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人
审核人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填空题(每题1,30分)
1、TCP协议的全称是指 传输控制协议          ,IP协议的全称是指  网际协议 
2、网络协议由  语法          语义   时序        3部分组成。
3、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 总线 结构局域网,它基于 IEEE802.3 协议标准,采用媒体访问控制控制方法 CSMA/CD
4、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 不同 地理位置,具有 独立  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  通信  设备和  通信 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 协议  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 资源共享 、信息传递的系统。
5、计算机网络资源包括 硬件  资源、  软件 资源和 数据 资源。
6、被称之为Internet之父的是 ARPA 
7、计算机网络是现代 数据通信 技术与 计算机    技术结合的产物。
8、在因特网中,WWW的中文含义是 万维网
9、通信介质分为两大类即有线介质和  无线介质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    光纤
10、双绞线的选择是,电脑与集线器之间应用  直通  来进行连接。
11、在TCP/IP协议中,传输层主要的两个协议中,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是,  UDP 采用无连接数据报传送方式。
12、实现互联网中的工作站登录到远程服务器的协议是  telnet  ,其默认端口号为  21 
13、OSI参考模型共分为  7    层,其最上面的三层对应于TCP/IP协议的  应用层 
二、 判断题,在正确的选项上打√,错的题目上打×。(每题1,10分)
1、哑终端是没有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的。                        (  telnet协议全称√    )
2、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简称为NII。      (    )
3、终端不具有本地功能,但可以直接连到网络中。                      (    )
4、windows XP、windows2003 server基础是个人操作系统。              (  ×    )
5、因特网是一种典型的广域网。    (   )
6、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例155是信息,155厘米则为数据。 ( ×  )
7、DDN即通常据说的“公共电话网”                      ( ×  )
8、广播是一种半双工通信方式,电话是一种全双工的通信方式。              ( ×  )
9、在选择通信介质时,计算机与集线器之间应该用直通线。    (    )
10、文件传输协议HTTP的默认端口为80。              (  ×  )
三、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70分)
1、下面各类网络中,不属于按覆盖范围与规模进行分类的范畴的是( A  )
  A、Novell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2、下列交换方法中,( B )的传输延迟最小。
A  报文分组      B  电路交换        C  分组交换        D  数据报分组交换
3、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第三层是( A  )
A.网络层      B.会话层      C.数据链路层      D.传输层
4、下列4项中,不属于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7个层次的是( C  )
A.会话层        B.数据链路层      C.用户层        D.应用层
5、OSI参考模型的( B  )为处在两个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网络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它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
A.物理层        B.网络层      C.表示层          D.应用层
6、在物理层传输的是( C  )
  A.分组          B.报文      C.比特流          D.数据包
7、在网络层传输的是( A  )
  A.分组        B.报文      C.比特流        D.数据包
8、双绞线分为( C )两类。
  A. 基带和频带      B. 宽带和窄带      C. 屏蔽和非屏蔽        D. 模拟和数字
9、下列(A )双绞线的传输速率达不到100Mbps。
  A.  4类    B. 5类        C. 超5类      D. 6类
10、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最大好处是( A ) .
  A. 带宽提升        B. 成本降低      C. 管理方便        D. 安装容易
11、以下关于光纤特性的中, 错误的是( D ).
A. 光纤是一种柔软、 能传导光波的介质
B. 光纤通过内部的全反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
C. 多条光纤组成一束, 就构成一条光缆
D. 多模光纤的性能优于单模光纤
12、双绞线是把两根绝缘的铜导按一定的绞全度互相绞在一起, 其目的是( C ).
  A. 增大抗拉强度    B. 提高传送速度      C. 减少干扰        D. 增大传输距离
13、利用双绞线连网的网卡采用的接口是( C ).
  A. AUI1      B. BNC      C. RJ-45      D. SC
14、光纤通信系统是以( D )为载体、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A. 微波      B. 电流      C. 红外线        D. 光波
15、在以下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抗干扰的能力最强的是( B ).
  A. 双绞线      B. 光纤        C. 同轴电缆        D. 无线通道
16、( D )可以用于有强大电磁干扰的通信场合.
  A. 双绞线      B. 电话线      C. 同轴电缆      D. 光纤
17、下列 ( A )是光纤的特点.
  A. 传输速率可达2Gbps 以上            B. 价格便宜
  C.布线方便                            D. 保密性较差
18、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最主要的差异为 ( C ).
A. 双绞线对的数目不同 
B. 屏蔽双绞线的芯为单芯线, 非屏蔽双绞线的轴芯为多芯线
C. 非屏蔽双绞线没有金属屏蔽
D. 双绞线的颜不同
19、标准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 C )。
A.星状结构      B.环状结构    C.总线结构    D.树状结构
20、下面选项中错误地描述OSI参考模型的是( D )。
A.为防止一个区域的网络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
B.分层网络模型标准化了接口
C.为使专业的开发成为可能
D.分层网络模型增加了复杂性
21、ISDN的含义是( D )。
A.网络服务供货商        B.广域网
C.信息高速公路          D.综合业务数字网络
22、10Base-T网络使用( C )传输介质。
A.细缆            B.屏蔽双绞线
C.非屏蔽双绞线    D.光纤
23、IEEE 802工程标准中的IEEE 802.3协议是( A )。
A.局域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标准
B.局域网的互联标准
C.局域网的令牌环网标准
D.以上都不是
24、FDDI是( C )。
A.快速以太网            B.千兆以太网
C.光纤分布式数据结构    D.异步传输模式
25、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着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A )。
A.总线结构      B.环状结构      C.星状结构      D.网状结构
26、CSMA/CD协议在站点发送数据时,( A )。
A一直侦听总线活动
B.仅发送数据,然后等待确认
C.不侦听总线活动
D.当数据长度超过1000B时需要侦听总线活动
27、IEEE 802.4标准采用的是( D )协议。
A.CSMA          B.CSMA/CD
C.Token-Ring      D.Token-Bus
28、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 B )。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互联层    D.网络接口层
29、下列协议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 A )。
A.ICMP      B.SNMP    C.Telnet    D.FTP
30、( A )是一种总线结构的局域网技术。
A.Ethernet    B.FDDI      C.ATM      D.DQDB
31、在OSI模型中,上下两个层次的关系用( C )来表示。
A.发送与接收              B.请求与应答
C.提供服务于使用服务      D.协议与规定
32、Internet的4层模型中,应用层下面的一层是( D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33、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 C )进行通信。
A.服务      B.服务访问点    C.协议      D.上述3者
34、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C  )。
A.比特      B.字节      C.帧        D.分组
35、在10Base-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线绞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 D )。
A.2000m    B.500m      C.185m      D.100m
36、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 A )。
A.分组、帧、比特          B.包、报文、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