。
6.象眼:位于台阶两侧的三角形部分,在宋、元时砌成逐层内凹的形式,明代以后则用平砌。
7.如意踏步: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8.礓嚓: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
9.慢道:长坡道。《营》规定:城门慢道高与长之比为1:5,厅堂慢道为1:4。
10.撵道/御路:坡度较平缓的一种慢道,用以行车,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后主要起装饰作用,在其上雕刻云龙水浪。
11.阑杆/勾阑:即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12.望柱:在栏杆中位于阑版尽端,起分隔作用的高立柱,上多有柱头雕刻。
13.寻杖:在栏杆中的长条形扶手。宋以前多为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后被望柱分为若干段,位于位于望柱之间。
14.阑版:在栏杆中位于望柱之间,起装饰作用的面板,多有雕刻。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15.寻杖绞角造:宋以前多为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
而又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绞角造。
16.寻杖合角造:宋以前多为为通长,仅转角处或结束处立望柱。寻杖在转角望柱上相互搭交而不伸出的作法,称为寻杖合角造。
17.抱鼓石: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多刻去纹。
18.坐槛:园林建筑中的石栏杆,形体低而宽,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可兼作坐凳。
19.鹅颈椅/飞来椅/美人靠/吴王靠:园林建筑中常在厅、轩、亭、阁的临水方面设置木制曲栏的座椅,除起栏杆、休息作用外,还能增加建筑外观上的变化。
20.槛墙:外檐墙中窗子下面的墙,墙高一般3/10檐柱高。
21.大木作:古建筑物中主要木构结构部分的总称,主要包括柱、梁、枋、檩等。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重要决定因素。清式大木做分大木大式。大木小式两类。
22.开间/面阔=通面阔: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各开间宽度
的总和称为“通面阔”,汉代以后多为厅数。
23.明间/当心间:建筑各各开间的名称因柆置的不同而异,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
24.次间:建筑各各开间的名称因柆置的不同而异,位于明间两侧的称次间。
25.梢间:建筑各各开间的名称因柆置的不同而异,位于次间向外两侧的称梢间。
26.尽间:建筑各各开间的名称因柆置的不同而异,位于最外侧的称为尽间。
实例名词解释27.檩/槫/桁:位于斗栱以上,椽以下,平行于建筑正面的一种屋顶构件,长度与建筑总开间相等,截面多为圆形。宋称槫,清称桁或檩。
28.椽:位于槫以上,瓦以下的屋顶主要构件,按部位不同可分为脑椽,花架椽等。平面上与桁、檀互相垂直,交错接头钉牢于桁、檀上,承受望板或望砖和上面瓦的荷重
29.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之间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
30.进深/通时深:各步距离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即前后檐信间的水平距离。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的,这时简称为“进深”。
31.梭柱:在柱上端1/3处收小。使柱顶与斗底相合,柱肩梭成圆弧形,此种做法在宋《营》中称为梭柱。
32.卷杀:建筑中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卷杀。
33.生起: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明间二柱不升,其余则每出一间,升高2寸。此种做法宋《营》中称为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