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构建复习模块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一般采用的复习范式就是:1、提出目标、整理复习;2、交流、完善知识结构;3、提炼,理清知识结构;4、组织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5、检测评价,总结反思。 常规的复习模式总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以教师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常以回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
一、小学数学复习模块化
小学数学复习模块化是指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编排,把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内容分成几个模块。
1、数与算数模块
算数以小学最基础的“算术法则”为例,其内容包括:加法计算、减法计算、乘法计算、除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等。加法计算又包括“整数的加法”、“小数的加法”、“分数的加法”等。以及数学中各个数量关系的界定、以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大小、多少,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2、数与代数模块
包含了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3、计量单位模块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以及换算。
4、空间几何模块
线、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以及对于这些要素构建的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是指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的关系:对边相等且是一对平行线。
5、综合应用模块
包括了统计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的应用、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模块之间的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构建数学复习模块的优势
1、 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
分模块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对已经学到的知识更清晰地自主构建。教师则作为一个参
与者、合作者、帮助者,同时又是一个情报员,善于收集、整理、归纳信息,在环节中适时点拨和深究。
2、有利于知识的聚焦
教材是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复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师利用复习模块为“中介,”分复习模块进行的知识整理,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聚焦。复习的重点不应是教材内容的重述,同样的复习内容, 因进行了模块化的重整,学生高度掌握数学知识点。复习难度的跨度较小,学生更容易接受,为学生促进合作学习或自主复习提供了契机。
3、有利于知识的比较模块化教学
在数学的教学中常常是模块化的,这导致有的学生对不同的数学概念之间的异同和联系认知有难度,不能很好的把握不同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应用复习模块进行比较,能够将新旧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数学模型的时候不会感到陌生,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对之前的知识进行一个复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理解数学。 
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模型的认识更加清楚有条理。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和总结的自觉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体系和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模块化复习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提供了内容与方法的支持。复习方法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出现的,而从数学知识的正确性和局部的唯一性这个角度而言,模块化复习重组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在复习过程中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复习的过程中,教师的角可以更大程度上成为学生的 “数学知识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