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价动漫文化的方法浪客剑心动漫
分析评论电影,是没有我们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的。
我们在国内很多影片分析中,看到很多中外电影评论家或多或少在使用各种不同的批评方法,而这些批评方法都是从电影理论(从经典理论到现代理论)的发展中逐步与实践结合而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理论和方法都有它自己的时代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它的局限性所在,由此更需要我们活学活用,而不能简单的迷信经典和权威。
而且,很多看来高深莫测的理论,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不仅生疏陌生而且有些望而生畏,特别是那些大部分来自西方电影理论和观念的分析方法,需要观众在进一步了解电影理论乃至粗通一些批评方法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精妙之处。而笔者写的这些有关动画的影片分析则尽可能少用专业的术语,尽可能的深入浅出,力求将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述清楚,为的是使自己的分析能够让更多喜爱动画的观众接受。
其实,每一部影片从理论上说,都是可以无穷无尽的分析下去,因此,我们只能适可而止,对我们所分析的影片要有所侧重,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影片时不一定追求面面俱到,可将一些相
对不是显得特别突出的方面进行暂时的搁置,而是在影片特点最为明显、创新意图最为突出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达到尽量的“扬长避短、为我所用”的效果。
最后说明的一点是,即便是一篇非常出的影片分析,也不可能是对于莫一部电影进行真正的盖棺定论的评说,虽然论述的角度和重点是有主观选择的或有所偏重的,但是随着时代和理论的发展,也常会出现各种误读和曲解。
如果大家真的有心做一些动画电影的影片分析,可以去一些专门论述电影解读的论著。笔者认为自己还没有水平来创造出能够解读所有影片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本教材种所提到的几种类型的分析方法也不是笔者原创的,而是从很多老师的影片分析和自己中所得一些经验和总结。在此,首先感谢那些为笔者提供了各种分析思路的老师,由于他们的辛苦劳动,才使笔者开始明白分析电影的乐趣和一些方法。
本书中得论述也是遵循了他们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理,只是将自己的这种阅读思路的来源真诚的与大家共享。
以下是为读者整理的笔者认为比较适合分析动画电影的方法,出发点是可以运用到动画影片分析的角度来选取的。
方法一:作者批评
作者分析的类型,相当于一个专题。我们在讨论一个动画大家(比如宫崎骏、迪斯尼等)地时候,应该采用一种既尊重而又有所反思的态度,才能让我们真正的客观地分析影片的得失成败。
从作者论的角度,我们遵循作者论的基本观点,是指从社会观念、电影观念、艺术风格是否独特鲜明等方面来判断一部影片的创作人员(特别是导演)是否具有作者身份。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比如一部宫崎骏动画之所以成为宫崎骏动画的显著特点,才能充分的做到尊重作者创造精神产品的智慧和才能。
一般动画作者论的基本原则的分析方法是:从动画作品的玉树风格了解作者,进而需要从他的代表作或成名作入手,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仔细的考察作品中是否常用于某一表现手法或者有什么创新可以作为个人标记?制作是否有独到之处?从而来认定作者的创作个性。
同时,也要注意把作者放回孕育他的社会历史中,考察促使作者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及社会
因素,寻求作者独特而又稳定的风格形成的历程。而如果脱离社会文化分析,单纯从导演手法考察艺术风格,就未必准确。
传统的作者论把作者的桂冠献给导演,这对提高导演的地位,重视电影艺术无疑是有益的。但是,有时并不能充分反映各个行当对于电影创作发挥的作用。其实对于每部影片而言,是需要具体分析的。
对于动画电影而言,作者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日本的大友克洋、宫崎骏、手冢治虫等都是带有非常强烈个人彩的动画作者,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方法二:文本批评
本文是一个运用广泛的概念,指任何可以研究和解释的人工制品。本文是一种人工记录的产物,记录方式可能是文字、图像、录音、电脑数字方式等等。“所谓‘影片文本’,是指把影片视为富有含义的表述体,分析它的内在系统(或若干系统),研究可以观察到得一切表意形态”(《关于影片的文本分析》法国 雅·奥蒙著)。
其实,观众对于本文意义的阐发是可以与作者无关,也甚至是相悖。我们可以脱离作品产生
的环境和背景,把它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相结合,突出自己的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建立意义,也就是本文有着多种可能性,它需要观众对其挖掘出来。观众的观看与感悟可使影评的意义建构起来。
所以我们要学会看电影。不过,真正的看电影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的看”,一种是“被动的看”。习惯了好莱坞电影的“被动的看”的观众还需要培养一种对电影自我的认识,这是一种准确而又独到的能力。而你感觉到的,想象到的,关键在于他们都应该是由电影所升发出的,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据可循,具有说服力。
而观众评析影片经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因为影片的影像的意义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给分析带来难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感悟的空间。惟一的方法就是精读和细读。只有细读才可能抓住影片最精彩的地方深入思考,得出独到见解。
方法三:叙事分析
叙事分析听起来有些学究的意思,但确实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批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分析方法。
一般来说,进行电影叙事分析,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如叙事学、结构主义、剧作基础理论等等。但是如果说我们在分析影像时比较侧重感觉和悟性的话,就要在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逻辑思考才可以做到恰如其分的分析。
其实,叙事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小说、故事等等在我们身边耳熟能详,所以观众并非仅仅在电影中才能感受到。
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在每一部电影的创造过程中,电影创作者都会把他要表达的意义渗透在一个个叙事过程中,动画电影自然也是不例外。也就是说在动画电影的叙事中也同样在引导观众迅速进入创作者设计好的思路,依靠叙事逻辑基本控制观众的思路,进而控制了观众和分析者,就不能完全处在电影观众的层面上。因为电影观众非常容易受创作者控制而依据电影本文的叙事规律来理解影片。电影文本依赖观众的观赏而存在,只有观众参与才能彰显它的意义。
传统理论中,电影叙事可以分为常规叙事和非常规叙事两种。常规叙事有特定的模式,我们可以比较容易清理和归纳这些叙事模式,这是我们分析电影叙事的基本功。美国传统经典动画就是好莱坞式的类型影片,是常规性叙事的标本。我们可以在迪斯尼系列电影中总结归纳
其中的特点。
而非常规叙事采取策略则是颠覆常规叙事,关键在于其叙事方式和程度不同。我们知道创作者这样做都是刻意为之的。我们在分析当代很多动画电影时需要重视这一情况。在很多日本动画,像《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浪客剑心》等类型的动画片都已经突破了传统叙事的模式,追求的是极富电影感和跳跃性的视听方式,让我们加深了对于动画电影这种类型的叙事方式的看法。
所以,叙事是有技巧的。而作者总是费尽心机使自己的叙事与众不同或者是到最适合自己故事内容和主题的叙事方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作者为了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念而采用的叙事方式,我们称之为叙事策略。当然有时可能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叙事特征,而是通过批评者给以归纳总结的,目的还是把握一部影片叙事的总体特征。
我们在分析动画电影的时候不仅要进入剧情,感受创作者的故事编排艺术,同时还要主动的跳出文本,才能真正的辨析出影片特殊的叙述策略,到其特定的意义。
方法四:经济技术视角
在经济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已经使得我们在分析电影的时候不能忽视经济技术视角这一方面。而且西方学者在分析电影时,经常从美学、社会、经济、技术等四个方面来论述电影,也可见经济和技术对于电影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电脑动画、特技这种在当代整个电影界已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技术。
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从纯粹的经济技术的角度论述电影,而是更多地把它们当做观察电影的新视角。我们知道,电影是一种工业文明,而像好莱坞电影这样的实行工业化生产来取得长期名利双收的典范,一旦到了高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就照方抓药,在电影中强调电影制作中的科技水准,使得视觉影像越来越逼真,更加适合制造梦幻。
动画在这个潮流中已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所以在分析动画电影时,我们要把在动画电影创作中这些科技因素的影响和其他批评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才能帮助我们了解当今动画电影独特的艺术特质,像《玩具总动员》这样的动画电影不仅在动画历史上举足轻重,同样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还有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电脑动画更是独领风骚,《怪物史莱克》、《怪物公司》、《最终幻想》、《冰河世纪》。。。。。。。。。一长串的片名数不胜数。
方法五:文化研究
电影是一种文化,一种大众文化,而且电影还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传播媒介。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看电影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得一部分。当然很多观众不是通过电影院而是通过电视、硬碟和录像等方式看电影,但是一个跨国的完整的以影院为观看基础的电影文化圈已经形成。所以将电影作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来研究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将不可避免地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电影也是全球通行的商品。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评论是关于媒介帝国主义利用电影满足全球观众对商品的需求,并且从着中国经济全球化中受益的论点。而这些评价诸如“好莱坞电影依托国家的政治霸权和经济霸权保证文化霸权”则是典型的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审读电影。
在动画电影方面,我们同样需要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出社会文化因素有所加强,便于更深入地探讨文化现象的动画影片。我们所熟悉的日本的动画导演宫崎骏、高畑勋、大友克洋等,他们就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命,并把这些结合电影这个传播媒
介充分表达出来;而迪斯尼动画采取了另一种文化策略,他们利用跨越民族界限和国家界限的题材来赢得世界的认同,从各国的优秀素材中吸取养分,然后应用他们书系的世界通行的文化符号和美国思维来包装然后再推向世界。像取材中国古代诗词的《花木兰》、取材阿拉伯民族神话《阿拉丁》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我们在分析动画电影的时候也需要从传统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构成的批评体现中寻到文化研究理论的重要位置,以便我们可以更加清醒的看待影片本身。
方法六:动画视角
以上内容是从一些常规电影的阅读方式中抽离适合动画的方法。但是我们知道,动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我们也要用它本身具备的独特个性来审读,才能发现动画电影的卓越艺术魅力。限于篇幅,我们来简单的整理一下相关的注意点。
首先,动画是美术的。一直以来,我们的动画还有个称呼是“美术片“。这就是说,动画电影具有独特的绘画性,所以它有别于常规电影,无论是它的角、表演,还是场景、道具等都是通过绘画(或者电脑逐帧处理而成)来实现的,具有极大的假定性。所以在欣赏动画电影
时,除了要结合上述方法,同时还要从构图、角造型、场景设计、动画设计等与绘画息息相关的方面来考察一部电影的成败。不同的绘画风格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情,我们早期的“中国学派”正是才赢了京剧脸谱、传统年画、山水画甚至是泼墨画等形式来制作电影,营造了奇异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