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装卸搬运的特点。答: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2、现代装卸搬运要遵循哪些作业准则?答:
物流管理系统(1)防止无效装卸
2)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4)提高的装卸搬运活性
5)缩短运输距离
3、简述包装设计的要点。答:
1)保护性;(2)装卸性;(3)作业性;(4)便利性;(5)标志性;(6)经济性。
4、包装合理化的途径。答:
1)包装的轻薄化(2)包装的单纯化(3)包装的标准化
4)包装的机械化(5)包装的绿化。
5、物流系统及其存在的制约关系有哪些?答:
(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
(2) 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
(3)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
(4) 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
6、什么是不合理运输,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运输形式有哪些?答:
所谓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违反货物流通规律,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多,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目前在我国主要表现在:
1)返程或起程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
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 运力选接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7、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有何区别?答:
1)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生产加工的对象不是最终产品;
2)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辅助和补充;
3)价值观看,流通加工不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
4)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
5)加工目的看,共同之处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所进行的加工。流通加工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
8、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应主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答:
1)加工和配送相结合;(2)加工和配套相结合;(3)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9、简述供应链的特征。
1)复杂性;(2)增值性;(3)动态性;(4)快速响应性;
5)面向用户需求;(6)交叉性。
10、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哪些优势?
1)专业优势;(2)规模优势;(3)信息优势;(4)服务优势。
11、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措施有哪些?
1)企业生产设施的合理布局;(2)提高和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3)提高物流效率;
4)加强和深化物流管理;(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6)企业供、产、销的协调一致。
12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1)物流反应快速化(2)物流功能集成化(3)物流服务系列化
(4)物流作业规范化(5)物流目标系统化(6)物流手段现代化
(7)物流组织网络化(8)物流经营市场化(9)物流信息电子化。
13、装卸搬运的特点答: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14流通加工的类型:
(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
(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        (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
(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7)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 
(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
(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流通加工 
(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15、物流成本的合理化管理步骤?答:
(1)物流成本预测和计划(2)物流成本计算(3)物流成本控制
(4)物流成本分析(5)物流成本信息反馈(6)物流成本决策
16、企业行使物流外包的有效应对策略?答:
物流外包必须重视其潜在的风险,以系统的,长期的观点来进行物流外决策,并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来防范潜在的各种风险:
(1)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外包伙伴,即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 
(3)物流外包活动的控制。(4)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
(5)以“双赢”为原则,巩固合作关系。
17、简述包装的货物保护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
(1)防止商品破损变质;(2)防止商品发生化学变化;(3)防止腐朽、霉变、鼠咬虫食;(4)包装还有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防止丢失、散失的作用。
18、流通加工的产生原因?答:
⑴流通加工的出现与现代生产方式有关
⑵流通加工与消费的个性化有关
⑶流通加工的出现还与人们对流通作用的观念转变有关
⑷效益观念的树立也是促使流通加工形式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19、流通加工中熟料形态代替传统粉状水泥进行长距离输送的优点:
⑴可以大大降低运费,节省运力
⑵可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大量掺加混合材料
⑶容易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大批量、高效率的输送
⑷可以大大降低水泥的输送损失
⑸能更好地衔接产需,方便用户
20、平板玻璃的“集中套载,开片供应”的流通加工方式的好处是:
⑴提高平板玻璃的利用率;由62—65%提高到90%以上。
⑵可以促进平板玻璃包装方式的改革;节约包装用木材,防止流通破损。 
⑶套裁中心按用户需要裁制,有利于玻璃生产厂简化规格,搞单品种大批量生产。 
⑷集中套裁采用专用设备进行裁制,废玻璃相对数量少并且易于集中处理。
21、流通加工的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3)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
(4)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5)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22、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23、物流信息的作用:
⑴沟通联系的作用。⑵引导和协调的作用。⑶管理控制的作用。
⑷缩短物流管道的作用。⑸辅助决策分析的作用。
⑹支持战略计划的作用。⑺价值增值的作用。
24、物流信息工作的主要内容
(1)收集信息(2)信息处理(3)信息研究(4)信息服务
25、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基本上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⑴定义管理目标 ⑵定义管理功能 ⑶定义数据分类 ⑷定义信息结构
26、系统开发过程的内容:
⑴系统分析 ⑵系统逻辑设计⑶系统的物理设计 ⑷系统实施 ⑸系统维护与评价
27、物流信息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⑴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发展。
⑵BPR(企业流程重组)向BT(企业转型)的发展。
⑶MRP(物料需求计划)向价值链管理的发展。
⑷DSS(决策支持系统)向VO-M2IDS(面向虚拟组织的人机智能化决策系统)发展。
28、装卸搬运的发展过程
⑴手工物品搬运:        ⑵机械化物品搬运:    ⑶自动化物品搬运:   
⑷集成化物品搬运系统:  ⑸智能型物品搬运系统:
29、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
(1)省力化原则。 (2)活性化原则。 (3)顺畅化原则。 (4)短距化原则。
(5)单元化原则。 (6)连续化原则。 (7)人格化原则。
30、配送的作用
(1)推行配送有利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2)完善了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
(3)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4)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
(5)简化事务,方便用户(6)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7)配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31、配送中心的功能
(1)流通行销的功能  (2)仓储保管功能
(3)分拣配送功能    (4)流通加工功能    (5)信息提供功能
32、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⑴资源筹措的不合理。⑵库存决策不合理。⑶价格不合理。
⑷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⑸送货中不合理运输。 ⑹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33、物流标准种类:
(1)大系统配合性、统一性标准。①基础编码标准。②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③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④集装模数尺寸。⑤物流专业名词标准。⑥物流单据、票证的标准化。⑦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⑧)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2)分系统技术标准。主要有:运输车船标准、作业车辆标准、传输机具标准、仓库技术标准、站台技术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货架储罐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