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  实训
实训:认识OSI和TCP/IP参考模型
实训目的
(1)掌握OSI的体系结构。
(2)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
(3)理解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
实训内容及步骤
(1)OSI体系结构的提出背景。
(2)TCP/IP参考模型的发展史。
(3)查阅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论文,总结自己对这两个模型的认识。
实训总结
(1)OSI有三个明确的核心概念:服务、接口、协议;而TCP/IP参考模型对此没有明确的区分。
(2)OSI是在协议发明之前设计的,而TCP/IP参考模型是在协议出现之后设计的。
(3)OSI有7层,而TCP/IP参考模型只有4层。
(4)OSI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上只有一种无连接通信模式,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ch2  实训
实训1:认识网络设备
实训目的
(1)了解机房的网络软件。
(2)了解网卡、集线器或交换机的型号、功能、特点。
(3)了解机房中主机的软件配置情况。
(4)了解实验室通信设备。
实训内容及步骤
1.查看实验室主机中的网络软件
(1)查看主机安装的操作系统是什么。
(2)查看主机上使用的浏览器是什么。
(3)查看主机的名称和工作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查看TCP/IP的配置(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DNS服务器的IP地址)。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
DNS服务器的IP地址:
2.观察实验室中的硬件设备及布线结构
osi参考模型与tcp ip模型的异同(1)查看机房采用的传输介质类型、接口的类型。
(2)查看机房的网络设备的名称、型号和数量。
(3)查看网卡的接口类型,读出网卡的MAC地址。
MAC地址:使用ipconfig/all命令读出MAC地址。
(4)画出实验室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实训总结
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连接特点与连接方法;掌握查看以及设计IP地址的方法;了解实验室中的硬件设备及布线结构。
实训2:双绞线制作
实训目的
(1)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
(2)熟悉双绞线制作的两种标准T568A和T568B。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实训内容及步骤
(1)用5e类双绞线制作一根标准直通式双绞线。
(2)用5e类双绞线制作一根标准交叉式双绞线。
实训步骤
(1)选择适当长度的5e类双绞线(通常应该小于100m),两端用压线钳(也可以用剪刀)剪齐。
(2)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外皮剥去2cm~3cm。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
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3)拨线。首先按T568B标准将裸露的双绞线对以橙、蓝、绿、棕的顺序排列,然后按橙、蓝、绿、棕的顺序将双绞线对拆开,并将白线放在左侧。
(4)将3号线蓝白与5号线绿白交换位置,注意此时一定要捏紧双绞线,以免双绞线顺序被打乱。
(5)将各线靠紧、拉直、捏平,注意此时手一定要捏紧双绞线,然后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约14mm的长度,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的线,其余以此类推。
(6)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并已经无法再推入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制RJ-45接头,可以先轻轻压一下,让每根线对位(以免打错位),再用力压紧压线钳,以确保双绞线各线都压牢。
(7)同样按照T568B标准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8)将做好的双绞线两端各插入电缆测线仪一个模块的RJ-45插座内,打开主模块的电源开关,若看到另一模块的1&2、3&6、4&5、7&8四个指示灯按顺序轮流发光,则该双绞线制作成功,否则,需要重新
制作。注意,如果是交叉双绞线,则两端的发光顺序不同。
实训总结
在制作双绞线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力压紧水晶头,否则在测试时容易发生不连通的错误。
ch3  实训
实训:组建办公局域网
实训目的
(1)掌握什么是对等网及对等网的结构。
(2)熟练掌握对等网中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设置。
(3)熟练掌握对等网中计算机名称及工作组的设置方法。
实训内容及步骤
使用交换机组建企业办公局域网,实现企业各计算机之间网络资源共享,如图3-15所示。
计算机名:S1  IP地址:10.123.0.1  子网掩码:255.255.0.0
计算机名:S2  IP地址:10.123.0.2  子网掩码:255.255.0.0
计算机名:S3  IP地址:10.123.0.3  子网掩码:255.255.0.0
(1)查看主机上网卡的安装情况。
(2)使用双绞线实验中制作的交叉式双绞线连接两台主机(保证两台主机在关机的状态下连接)。
图3-15  办公局域网示意图
(3)启动3台主机,查看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情况。
(4)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5)查看计算机名称和工作组名称设置,保证3台计算机在同一工作组中。
工作组的名称设置为workgroup。
(6)在两台主机上分别建立共享的文件夹、共享硬盘等。
选择要建立共享的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共享”命令,按对话框中的提示设置。
(7)通过网上邻居实现在两台主机上访问共享资源。
打开“网上邻居”窗口,查看共享情况,可以看到共享的文件夹。
实训总结
在硬件连接上要注意查看网卡及网卡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正确;在软件设置上要注意IP地址的设置,还有工作组的命名是否一致。
ch4  实训
实训1:组建无线对等局域网
实训目的
(1)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网知识,组建无线局域网。
(2)掌握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方法,能组建Ad-Hoc(点对点或自组网)模式无线局域网。
(3)掌握无线局域网安全设置的方法。
(4)掌握通过无线局域网访问Internet的方法。
实训内容及步骤
(1)建立无线局域网,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组网技术,至少以一个无线AP和两块无线网卡组建一个局域网络,实现与有线局域网、Internet的连接。
(2)建立Ad-Hoc(点对点或自组网)模式无线局域网,实现学生计算机之间访问共享文件。
(3)根据设备或系统提供的条件或环境,完成无线局域网的安全设置:无线AP安全配置、用户端无线网卡安全配置、系统的安全配置。分析无线网络安全配置的特点以及解决的问题。
(4)通过无线AP访问有线局域网、校园网及Internet,随意下载一个文件。
实训总结
(1)无线局域网具有灵活性、可移动性及较低的投资成本等优势,其解决方案可作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