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美国作家哈珀·李的长篇小说,它的英文原名“ToKillaMockingBird”,应当翻译为《杀死一只反舌鸟》,至于为何在国内长期错译,其中缘由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听闻此书和同名电影多年,却一直没有触及,直到最近看到了关于本书的一句介绍——“每一个当爸爸的人,都应该读读这本小说,思考一下怎么当个好爸爸”,想想对日后如何当父母或许是很有裨益的,才沉下心来去了解这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梅科姆,围绕两兄妹杰姆和斯库特以及假期被寄养到亲戚家的小男孩迪尔,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三个孩子对邻居拉德利家的隐居怪人阿瑟既害怕又好奇,利用谣言编造了各种故事来推测阿瑟常年不出门背后隐藏的玄机,并试图靠近和诱使阿瑟出门,在多次的交集后他们终于确认阿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二是两兄妹的律师父亲阿迪克斯为一个被指控了白人女性的黑人汤姆·鲁宾逊作无罪辩护,虽然明显能证明汤姆是被诬陷,但最终汤姆仍被陪审团认定有罪且在狱中被射杀,同时两兄妹被在法庭上名誉扫地而对阿迪克斯怀恨在心的原告父亲尤厄尔埋伏袭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后的两人都得到了成长。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整本书读来引人入胜、畅快淋漓。
如果说仅仅是故事本身精彩,还不足以促使我写这篇读后感,真正触动我内心的,是本书传递的三观,让我有了近年来阅读中难得的感动和振奋。这种感动,不是单纯的情感认同,而是包含了理性与感性的双重震撼。读完全书,我想,也许它不单单是在告诉我们如何为人父母,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对“人”这一复杂物种的深刻理解,被包含在一本儿童视角的普及性读物里,让读者非常易于接受,不自觉受到感染和启发,实在是让我非常惊讶。哈珀·李凭借她写的这唯一一本长篇小说赢得普利策奖和世界性赞誉,绝对毫不为过。
关键词一:尊重
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人格。阿迪克斯作为一个父亲,面对孩子,他从不居高临下,而是真诚地尊重孩子。在大是大非等问题上,他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但更多时候,他把孩子当作有自己见解的伙伴来看待,不会强制性地干预孩子成长过程中展露的天性和习惯,也不会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孩子们。不管是斯库特的男子气还是杰姆的敏感,他都用很宽松的态度去面对,哪怕自己的妹妹、孩子的姑姑亚历山德拉对此颇有微词,他也不为所动。也许他相信过多的压制和成人世界的规矩,并不适合孩子们的成长。无论出发点如何,是他的尊重与保护造就了两个富有同理心的小朋友。
文中有许多片段也能感受到这位父亲的用心。“杰克!看在老天的分上,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你要正儿八经地回答,不要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虽说孩子毕竟只是孩子,但他们会比成人更敏锐地察觉到你在回避问题。回避只会让他们糊里糊涂。”阿迪克斯对他的弟弟杰克强调了这一点。事实上,仅仅是郑重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就已经有很多家长难以做到了。在这个场景中,阿迪克斯还提到“说脏话”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这个毛病可以改,但脏话背后显示的脾气暴躁不好改,而减少脾气保持冷静,是斯库特更需要解决的问题。阿迪克斯既尊重孩子成长的阶段性表现,同时又有清醒的头脑,看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随后的相处中他一直用各种方法帮助斯库特面对和控制自己的火爆脾气。对于重大问题的态度,阿迪克斯是一贯的、坚定的,这种有底线的尊重更令人钦佩。
尊重他人持有不同见解的权利与自由。阿迪克斯是一名律师,职业的特性让他会遇到形形的人,而且这些人可能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与见解。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600字他的职业素养加上自身的人格素养,使他能够最大程度地尊重异见,尊重他人保持自身看法的权利。虽然那些见解未必是他所认同的或者合理的,但他从未强行推销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因为大家立场不同就恶言相对。
mockingbird是知更鸟吗“他们当然有权利那么想,他们的看法也有权得到充分的尊重。”阿迪克斯对孩子们这么说,他也很自觉地在生活里为孩子们做表率。即使他为了破除种族歧视和偏见而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仍得不到大多数白人居民的理解,即使最终鲁宾逊依然被认定为有罪,他也没有暴跳如雷。没有改变自己尊重他人看法的立场。他失望,但依旧尊重司法判决;他难过,但依然宽慰愤愤不平的孩子们。在尊重的同时,他也有自己把握的“度”和内心坚持的原则。阿迪克斯对孩子们说了一段极具深意的话:“但是,我在接受他人之前,首先要接受自己。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由此可以看出,阿迪克斯提倡的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不是高傲的不屑与之争辩,也不是一味地忍让退守,他是尊重权利和自由本身,却依然保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他希望通过更科学合理、平等合法的途径去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发更多人的共鸣,但涉及到良心、公平和正义等大是大非,他依循内心,绝不轻易妥协。这种有立场的态度,在现实中非常难以把握和坚持。“尊重”二字背后的深刻内涵,绝非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