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萌文化流行的背后是人性之“娇宠”
摘 要:现在当人们在谈及日本流行文化时,总是避不开一个“萌”字。“萌”能发展为“萌文化”,并形成“萌属性”,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深植于日本人心中的“娇宠”心理。文章通过对“娇宠”与“萌”的解读,重点分析“萌属性”“傲娇”中正话反说,话中有话的语言特点,论证了“萌”文化流行的背后是日本人的“娇宠”心理在起作用。
标签:萌 萌文化 傲娇 “娇宠”心理 土居健郎
日本作为亚洲流行文化的中心,无数的流行事物从日本蔓延至亚洲,再从亚洲走向世界。其中又特别是日本的动漫承载着日本现代流行文化不断地向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输出。日本的流行文化变化之快,实在令人难以把握其变化的脉搏。现在当人们谈及日本流行文化时,总避不开一个“萌”字。这个字在2005年入选年度流行语大奖后,上至社会科学学者下到平民百姓、动漫发烧友,从日本国内到国外,“萌”已经成为所有熟知并爱好日本文化的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真可谓:“十年日本,怎一个萌字了得。”
流行都是易变的。是什么让“萌”发展成风靡日本甚至世界的“萌文化”,并形成形态万千的“萌属性”?又是什么让“萌”能在易变的流行大潮中成长起来的?
江户时代日本著名俳人松尾芭蕉(1644-1694)提出了一个对日本近现代影响极为深刻的文艺理念——不易流行。中山大学华南日本研究所教授佟君在《不易流行论》中指出,所谓不易是指掌握从人心到社会乃至时代的交替变化,这些人世间的森罗万象的不变之法则,乃是超越时代的真理,所谓的流行则是指根据时代性以及历史客观环境,可以适时打破法则的种种变化;而且这种“不易”与“流行”的根基是同一的,不易驱动流行,流行驱动不易,因此,“不易”与“流行”是一种处于互动关系的存在。或许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对松尾芭蕉所归纳的俳句创作方法的原则“不易流行”推崇备至,强调这种创作法则可以运用到人类社会任何一个领域当中去,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萌”是动漫流行的产物,说到底也是一种创作文化。创作文化的生命力背后,正如芭蕉所指出的,一定都是“流行”与“不易”的相统一。那么,“萌文化”的“流行”中到底是孕育着怎样的“不易”?是“娇宠”心理——这个“不仅是理解日本人精神结构的关键概念,也是了解日本社会结构的关键概念”(《“娇宠”的结构》),让“萌”文化“十载”而“不易”的。
一、什么是“娇宠”心理
“娇宠”这个词,本来是娇惯宠爱的意思,但对于研究日本文化的中国人而言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从其语源来说,它译自土居健郎的《「甘え」の構造》中的“甘え”一词。
土居提出的“娇宠(amae)”理论与本氏的“耻感文化”理论以及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理论,并称当代三大最著名的“日本人理论”。在土居看来,“娇宠”(amae)是日语中特有的一个词汇。“娇宠”心理的原型是母子关系中的婴儿依赖母亲的心理。婴儿的精神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已知晓母亲是与自己不同的存在,但仍否定母子分离的事实(《“娇宠”的结构》)。这是一种婴儿试图与母亲亲近、同母亲一体化的心理。娇宠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是一种依赖他人、寻求对象并试图与对象一体化的要求。从广义上说,试图与他人接近、亲密或成为一体的感情和行为都可以说是“娇宠”心理的表现。
二、什么是“萌”与“萌文化”及其属性
“萌”这一来自古代中国的汉字,《辞海》中该字的解释是:植物的芽:~蘖;发芽,开始发生:~生,~发,~芽,~动,故态复~;又同“氓”(méng)。而在日本动漫中,此字代表刚刚从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不夹带其余杂质美好的感情喜爱、欣赏、使人感到愉快等。这种喜欢的心情,就如草木发芽般,打从心底而来。
由于“萌”是一个相对崭新的词语,而其概念成型也只有区区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在这区区十年里,“萌”之所以成为了一种文化,正是因为其已经拥有各种典型属性。
第一,傲娇。指“平常说话带刺态度强硬高傲,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害臊地黏腻在身边”的人物。中文一般是称为“傲娇”(不过还有娇蛮、外冷内热、……等不同的译法)。新兴起一种称呼为“蹭得累”,即为直接日语音译,同时也表现出了”傲娇”的特。如《幸运星》里的镜、《灼眼的夏娜》里的夏娜、《零之使魔》里的露易丝等。
第二,腹黑。城府深,阴险。直接译自日文汉字词汇,如字面意思所示,一肚子坏水,一般指那些平时会温和的微笑,但转身就给你一刀的人。如《死亡笔记》里的夜神月、《樱兰高校公关部》凤静夜、《反逆的鲁路修》里的鲁路修等。
第三,病娇。亦译黑娇。是人物性格的形容词之一,是日语中病态(病み)和娇羞(デレ)两个词的合成语,广义的解释是人物处于精神疾病的状态下和其他人发展出爱情的样子。
第四,吐糟。这个词意思是在对方(同伴、朋友、亲人等)面前,不配合对方,有意不顺着同伴或朋友的意思说话。在同伴或朋友说场面话或大话的时候,故意说实话,揭穿场面话或大话,不给
同伴或朋友任何面子。不过在很多时候,带有相当的戏谑和玩笑的成份。最接近该词词义的说法就是抬杠。
第五,三无。无口无心无表情,即通“N”型,代表人物是《凉宫春日的忧郁》里的长门有希。
第六,冰山。外表冰冷,对人不亲近,不牵扯内心。
除了这些比较典型的“萌属性”以外,还有女王、弱气等也拥有不少的受众。在这里面又数“傲娇”之萌最受到各方面的承认,据不完全统计,从傲娇始祖——明日香(EVA,1995)以来,至2009年度间播放的132部动画片里,傲娇角竟多达152名。这个数字说明了其接受度之广,可萌度之大。
三、“萌”之流行与“娇宠”心理
在上文列出的“萌属性”里,我们不难发现它们跟日本人的传统审美观念中的女性形象是背道而驰的。传统上日本人更欣赏“大和抚子”(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温柔似水”的女子),但为什么当今的日本社会能接受这些“萌属性”,并能让御宅族们“大萌”,并风靡世界?
在本文里,笔者想用“傲娇”这一典型中之典型的“萌属性”来进行典型性分析。上文中已经提到,傲娇(ツンデレ,亦常翻译为外冷内热、蛮横娇羞、恶娇、娇蛮)是指“平常说话带刺,态度强硬高傲,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害臊地黏腻在身边”的人物,主要是常用于恋爱型态的词汇。本来是发源于日本的美少女游戏业界,而在包含动画、漫画的御宅族次文化里广泛形成“萌”的对象之一种类型,大概是“恋人对于对方这种高反差的态度,可以确实地感受到在对方心中是特别的”关系。实际上个性很温柔而且喜好朋友,但经常装作冷酷而不跟人打交道的姿态,以强硬的口气掩饰害羞或其他内心真实想法,也就是口是心非。
说到口是心非,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人在交际中的一个特点,他们很少坦率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也很少断然地说“不”,而是用“也许”等暧昧的说法或者暗示的方式表达拒绝的意思。这说明了日本人交流时十分注重言外之意,或是话中之意,也正因为日本人的这种心理特征,日语里可以到很多模糊而暖昧的词句。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在潜意识里便有着对直言不讳的抵触感与恐惧感。
因此,日本人交流的成功常常取决于双方的合作与相互理解的程度。日语的说话方式无形中决定了说话者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听话者的悟性和人性。而为了培养听话者的悟性与人性,说
话者也必须处处关心听话者的感受。因此日本人常给人不轻易说不的感觉。在我们看来,他们的表达方式太过暖昧,让人难以琢磨。但在日本人看来,不直接否定是为对方着想,他们认为听者可以明白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说话留有余地是一种礼貌与好意。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李朝辉老师的《言外之意与日本人的娇宠心理》中指出:“注重言外之意可以说是日本人娇宠心理的体现。日语简约、模糊不清、注重言外之意,都说明日本人对听话一方有强烈的依赖,期望对方的体察和关爱。如日本人虽然嘴上说可以,但是,他期盼对方能通过具体的表情、语气等因素察知这个文化属性是什么意思可以实际上代表的是不可以。日本人很谨慎,说话拐弯抹角、似是而非,不肯轻易下结论。他们很少直接吐露心声,通常采用比较含蓄、暗示的表达方式。不难看出,这是由于他们既有依赖对方体察的心理,又有无论如何也要力图维持集团纵式结构和谐局面的思想。”
综上所述,不直接表露心意,更希望对方能体察言外之意而心领神会,这是日本人典型的娇宠心理的表现。
那么与日本人不直接说“不”相反,“傲娇”则是故意说“不”,而希望(依赖)对方能体会其口是心非地说肯定意思。“傲娇”者,他们以一句“XXX什么的最讨厌了”为代表,傲娇者心里期待着听话者明
白他们说的并不是真心话,其实是在变相地表达着“我最喜欢XXX了。”这种期待无疑是以互相理解为基础的,而这种理解,尽管方式相反,但终究还是“娇宠”心理在起作用,而这种口是心非能得到大众的喜爱,也就印证了“娇宠”心理在日本人国民性中是根深蒂固的,不受时代的影响而存在的。
类似地,“腹黑”者之所以“萌”,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坏,更是因为他的坏也是情非得已的,观众正是因为知道其无奈与无助,并且能在其人物形象上为到自己在充满条条框框的社会中的一个出口。这种情绪无疑也是“娇宠”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
“病娇”,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爱情,无疑是爱的一方以被爱一方的牺牲与体谅为条件的,当这种牺牲与体谅被当成理所当然时,便产生了“娇宠”。
而“吐糟”亦匆庸赘言,故意跟对方抬杠,就如同中国俗话里说的“打是亲,骂是爱”,两人在吐糟与被吐糟的心照不宣中所感受的绵绵情意即是“娇宠”心理中提到的“一体感”的真实写照。
三无与冰山,都是一种源自双方默契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娇宠”心理,强调的还是心照不宣,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相互理解与依赖。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萌”与“娇宠”的解读,并以“傲娇”这一“萌属性”作为典型例子,通过日本人的话外有话,正话反说的特点与其对听话人领会的依赖性倾向,论证了“萌”文化流行的背后是日本人的“娇宠”心理在起作用。而“萌”文化能从日本走向世界,也正说明了,“娇宠”心理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而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只是在日本这个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与突出罢了。正因为“娇宠”心理具有普遍性与“不易”性,“萌”文化在未来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将保持其流行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土居健郎.“娇宠”的结构[M].弘文堂,1971.
2、李朝辉.言外之惫与日本人的娇宠心理[J].社会科学,2006(3).
3、尚会鹏.土居健郎的“娇宠”理论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J].日本学刊,1997(1).
4、佟君.不易流行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李朝辉.言外之意与日本人的娇宠心理[J].社会科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