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提交建议
我们在提交BUG之前需要将发现的问题与BUG库中的问题进行对比,避免重复提交同样的BUG。
一、新建BUG
1.BUG标题规范 
BUG标题:BUG主要信息描述,需要采用简洁、切中要害的概要。
什么界面进行什么操作出现什么结果(1.操作步骤指对测试结果起到关键作用的一步;2.结果要描述清晰准确)
标注特殊说明(如项目/模块名称:,如通话:)
2.项目名称/模块路径
项目名称:该BUG属于哪个项目,归哪个项目组解决,使不同的项目组组看到和及时定位自己项目的错误。
模块:是准确说明该问题所属的模块,以便于开发等其他相关人员更方便准确的定位问题
模块路径
3.BUG状态
Open、Resolved、DuplicatePostponed、Closed、Rejected、Reopen
4.指派给
分配给当前处理该BUG的负责人
5.抄送给
将当前BUG发送给其他相关负责人
6.严重程度
1级:(Low)建议类错误,对软件的改进意见或者建议
2级:(Medium)使操作者不合理或者不方便或操作遇到麻烦,但它不影响执行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次要功能,对产品使用影响不大
3级:(High)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缺陷,主要功能出现错误,影响到产品的使用
4级:(Very High)主要功能丧失,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不能执行正常工作功能或重要功能,因软件原因导致系统司机、数据丢失等需要马上修正。
7.可再现性
描述BUG的重现概率
8.版本
需要添加当前测试的软件、硬件测试版本信息
9.优先级
优先级一般与严重程度相对应
1级:低优先级
2级:正常处理
3级:高度重视
4级:马上解决
10.如何发现
测试过程中分不同阶段,这些阶段主要分为需求检查、代码检查、上线遗漏、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冒烟测试、系统测试、回归测试、验收测试、自由测试、客户反馈、其他。
resolved是什么状态11.解决
解决者:解决当前BUG的人员信息
解决日期:解决当前BUG的日期
解决方案:描述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或其他描述信息
12.其他信息
处理状态:与BUG状态类似,可以以BUG状态作为唯一标识
13.BUG相关
相关BUG:开发人员发现有重复的BUG需要将之前已经提过的BUG ID号附在该位置
相关CASE:在执行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发现BUG,并将该CASE ID附在该位置
14.附件
是粘贴必要的附件,如果可重复性是“可重现”的而复现步骤较复杂可以选择粘贴附件,如果较简单则没有必要。如果可重复性是“不可再现的,在能够抓到截图或log的情况下必须粘贴附件。
15.BUG复现步骤
[初始条件]
3G网络正常、开启WIFI(测试前提条件写清楚,提高BUG的复现概率)
[详细步骤]
手机出现触摸屏失效、冻屏、网络等问题,尽量回忆前5步操作
(测试步骤清晰、简单明了,抓住问题关键步骤,描述问题尽量避免使用错别字并且尽量使用专业用语)
[实际结果]
[期望结果]
[备注]
可以描述对比机测试情况或其他参考信息
新建一个BUG处于Open的状态,并且测试人员将BUG转到开发负责人或直接转到开发人员名下,开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将BUG可以置为Postponed、Duplicate、Rejected、Resolved
等并将BUG转到测试人员名下,然后测试人员对BUG进行验证,判断该BUG是Closed还是Re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