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
目录
1. 接口测试的背景
1.1 什么是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是测试系统组件间接口的一种测试。接口测试主要用于检测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 测试的重点是要检查数据的交换,传递和控制管理过程, 以及系统间的相互逻辑依赖关系等。
1.2 为什么做接口测试
测试用例设计更有针对性
i. 黑盒用例设计——————根据产品需求设计用例
ii. 产品需求特点:
a) 由产品经理提出,针对功能,一般不关注实现方式,满足需求即可
b) 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简单的功能需要较复杂的逻辑才能实现
c) 为实现需求,可能需要多个开发人员协作完成
接口用例设计——————根据接口需求设计用例
i. 接口需求特点
a) 开发为了实现产品的需求,给其它开发提出的需求
b) 各子模块各自实现的功能比较清晰明确
c) 可能多个接口共同实现一个产品需求
测试人员提前介入
降低成本
首先,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上升,传统的测试方法测试成本急剧增加,测试效率大幅下降(数据模型推算,底层的一个bugapp接口测试工具能够引发上层的 8 个左右bug,而且底层的bug很容易引起全网的宕机。相反接口测试能够提供系统复杂度上升情况下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其次,接口测试不同于传统开发的单元测试,接口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对系统接口进行全面高效持续的检测。
最后,接口测试是自动化并且持续集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接口测试能够低成本高收益的根源。
总之接口测试是保证高复杂性系统质量的内在要求和低成本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下
的最佳解决方案,接口测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
1.3 接口测试的适用范围
接口测试一般应用于多系统间交互开发, 或者拥有多个子系统的应用系统开发的测试。接口测试适用于为其他系统提供服务的底层框架系统和中心服务系统,主要测试这些系统对外部提供的接口,验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接口测试同样适用于一个上层系统中的服务层接口,越往上层,其测试的难度越大。也就是说接口测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接口测试实施在多系统多平台的构架下,有着极为高效的成本收益比。接口测试天生为高复杂性的平台带来高效的缺陷检测和质量监督能力。平台越复杂,系统越庞大,接口测试的效果越明显。
2. 接口测试的目的
接口测试的核心战略在于:以保证系统的正确和稳定为核心,以持续集成为手段,提高测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核心:保证系统的稳定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系统的正确和稳定,接口测试作为软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保证系统的正确和稳定的,更准确的是保证系统服务端的正确和稳定,一个系统的服务端,越接近底层,对系统的影响就越大,甚至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服务端的一个缺陷可能会引起客户端的几个甚至十几个缺陷,更可怕的是服务端的缺陷有可能引起系统的崩溃,这对整个系统来说,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服务端接口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正确和稳定。
手段:持续集成
什么是以持续集成为手段,关键在于“持续构建”、“业务”、“集成化”以及“文档体系”,我们需要让被测代码进行持续构建集成,我们需要用业务化的思维去考虑接口定义的合理性,我们需要从性能、安全的角度去思考代码的正确性,我们还需要从集成化的角度去甄别接口间数
据传递的正确性,我们更需要确定我们的测试范围, 也就是我们测什么、 不测什么。
目的:提高测试效率,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接口测试要为代码的编写保驾护航,增强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的自信,让隐含的 BUG提前暴露出来,要让开发人员在第一时间修复 BUG,要让功能测试人员和性能测试人员在测试的时候更加顺手,最大限度得减少底层 BUG 的出现数量,要让产品研发的流程更加敏捷,要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最后在产品上线以后,要让用户用得更加顺畅,要让用户感觉产品服务零缺陷。
首先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干净的层面也就是从业务的层面对接口进行隔离测试,同时为了模拟真实场景,也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对系统内根据业务流程对各个接口进行串联测试,最后以持续集成系统保证被测代码的稳定性。
再次要充分重视文档的重要性,包括需求文档,开发技术方案,测试技术方案,接口定义 文档,测试用例文档等等,完善这些文档可以大大减少软件工程周期中各个团队配合障碍,也可以降低后期软件维护成本。
    因此贯彻和落实接口测试的战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软件质量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