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是采用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青后、干燥制成的叶片为原料,经研磨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1]。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功能,被作为营养强化剂和天然素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日化品等诸多行业[2]。发展抹茶不仅可以推动传统茶产业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还可以推动传统喝茶向现代的吃茶转变,大幅度提高茶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丰富茶叶系列衍生品,延长茶产业链,提高茶产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近几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以发展抹茶为突破口,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及省内其他市州茶产业发展的特化、差异化、高端化之路,实现了铜仁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
一、发展现状
铜仁市抹茶产业发展始于2017年,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整体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12月,铜仁市已建成抹茶原料基地6860hm2,碾茶生产线50条、抹茶生产线3条,有抹茶生产企业1家、碾茶生产企业26家,2019年铜仁市抹茶总产量1249t、总产值3.2亿
元。铜仁市已于2018年制定发布了《梵净抹茶》《梵净碾茶》2个团体标准,目前正在制定《梵净抹茶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梵净抹茶茶园管理技术规程》《梵净抹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等标准体系。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已于2018年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梵净抹茶”商标,目前商标注册已获得受理,正
在进行实质审核;同时,2018年铜仁市荣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抹茶之都”“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抹茶文化研究中心”等称号。铜仁市抹茶生产龙头企业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与国内外知名抹茶食品生产商宇治、星巴克等签订了销售订单,在贵阳建立了抹茶产品研究中心和销售窗口,在市内外部分地区建立了抹茶产品体验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铜仁市抹茶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成效明显,当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抹茶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发滞后,抹茶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二是抹茶文化挖掘打造不足,抹茶品牌打造力度不够,抹茶标准体系建设
铜仁市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
徐代刚
铜仁市农业农村局,554300
摘要:抹茶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其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前景广阔。本文对铜仁市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抹茶;铜仁;茶产业;战略
作者简介:徐代刚,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茶产业发展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E-mail:****************。
不够完善;三是抹茶发展配套政策不够完善,产业主体量少且实力较弱,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四是抹茶系列新产品研发力度有待加强,产品市场拓展工作需进一步加大。
三、发展战略及对策建议
1.发展战略
围绕铜仁市委市政府将铜仁打造成为“世界抹茶之都”的发展定位,按照“高标准建设基地、高质量管护茶园、清洁化生产加工、多元化开发产品、多层次打造品牌、多途径培养人才、多举措培育主体、多形式做浓文化、多渠道整合资金、多方位拓展市场、多模式联结利益”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做实“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做响“国际抹茶文化研究中心”,提升“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全市茶产业效益,进一步做实、做大、做精、做强铜仁抹茶产业,力争早日将铜仁市打造成为“中国抹茶特小镇”“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中国高品质抹茶原料中心”“国际抹茶交易中心”“国际抹茶生产加工中心”“国际抹茶技术研发中心”和“世界抹茶之都”。
2.对策建议
(1)抓好抹茶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要加强现有抹茶原料基地管护,重点抓好抹茶原料基地土壤、施肥、修剪、除草、绿防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二是要新建一批高标准抹茶原料基地,重点以江口、印江、松桃等环梵净山区域为核心,向石阡、思南、德江、沿河等区域拓展,新建一批高标准抹茶原料基地。
(2)抓好经营主体培育,做实产业发展主体
一是要加强招商引资,引进一批起点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茶叶龙头企业入驻铜仁发展抹茶产业;二是要加强现有抹茶生产企业培育,引导企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
展,促进全市抹茶产业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
(3)抓好抹茶生产加工,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要加快碾茶及抹茶生产线建设,进一步做好碾茶、抹茶标准化厂房及生产线建设工作,强化抹茶生产环境卫生管控,做好抹茶产品无菌化生产,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抹茶产品;二是要加快制订完善“梵净抹茶”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在现有《梵净抹茶》《梵净碾茶》2个团体标准的基础上,逐
步补充制定完善梵净抹茶茶园建设、茶园管理、生产加工、检测检验、审评销售等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确保实现“梵净抹茶”按标生产、按标上市、按标流通;三是抓好抹茶系列新产品开发,重点瞄准抹茶食品、抹茶饮料、抹茶化妆品等市场领域,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提高茶资源利用价值,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把抹茶产业打造成为全市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抓好抹茶文化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影响
一是要加大“梵净抹茶”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在国内外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媒体、目标市场、重点区域以及市内各种媒体投放宣传广告,进一步打造“梵净抹茶”品牌,提高“梵净抹茶”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进一步加快“梵净抹茶特小镇”建设,配套建设梵净山茶城、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将梵净山抹茶特小镇打造成为集抹茶产业、文化创意、购物娱乐、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中国抹茶特小镇”;三是每年持续举办大型抹茶活动,打造发展抹茶产业和传播抹茶文化的重要平台。
(5)抓好产业技术创新,确保产业技术支撑
一是要加强抹茶全产业链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强抹茶基地建设、茶园管理、品种选择、生产加工及产品研发、检测、评审、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积极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技术研究推广单位及抹茶生产企业、抹茶衍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交流合作;二是要加强抹茶产业人才
培养和技术培训,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茶叶专业教学中,增加抹茶栽培管理、生产加工、抹茶文化、抹茶茶艺等相关专业知识,要定期组织全市茶产业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企业等到抹茶产业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培养一批真正懂抹茶、能营销好抹茶、能面向全世界推广抹茶的高端人才,助力全市抹茶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6)抓好抹茶市场拓展,拓宽产品销售市场
一是围绕将铜仁市建设成为“国际抹茶交易中心”的目标,加快梵净抹茶产品营销窗口建设,做好产品营销、展示、体验等工作,在市内主要景区、高铁站、机场等重要地段建设梵净抹茶产品体验店、营销窗口等;二是要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快梵净抹茶在市外主要目标市场的营销窗口布局建设,充分瞄准星巴克、日本市场及国内市场,以企业需求量、市场成熟度、市场前景为导向,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全力打开梵净抹茶产品市场。
(7)抓好政策资金扶持,做大做强抹茶产业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级、各产茶重点县每年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用于扶持抹茶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用好用活财政涉农资金、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抹茶产业,鼓励支持抹茶相关企业争取贵州绿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抹茶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为抹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市级、各产茶重点县要针对高品质抹茶基地
建设、碾茶生产线建设、抹茶生产线建设、抹茶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等资金需求量较大的环节制定融资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等扶持措施,进一步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财政支农资金等涉农资金,积极争取贵州省绿产业扶贫基金和金融部门贷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做大做强全市抹茶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
管理委员会.GB/T34778—2017抹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李书魁.抹茶生产现状与质量安全控制[J].中国茶叶,2019,
抹茶交易所中国用户还能用吗41(8):24-29.
(上接P56)对全区茶尺蠖及其他茶树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试点在茶园安装监测设备,记录观察,根据监测数据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板桥上田村和湍口百公堂茶园是虫情监测点,因及时监测了解茶园虫口增长情况,得到有效防控,没有大面积扩散,才降低了2018年发生高峰的为害程度。
2.做好绿防控工作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在原“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精准地将茶尺蠖为害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在防控茶尺蠖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茶园生态平衡,采取环境友好的措施,保护天敌,以保证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产为原则,茶尺蠖绿防控技术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相结合。主要措施:用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成虫;在幼虫1~2龄时用生物药剂茶核·苏云菌防治,重点注意防治时间点,这决定了防治效果的好差。
茶尺蠖在临安区将是长期存在的茶树主要害虫。高山茶园大多是到户管理,随着向高海拔发展,茶尺蠖幼虫发生为害的时间、环境等情况更为复杂,要达到精准绿防控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1],必须全面推广茶尺蠖绿防控技术措施,确保临安茶叶生产安全优质。
参考文献
[1]程永祥,丁洁平,王俊奇.临安茶尺蠖发生情况及绿防控实
践[J].中国茶叶,2017,39(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