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
利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课交融的设计
——《年、月、日》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照: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中,对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定位特别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育学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数
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行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足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鼎力开发并向学生供给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研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我努力表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经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力求实现教师的教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良。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良教课内容的表现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应该是现实的、风趣的、富裕挑战性的。内容的表现也要采纳不一样的方式以知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本节课中,我把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制成了
网页,丰富了教材内容。学生联合年历,阅读、阅读网页,在短短6——8分钟内对年代日的知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展现大小月的由来这一环节中,我是经过动向的故事画面,使学生轻松记着了7个大月,4个小月和特别的2月的由来。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师的教课方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引者与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供给真切的问题情境,
指引学生进行全方向的思虑。年代日学生很熟习,可是年代日的形成学生其实不熟习。教
师经过播放展现性课件,让学生察看动向的画面,清楚了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月亮
绕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平、闰年的是本节课的教课难点,经过课件
.
精选文档
展现,图文并茂地展现“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学生不单知其然,
并且知其因此然。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良学生的学习方式。网页开发课程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表此刻双方面:一方面是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比如学生操作网页,联合手中年历自主阅读、阅读,小组内交流。在练习时,我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能够自主在电脑上答题,勇闯难关,也能够阅读年代日的其余知识。另一方面是把学习过
程之中的发现、研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在研究四年一闰时,学生看1993年—2004
年2月份年历,填写统计表,出此中的平年闰年,发现规律,获取判断闰年的方法。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良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方式。
讲堂教课是师生生命里程中的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智力发展、感情交流、人机交互中实现着多种需求,并能使潜能获取发展。
讲堂教课中学生自学网页、教师展现课件、学生网上勇闯难关或阅读有关年代日其余知识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不只除去学生紧张感、忧虑感,还可以让他们主动发展,充足表露灵性,发展个性。
二、教课背景剖析
1.教课内容剖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实验课本第六册内容。    学生在认识时、分、
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份:第
一部分内容:“大月和小月”;第二部分内容:“平年与闰年”
学生状况剖析:学生对有关年代日的知识其实不陌生,可是对平闰年的认识,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仍是不熟习的,特别是大小月的来历,为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其实不清楚。教师把有关年代日的知识制成网页,学生经过自学,对年代日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系统认识。
2.教课方式与教课手段说明: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自己阅读网页,认识年代日的有关知识。经过填写1993——2004年2月份天数,指引学生察看、发现、研究
.
精选文档
平年闰年的方法。
技术准备:本节课的课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操作性课件,一部分是教师展现
性课件。学生操作性课件又包含:年代日网页(学生自主阅读);勇闯难关(稳固练习);拓展知识(年代日其余有关知识)。教师展现性课件包含:年代日的形成,大小月的来
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等。
三、本课教课内容的框架设计:
课题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
1、联合年历,阅读、阅读网页,对年代日的知识进行较全面的认识。如:平年与闰年、大月与小月、特别的二月、记忆大小月的方法等。
2、经过看1993年—2004年2月份年历,填写统计表,出此中的平年、闰年,发现规律,获取判断闰年的方法。
教课
3、经过自主在电脑上答题,勇闯难关,达到对新知识的复习、检测的目的。
经过阅读年代日的其余知识,拓展本课内容,认识世纪、季度、礼拜等其
思路
他时间单位的有关知识。
4、部署进一步在网上或生活中收集有关知识的作业,培育学生高效使用学习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