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建设思路研究
摘要:做为新兴技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它能够实现“以IT换人”,有力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运营商建设集团统一的RPA平台势在必行。本文对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在运营商的应用场景、建设模式、系统架构方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1.
引言
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它是各种软件技术组合而成的虚拟概念,目的是通过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某些操作,或者辅助人类完成高难度业务。近些年来,RPA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制造、金融、能源等全球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某全球知名的RPA企业产品,已经在日本第二大银行三井住友进行了4000+无人值守机器人的部署,在丰田汽车进行了1500+无人值守机器人的部署。从业务特性上来看,RPA技术在运营商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各运营商集团大规模开展RPA建设已近在眼前。
1.
RPA平台通用架构
RPA平台一般分为客户端、设计器、管理端三大部分。机器人产品又分为有人值守机器人和无人值守机器人。无人值守机器人可部署在虚拟机,7*24小时运行,流程设计一般比较复杂,应用场景广泛,各行业案例很多,费用较高。有人值守机器人只能部署在PC端,需要人机交互,流程设计一般较简单,在运营商客服、营业厅前台等场景可有广泛应用。
在应用场景中,RPA平台经常与一些人工智能技术相搭配,例如OCR(光学字符识别)、图形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例如在财务领域,可通过机器人,调用OCR技术,对发票信息进行核对。
1.
RPA的特性
1.
主要应用场景
重复性工作:业务流程中有高度重复的手工操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跨系统沟通:跨岗位的实务操作需要协同处理,沟通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出错率高工作:手工处理存在较高错误率,且难以发现错误点
频繁检查:受困于时间人力,某些合规和审计工作抽样方式进行,无法达到100%全覆盖
人工验证:需人工验证数据、报表、票据等
1.
1.
RPA的优势
快速:基于用户界面操作,采用无接口非入侵部署方式。
灵活:适配多种应用系统、业务场景,满足多类型流程需要
安全:机器形态任务执行,无人工干预,避免数据泄露。
准确:基于标准流程操作,规避人为操作偏差,零误差。
经济: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企业受益
高效:模拟人工操作,7*24小时自动运行,提升工作效能
1.
1.
小结
业务流程定义清晰、极少例外,具有重复和确定性的特点,特别适合部署RPA。
RPA具有非侵入性,依靠与WINDOWS的API接口执行操作,与业务系统没有接口。
RPA是代替人的操作,需要基于现有系统的现有流程,它可以对其他AI技术进行调用,但本身不具备智能化水平。
1.
运营商RPA建设场景探讨
近年来,随着运营商集团层面的IT集中化系统建设逐步推进,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数据层面:数据分析需求尚未完全满足,管理分析的报表有待完善,如流程的时间分析、退单原因的统计分析、单据错误率分析等多方面对于生产管理的需求,数据输出的灵活性有待改善。
在流程层面:流程未实现最优化,仅实现了将现有流程在线上还原,大量业务流程还是靠人来操作,自动化水平不高,影响效率。
执行层面:人力资源消耗巨大,大量重复性的人工操作非常消耗人力资源,造成人力成本不断攀升;且人工操作存在一定错误率,且出现错误很难寻源。在线代码运行器
技术层面:原有系统改造花销大、周期长,对应用系统进行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能会影响核心业务,且投资较大,实施周期较长。
引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运营商业务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场景适合在运营商进行部署:
表4-1 运营商RPA应用典型场景
财务领域
机器人进行报表编制、资金复核、税务申报
人力资源领域
机器人进行简历筛选、考勤管理、薪资管理
运营维护领域
机器人实时处理巡检信息、告警信息、转发通知
采购领域
机器人进行采购文件审查、打分审查、评审指引
客户服务领域
机器人对复杂业务办理、查询类操作进行辅助处理
审计领域
机器人协助进行审计数据采集、准备审计底稿等
考虑未来应用场景广泛,运营商有必要建设集团层面的RPA平台,形成统一的能力,支撑集团内各单位快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