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家居案例分析
摘要:
若与房地产相比,家居业是一个小小的行业。若与其他行业相比,家居业却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宜家的经营理念是为大众创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的家居用品。本文浅谈了宜家的背景、现状、SWOT分析、及宜家在中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给宜家在中国更好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目录
一、背景 (3)
二、现状 (3)
三、SWOT分析 (4)
四、薪酬特点 (6)
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7)
六、总结 (7)
一、背景
(一)公司简介
宜家家居(IKEA)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目前宜家家居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0个商场,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目前在中国的采购量已占到总量的18%,在宜家采购国家中排名第一。根据规划,至2012年,宜家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商场将达到11家,所需仓储容量将由现在的10万立方米扩大到30万立方米以上。中国已成为宜家最大的采购市场和业务增长最重要的空间之一,在宜家的全球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经营理念
1.美好生活:宜家商业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
2.产品系列:宜家产品系列种类繁多。
3.低廉价格:以低价格制造好产品。
4.瑞典传统:瑞典设计方法是宜家产品系列的基础。
二、现状
(一)产品
约9500种家居装饰产品
(二)采购
全球16个采购区, 其中有3个在中国。在中国的采购比例为30%
(三)销售
在中国2008财年销售额约2.63亿美元,比07财年增长了25%,与10年前相比增长4600%
(四)客流
宜家俱乐部在中国已有两百六十万名会员。
2008财年宜家目录册《美好家居指南》五期共发行四千四百万册。
与98年相比,08年宜家中国客流量增长4000% 。
(五)规模
在中国建立了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南京六家商场,大连商场即将开业。总仓储容量超过10万立方米。直接雇员超过4500名。
三、SWOT分析
(一)宜家在中国的优势
1.宜家产品与品牌规模
(1)宜家产品以瑞典的家居风格完美再现大自然,产品设计精良、持久耐用、朴实无华,给人以简约、自然、清新之感,并影响着中国客户使之成为宜家的传播者。
(2)牌规模方面,宜家品牌历史悠久,资金雄厚,知名度高,宜家在各个国家都具有超强的吸金能力,是一个管理有序、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它的每一步都走得都很扎实。它还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宜家产品设计个性美观、品种多样,这与它背后庞大的设计团队密不可分。再次,采购点多,供货充足,产品线多,宜家现在在中国共有370 多家供应商,在哈尔滨、青岛、厦门、蛇口、武汉、成都和上
海设立了7 个采购中心,进行全球集中采购。最后,营销手段成熟,深谙品牌经营之道,管理与经营都有丰厚经验。其从设计到卖场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增强了宜家的竞争力。
2.低价格战略
低价格是宜家理想、商业理念和概念的基石。宜家商业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所有的宜家产品背后基本的思想就是低价格会使种类繁多、美观实用的家居用品为人人所有。
宜家主要通过一种理念三种手段积极的进行成本控制,从根本上贯彻其“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的品牌理想。
宜家的三种成本控制手段——模块化家具设计方法、有限服务、全球生产管理及物流体系。
3.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1)把握标准化。例如,购物体验、直营店传统、产品、价格全球一体化(2)吸取本土化。加入中国元素(温馨的氛围,以及卡片的措辞用语)。
(二)宜家中国发展劣势
1.定价偏差模块化设计家具
传统定位——低价的平民式定位,关税以及物流运输成本高造成进口产品高价,国内人力成本的低廉使得本土产品低价,相似的模仿性导致竞争商收益。综上造成了宜家产品口碑虽好但是销售额以及利润率却不高的现象。
2.定位偏差
宜家的定位是“老百姓能买的起的平民化路线”,而实际中的定位偏高于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造成了国外是平民朋友的宜家,在中国变成了小资身份的象征。
3.渠道覆盖
宜家进入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外品牌并没有抢占到先机,目前中国宜家的覆盖率仍然有限。
4.文化落差
(1)中国文化:高雅庄重的审美观;家具销售商送货上门;中国式的装修风格。
(2)西方文化:简洁艺术的审美观;平板式包装的自助式DIY服务;浓郁的北欧购物氛围使东西文化差异导致误解。
5.质量问题
有些商品质量的确很糟糕。不过IKEA的沙发和床垫还是不错的。因为主要的部件是来自德国。IKEA在采购的时候对产品的质量也有相对的控制。因为采购价格比较低的缘故,所以在产品的材质上要求的不是很严格。
6.其他问题
宜家是一个“被骗者”。面对中国成千上万的家具制造商,加之中国不太健全的法律环境,宜家经常遭受一些企业的仿造与欺骗。它们到宜家店里量尺寸,看样式,之后以更低的价格仿造出售。结果宜家风靡全球的“价格优势”在中国失灵了。
(三)宜家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1.高档家居市场竞争虽激烈,但仍有很大发展潜力。例如整体家居这一块市场,尚在起步阶段。
2.高档家居市场虽然品牌众多,但是因为大多是外国牌子,他们的本土化不够,品牌传播范围并不广。
3.高档家居产品特不够,定位不够鲜明,竞争方式有限。这个时候如果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