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常染质: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能活跃地进行转录的 染质。
2.异染质:间期核内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聚状态,一般无转录活性的染 质,又分为结构异染质和兼性异染质两大类。
3.兼性异染质:是在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质失去转录活 性,转变成凝缩状态的异染质,二者的转化可能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4. Lyon假说:(1)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内仅有一条X染体有活性,其他的X 染体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而呈异固缩状态的X染质,在遗传上失去活 性。(2)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人胚第16天);在此之前所有体细胞 中的X染体都具有活性。(3)X染体的失活是随机的,但是是恒定的。
5.剂量补偿:由于正常女性体细胞中的1条X染体发生了异固缩,失去了转 录活性,这样就保证了男女性个体X染体上的基因产物在数量上基本一致, 这称为X染体的剂量补偿。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1.外显子和内含子:真核生物的基因为断裂基因,即结构基因是不连续排列的, 中间被不编码的插入序列隔开,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编码序列中间的插入 序列称为内含子。
2.单一序列和高度重复序列:单一序列是在一个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少数几 次,大多数编码蛋白质和酶类的基因即结构基因为单一序列。重复序列是指 在基因组中有很多拷贝的DNA序列,有些重复序列与染体的结构有关。
3.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4.转换和颠换:转换是指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所取代,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 个嘧啶所取代。颠换指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
5.同义突变:是指碱基替换使某一密码子发生改变,但改变前后的密码子都编 码同一氨基酸,实质上并不发生突变效应。
6.错义突变:是指碱基替换导致改变后的密码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结果使多 肽链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发生改变,产生异常的蛋白质分子。
7.无义突变:是指碱基替换使原来为某一个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 子,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8.终止密码突变:是指碱基替换使原有的一个终止密码子变成编码某个氨基酸 的密码子,导致多肽链继续延长,直到下一个终止密码子出现才停止,结果 形成过长的异常多肽链。
9.遗传印记:不同性别的亲本传给子代的同一染体或基因,当发生改变时可 引起不同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
10.移码突变:是指在DNA编码顺序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但不是3 个或3的倍数),造成这一位置以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移码突变的 结果使变动部分以下的多肽链氨基酸种类和顺序发生改变,影响蛋白质或酶 的生物学功能。
11.动态突变:由于基因组中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拷贝数增加,拷贝数的增加 随着世代的传递而不断扩增,因而称之为动态突变。
第四章 单基因病
1.基因座:一条染体上的特定位置。每个遗传基因座上存在有特定的基因。 任何正常个体的同源染体相同的位置上具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座。
2.等位基因:在同源染体的特定基因座上的不同形式的基因,它们影响同一 类表型,但产生不同的表型效应。等位基因的存在决定了体中不同个体之 间的差异。
3.复等位基因:在体中当一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数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 但对每个个体而言,只有一对同源基因座,故只能拥有一组复等位基因中的 两个相同的或不相同的等位基因。
4.基因型:一个个体的遗传结构或组成,一般指特定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构成, 一个基因座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这两个基因分别来自父母,共存于一 个细胞内。但男性X染体上的基因一般是单个存在的。
5.表型:是基因型所表达的、能够显示出的遗传性状。除了能够直接观察到的 性状外,借助各种手段检测到的结果,例如,细胞的形态、酶的活性、化验 的结果等都是某种基因型所决
定的表现。
6.纯合子:一个基因座上由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组成的基因型,则该基因座即 为纯和的,这样的个体叫做纯合子,一般写为AA或Aa
7.杂合子:一个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是不相同的则该基因座是杂合的,这 样的个体叫杂合子,一般写为Aa。
8.显性:如果一个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可以决定性状,则由这一等位基因决 定的、在杂合子中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
9.隐性:如果一个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能决定性状,则这一等位基因所决 定的性状是隐性的。隐性性状只有在决定该性状的基因为纯和状态时才表现 出来。
10.系谱: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庭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系谱中不仅包括患 病个体,也包括全部健康的家庭成员。
11.系谱分析:通过对性状在家系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质和该 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的概率的方法。
12.先证者:是指家系中被医生或研究者发现的第一个患病个体或具有某种性状 的成员。
13.常染体显性遗传:控制一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位于1~22号常 染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为常染体显性遗传。
14.完全显现:是指杂合子(Aa)患者表现出与显性纯合子(AA)患者完全相同 的表型。
15.不完全显性:指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的表型之间。
16.不规则显性:在一些常染体显性遗传病中,杂合子的显性基因由于某种原 因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或即使发病,但病情程度有差异,使传递方式有些 不规则,称不规则显性。
17.外显率:指在一个体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中,表现出相应病理表型人数的百 分率。
18.表现度:指在一个体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中,显性基因A的作用虽然能表现 出相应的性状,但在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出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可有轻度、 中度、重度的差异。
19.共显性: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时,两 种基因的作用都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基因产物,形成相应的表型。
20.延迟显性:指某些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生命早期不表现出相应症 状,当达到一定年龄时,致病基因的作用才表达出来。
21.常染体隐性遗传病:控制一种遗传性状或疾病的隐性基因位于1~22号常染 体上,其遗传方式称为常染体隐性遗传。
22.亲缘系数:亲缘系数是指两个有共同祖先的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上具有相同等 位基因的概率。
23.X连锁遗传:一些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体上,这些基因在上下代之间 随着X染体而传递。这种遗传方式称为X连锁遗传。
24.交叉遗传:男性的X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25.Y连锁遗传:决定某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Y染体上,随Y染体进行 传递。
26.遗传异质性:一种性状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的现象。
27.等位基因异质性:指同一基因座上发生的不同突变,使同一疾病的不同的发 病家系带有
不同类型的突变。
28.基因座的异质性:指发生在不同基因座上的突变所造成的表型效应相同或相 似。
29.基因多效性:指一个基因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的形成。
30.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常染体上,其性状可以是显性或隐 性,但由于基因表达的性别限制hi,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在另一性别中 则完全不能表现,但这些基因均可传给下一代,这种遗传方式称限性遗传。
31.从性遗传:致病基因位于常染体上,可为显性或隐性基因,但在表型上受 性别影响而显出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现程度差异的现象,称为从性遗传。
32.拟表型:是指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某一个体的表型与某一特定基因突变所 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第五章 线粒体遗传病
第六章 多基因病
1.易感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若干作用微小但有累积效应的致病基因构成了 个体患某种病的遗传因素,这种由遗传基础决定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称为易 感性。
2.易患性: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 个体患病可能性的大小,称为易患性。
3.阈值: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个体患病所需的致病基因的最低数量。
4.遗传率: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高低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其中,遗传因素即致病基因所起的作用的大小称为遗传率,一般用百分率(%) 表示。
第七章 染体病
1.核型:一个体细胞的全部染体所构成的图像称核型
2.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全部染体按照Denver体制经配对、排列,进行识 别和判定的分析过程称核型分析。
3.染体多态性:指在正常健康人中存在的一些恒定的染体微小变异,包 括染体形态结构、带纹的宽窄和着强度等。这些变异没有引起机体明显 的病理性状产生,但其发生频率却较高。
4.染体畸变:是指染体发生数目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
5.嵌合体:指一个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型的细胞系。
6.染体不分离:细胞分裂时某些染体没有按照正常的机制分离,从而造成 两个子细胞中染体数目的不等分配。
7.初级不分离:减数分裂的不分离一般发生在表型正常的二倍体父母的生殖细 胞形成时,这是一种新发生的染体数目异常,这在细胞遗传学上叫初级不 分离。
染体多态性8.次极不分离:三体型的父亲或母亲在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中所发生的不分离 情况称为次极不分离。
9.染体综合征:染体发生数目和结构的畸变时,必然累及多个基因的增加 或减少,从而
使机体出现由这些基因改变所致的多种异常性状,所以染体 病常表现为多种症状,故称为染体综合征。
第八章 肿瘤遗传学
1.杂合性丢失:是指一对等位基因或与该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位点为杂合子时, 在亲子传递过程中,亲代所具有野生型等基因发生丢失,杂合性丢失的检测 可用于研究抑癌基因的突变。
2.原癌基因:原癌基因是指在于正常细胞中,与癌基因极相似的,具有转化潜 能的基因。原癌基因可被激活为癌基因,并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3.癌基因:癌基因是指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往往是正常基因突变产生。
4.肿瘤抑制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中,可替代癌细胞的受损功能, 对细胞的生长具有正常调节作用的一类基因。
第九章 体遗传学
1.基因库:一个体所具有的全部遗传信息。
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定条件下,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 的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条件是:体很大、随机婚配、没有突变、没有选 择、没有大规模的体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