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田园
摘要: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经过世代传承,延续至今。合理地保护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潮”线上店铺的兴起使具有中国风的文创产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国潮”线上店铺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师精准地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的表达。该文从设计角度出发,厘清文创产品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发展理念,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继而促进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创设计
近年来,随着大量文化创意产品(以下简称为文创产品)的推出,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峰。丰富的文创产品对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文创产品中包含的诸多文化元素,实现了文化普及与传播的目的。如何将传统文化合理地应用于文创产品,在不失创意的同时将文化内涵有效地传达给受众,是文章探讨的重点。
―、传统文化的概念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特质、精神风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对人们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记录。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的不同地区形成了独具特的地域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丰富性。html网页设计文化传承
在时间上,从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到四大发明,从汉服、唐装到旗袍,都是经过历史沉淀形成的宝贵财富。在地域上,西安的皮影、北京的景泰蓝、苏州的缂丝、长沙的湘绣等独特的民族特,无一不为传统文化增添了彩。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们应以辩证的态度正确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在遵循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这也是当前人们肩负的使命。
二、传统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系
近几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o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高
度重视,以及对宣传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促使优秀文创产品不断诞生。
文创产品是一种具有艺术特征的文化衍生品,是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呈现载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
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些兼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备受人们的喜爱。在知识经济时代,有趣且有文化品位的文创产品成为商品界的一大亮点,其既能满足人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需求,又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载体。对文化本身而言,文创产业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对文创产品而言,文化是文创产品价值的核心表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进而使文创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关系。
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思想精华。故宫博物院作为文创领域的领头羊,究其细节,确有颇多值得学习与借鉴之处。随着新一轮“国潮”的兴起,苏州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等也相继推出了优秀的文创产品。基于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传播本土真实文化价值的渴望,这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备受欢迎,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从而让文创产品在销售与生产的良性循环中起到了宣传传统文化的作用。
三、文创产品设计对文化内涵的表达
文创产品是对文化的集中表达、总结与升华,是将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物化转换后的创造性产物。优秀的文创产品应同时具备创新性和传承性,并符合大众的审美诉求,体现艺术高于生活、又融入生活的特质。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个别文创产品只是简单地复制古代作品,缺乏实际的精神内核。笔者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创产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表现自身的文化内涵。
第一,造型上的创新。造型作为一种表象符号,是一件物品显著的特征表达。在我国传统的造物活动中,将自然界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造型应用于器物的外观上,赋予器物新的文化特征,是常见的造型创意方法[1]o如p,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朝珠式耳机”是一款兼具功能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优秀文创产品。其将清代朝服中配套的珠串的造型与入耳式耳机相结合,配合“聆听历史的声音”的文案,让使用者戴上这款耳机,仿佛就能瞬间穿越到过去一般。另一件热销产品“仪仗系列书签”将造型相似的华盖、花伞元素与书签相结合,通过设计,使这些文物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对古代文物起到了普及与宣传的作用。这些造型上的趣味性设计以古今物品相结合的形式,使
70
视觉设计ART EDUCATION RESEARCH
文创产品集复古与时尚于一体,给予古代文物新的生命,一经推出便吸引了大批的消费者,与故宫博物院提出的“面向有文化、有娱乐精神以及热爱生活的年轻人”的受众定位相契合。
第二,材料上的创新。材质能够带给受众直观的感受,尤其在视觉和触觉上的体验最为直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竹文化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初,以竹制成的器具存在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现在,竹除了具有物质方面的价值,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象征意义。竹作为“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备受文人墨客的称颂,它不畏逆境、宁折不屈的坚毅品质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竹
艺灯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由生长5年以上的透光性强、韧性强的山中竹制作而成,因其工艺考究且极具中式特,流传至今仍被使用。竹乐工作室设计的新式竹艺灯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竹叶纸等现代元素,使灯光呈现出独特的东方韵味,赋予灯具新的生命力第三,元素上的创新。作为文创产品的装饰部分,设计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根据产品功能与预期效果整合相关元素,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和粘贴,从而使文创产品合理地表达相关 的文化语义。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唐妞”系列文创产品,人物形象设计以唐朝仕女俑为原型,突出地展现其雍容、华贵、丰满的体态与夸张的唐代妆容。通过“唐妞”这一卡通形象,人们可以对唐文化和古都西安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第四,语境上的创新。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朕不能看透”眼罩的创意源于雍正皇帝御批奏折《广东总督郝玉麟奏谢御赐貂帽等物折》,设计师将这句话用在遮光眼罩上,可谓巧思妙用。这件产品可以使人们联想到当时的文化语境和历史情景,以情绪的投射带给使用者特殊的使用体验,增强了使用者与文创产品的情感黏性,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与物品实现精神契合。这种注重情感氛围的设计,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有灵魂、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这种语境上的创新也可以升华为文化意象的创意,即《周易•系辞》中的“立象以尽意”如洛可可设计集团创始人设计的“高山流水”香座,设计师在充分掌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融入主观创意,以石和烟代表山水,一动一静,表现出中式造物理念与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
四、文创设计的发展理念
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设计师要始终贯彻绿、发展的理念。“天地人和”作为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处世观念,以“和”为核心,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今天,人类凭借自身的智慧设计出众多方便、快捷的产品,但仍应坚持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设计师应选择环保材质创作文创产品,在生产工艺与流程上应按需改良,降低能源消耗。其次,在包装上应做到绿、环保。精美的包装固然能为产品增不少,但设计师应避免过度包装。文创产品多被为自用和馈赠友人,自用商品可以选用可降解材料开展简装设计,既环保又能降低购买成本;用作礼品的文创产品可开展贴合产品特征的个性化包装设计,这样能让使用者有更大的选择空间,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包装
要想提升文创产品的设计价值,使用者的反馈应是设计师需要重视的重要环节,这种基层创意的搜集不仅能为新的设计品类带来灵感,而且能为现有文创产品的改良提供方案。通过街边采访、网络问卷调查、举办创意设计大赛等形式,设计师可以有效征集民间创意,了解公众的偏好只有在明确受众体所知、所想、所需的前提下,设计师才能不断完善升级设计,最终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创产品。
系列化设计是提升品牌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布达拉宫的“吉祥八宝”系列、甘肃省博物馆的“东方密语”丝绸之路主题系列文创产品,都是通过系列化策略使产品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这种品类丰富、风格统一的文创产品能够快速吸引使用者的目光,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选择。根据市场调研可以发现,人们在购买一件商品并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后,
会对这一系列的其他商品有所期待,从而实现产品销售的连带效应,达到受众体自主宣传的目的,有效增强该系列产品的整体传播效力。
在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师还要充分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文化推广。这说明文创产品设计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物品的创新,设计师还可以利用App、H5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产品的数字化展示。设计师既可以通过微博、等社交平台宣传商品,又可以运用电商平台举办优惠活动的形式吸引消费者。数字化推广的优势在于,文创产品的展示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人们通过转发、分享等操作能够快速实现文化的流通,这种良性互动的行为大大提升了文创产品传播的效率。
结语
文创产品在传递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旅游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设计师应以设计的手段增加文创产品的附加值,让大众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任重而道远,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勇.故宫文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实验人民论坛,2019 (9):124-126.
[2]胡南.传统造物思想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价值探析与实践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8:9.
23傅菂.中国传统竹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27—28.
[4]江天若.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6: 38.
4]张雪.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启示4]浙江档案,2019 (2):20-21.
45]郭传红.产品设计的系列化探究4]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1:9.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编辑张瑞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