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下半月刊高校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架构探索
卫俊杰1,2
5G时代如期而至,随着Web2.0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预定、评价等行为发生在网络上,成为旅游产业的大数据
组成部分。如利用这些数据更好地为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期待高等学校旅游管理数据分析课程体系形成。本文从这
个体系的必要性、目的、架构过程以及意义出发,试图探索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以期为旅游管理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为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添砖加瓦。
引言
cda数据分析师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60%。旅游业作为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旅游消费综合性、跨部门性导致统计难度较大,统计数据不够准确。旅游数据分析人才缺乏和各地旅游业
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部分旅游统计数据出现“横向不可比,纵向不可加”的局面。旅游数据分析人才培养不仅能帮助旅游企业提升竞争力,更能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水平,进而推动旅游产业服务管理升级。各高校在培养方案中也在逐步加大数据分析相关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指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应体现三大特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在核心课程“4+X”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贴近业界创新实践的特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一、研究背景
数据分析的专门人才旅游相关知识相对缺乏。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类网站的数据分析岗位需求来看,当前数据分析人员主要来自于应用统计或计算机相关专业,对旅游相关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无法认识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国内旅游研究始于1970年左右,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在基础理论与概念部分依然存在部分争议。如果没有经过旅游管理专业系统的学习,很难认识到这些争议存在的原因与原理,进而从本质上理清旅游活动的脉络。当前有些国家标准与学界认识目前尚存在不一致现象,造成数据分析人员的困惑,有时自己也无法解释结果。提升当前旅游数据分析人员对旅游的认识与理解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的旅游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旅游管理专业分析能力培养不足。原因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都是文理兼收,部分文科学生可能对数据分析本身就不感兴趣,在学习相关知识时感觉非常吃力;另一方面原因是很多学校对大数据时代旅游数据分析人才培养认识不足,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教育部《本科
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旅游管理类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对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分析能力培养稍显欠缺,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标准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知识面的全面性和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如何通过设置特课程,并形成体系,对接社会需求,是本科培养单位必须考虑的因素。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旅游研究院为提升全国旅游从业者的数据分析能力已举办数期旅游数据与旅游统计人才高级研修班,这不仅体现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当前旅游数据分析人才缺乏的现状。
大数据时代,旅游行业需要的是数据处理能力与职业素质兼具的人才。从目前培养方案来看,综合性基本能够达到,实践性却显得有些薄弱。大多数院校的旅游实践活动都是相对基础的服务工作,以导游和酒店服务员工作为主,基本没有接触到管理的核心工作。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实习时间相对较短,用人方可能了解不足,更重要的另外一方面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对从数据分析到管理决策的过程认识不深刻。在课堂上模拟实践过程,根据业务数据分析具体问题,帮助同学理解管理思路,养成管理人才必备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架构
旅游专业数据分析课程体系以旅游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吸收统计学和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应用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旅游者与旅游产业的现象与规律。该体系以旅游产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为基础,以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为特,力求在旅游管理学科内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进而
支撑旅游大数据产业巨大的人才需求。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强调旅游基础理论在数据分析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具体案例带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掌握“旅游学+统计学+实践数据分析”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图1所示。
(一)旅游学基础课程
旅游学基础课程的设立,在于培养学生的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本部分课程是旅游数据分析系列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主要以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主,涵盖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核心课程及各学校自己设定的特课程。同时,针对旅游系统运行中的不同细分方向开设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相关课程,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全面且扎实。此类课程重基础、重理论,主要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对旅游行业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产业前沿实践的思考。传
基金项目: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大数据视角下的旅游数据分析”(2017JGXM-41);山西省互联网+旅游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规划课题“基于数字足迹的山西省游客流动研究”(HLWLY2017009)。
作者简介:卫俊杰(1984—),男,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大数据、旅游规划。
180
2019年9月下半月刊
统意义的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并不区分具体方向,只是依据各个学校在设立旅游管理专业时不同的的学科背景,有的倾向于地理学、有的倾向于历史学、有的倾向于管理学,总体来看,目前旅游管理课程设置似乎与人文学科靠得更近。
(二)应用统计学类课程
设立应用统计学类课程,侧重点在于应用而非理论推导,突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强调从具体的产业实践中总结共性与差异,发现所研究现象的运行规律。通过学习这类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获取方法、旅游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抽样方法、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模型等原理和方法,逐步建立统计学思维,深刻理解旅游现象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决策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旅游数据分析核心诉求的理解,强调在分析过程中瞄准业务目标,辅助管理决策。旅游活动是成千上万游客共同参与的位置移动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游客会在互联网上留下海量的个性化数据,其中包括网页浏览、搜索、购买、评论、活动轨迹等数据,这也就形成了旅游大数据。通过学习统计学类课程中的描述统计学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初步分析游客的满意度,改善服务质量;分析客源地,扩大潜在的客源市场;分析游客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为了解数据之间的关联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推断
统计学部分的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挖掘游客需求、了解对服务和产品的情感倾向,为以后学习更加深入的方法打下基础。在这类课程中,还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开设部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选修课,加深学生对于网络精准营销、预约、个性化定制等服务的认识与理解。
(三)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应用类课程
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应用类课程课程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本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应用统计相关软件和使用工具,也是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前提。大数据时代,人人都要懂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的工具,Excel、SPSS、SAS、MINITAB等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且简单易用,可作为基础进行学习。Python与R这两种编程语言在数据分析方面有相对较多的免费资源,可扩展性较强,在编写爬虫与数据获取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做到数据获取、清洗和分析的无缝链接。因此,积极探索Python与R语言在旅游数据分析中的教学模式显得非常重要。在这部分课程中,还需开设数据库、数据可视化等相关内容,以便于学生最终数据表述与数据分析报告形成。数据分析报告的书写也是这部分的重要内容,学生应学会数据分析报告的构思、业务内涵的理解、分析模型的解读和简单高效的表达。
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对较强,包含了主体课程和支撑课程的诸多内容,在课程时间
安排上要注意先后顺序,穿插进行。在教授旅游学相关内容时就要加强引导数据如何产生、存储;在教授统计学相关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具体的业务如何抽象成统计学模型;在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部分要让同学理解模型分析如何解读、数据报告如何形成、进而指导产业实践。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操作,理解课程体系中不同部分的内在联系,构筑“课前准备、课上实践、课下思考、课后探索”的立体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三、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架构实施意义
旅游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兼具改革、发展和创新的属性,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所在。为了充分体现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旅游学科办学特,满足日益增加的旅游统计和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充分开展旅游数据分析课程具有以下意义。
(一)促进学生逻辑分析与抽象思维能力形成
从教育部旅游专业培养国家标准的要求来看,培养多学科基础的本科生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培养方案多少都还存在数据分析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部分脱节。通过本课程体系的架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旅游产业,学会从具体的业务中抽象出可供分析的数据,进而通过相关模型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从认识论来讲,符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辨证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科学、客观地认识旅游现象。
(二)促进高校旅游专业数据分析培养体系完善
根据笔者的调查与访问,目前仅有少数高校设置旅游数据分析类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也主要以传统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为主,数据获取与清洗、数据可视化都鲜有教授。这也造成了学生只知道现成的数据如何分析,却不知道数据如何获取与展现的困惑。根据本文旅游数据分析体系的架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获取、清洗、分析、展现的全过程,做到数据分析整个过程的无缝对接。
(三)促进旅游与大数据分析的加速融合
互联网和旅游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两大消费市场,两者叠加融合产生了强大的数据生产能力。旅游与大数据融合是时代的
(下转第184页)
旅游学概论旅游
消费
者行
旅游
消费
者行
旅游
服务
管理
旅游学应用统计学程序设计与数据分析应用
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
描述
统计
推断
统计
旅游
研究
模型
分析
编程
基础
知识
编程
语言
学习
爬虫
与数
据采
数据
存储
基础
数据
清洗
探索
性数
据分
数据
可视
旅游
规划………………
旅游
接待
图1 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架构
181
2019年9月下半月刊
范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市场建设体系,积极促进研学旅行产品开发;政府还要加强对研学旅行的制度建设,积极出台促进研学旅行的规章条例,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从政策层面对学生的研学旅行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每位学生每个学习阶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
(二)学校应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工作,规范研学实践组织管理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积极为学生提供研学教育的实践基地,探索开发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研学实践活动,努力构建以交通安全、法制道德、科技探索、创意挑战、沙画制作、陶艺制作等为代表的生命安全教育区、责任教育区、科学探索区、技术实践区、影视艺术区、思维训练区等多个主题教育区;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生的研学活动设施建设,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比如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饮食区域、活动区域;学校要本着延伸课堂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开发高空挑战区、游泳区等新课
程项目,探索建立“面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实践”的课程体系,竭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要成为研学旅行的保障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研学旅行保驾护航制定有关制度和具体的方案流程,精心策划确定主题,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分工细化方案和责任,做好有关准备工作,科学研判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后续的管理工作,及时转化科研成果,提升研学旅行活动的科学化水平。
(三)研学机构开发主题丰富的研学产品,充实研学旅行内容桂林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势、海拔、土地类型和面积造就了桂林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苗族、瑶族、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分布,漓江、资江、桂江等多种水系相互交织,使桂林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撑,桂林市建设的纪念馆、博物馆、研学馆等文化创意园区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所以桂林研学旅行产品开发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可以开发自然板块课程,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体验自然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发文化艺术体验课程,让学生感受桂林优秀的传统手工艺制作,了解桂林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感受非遗记忆的魅力。
(四)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和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考核办法
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将“研学体验、安全为主”作为研学旅行的首要原则,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筑牢师生的安全心理防线。可以通过开展讲座论坛、播放安全宣传片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安全警惕意识,全面考虑研学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风险事
故,有依据地制订研学旅行应急方案和风险评估方案,并在研学旅行开展的各个环节中分配相应负责人,明确负责人的岗位权力和职责,岗位负责人要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危险时最大程度地确保师生的安全。此外,与研学旅行的局外人,比如家长、相关部门等做好协作工作,争取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全力配合。在整个研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将学生的态度、表现、研学成果纳入考核的重要指标,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纪律、态度,用自评和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表现建立打分制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彼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
五、结语
研学旅行在开阔人的视野、增长见识,促进人强健的体魄、毅力和性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三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研学旅行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桂林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六大板块研学课程开发和研学旅行协会成立极大地加快了桂林市研学旅行研究的进展。需要注意的是,研学旅行作为既涉及旅游行业又涉及教育业的双重学术研究,需要政府、学校、协会和相关机构通力合作,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发挥好管理统筹作用,企业要开发多重的研学产品,协会要发挥好研学的引领作用,学校要切实加强研学组织管理。
(作者单位:1.桂林旅游学院;
2.桂林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学校)
(上接第181页)
需要,也是发展高品质旅游的需要。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产业投资,都对旅游数据的生产与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5G 时代到来,网络服务会变的更加便捷,更多的搜索、预订、分享等行为会通过网络进行。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据敏感性,积极思考在大数据时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培养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将进一步加速旅游产业与大数据融合,有利于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四、结论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有力的旅游数据分析支撑。大数据时代的旅游
数据分析人才培养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讨论。例如在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内容深度如何把握,实践课程应与哪些企业以何种方式合作,综合性的师资资源如何解决等都是当前可能遇到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放慢课程改革的脚步,我们应该迎难而上、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经过探索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总体架构以及实际意义,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实践过程,本
文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数据分析课程体系架构能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特发展要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为培养出具备旅游数据分析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1.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山西省互联网+旅游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