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
作者:曾建平
来源:《新校园()2016年第04
        要: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也日趋成熟,微课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中。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有效的信息资源。本文主要探究微课在高中信息技能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微课;应用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使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目前,微课教学已经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并显著提高了课堂效率。本文主要以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为例,探究其作用和意义。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主,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精炼、教学环节简单等特点。微
课的教学理论主要涉及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两个方面。构建主义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学习经验,用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目前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全新、全面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微课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节奏。掌握学习理论是指提升并优化微课教学的细节。相对于构建理论来说,它处在不同的微观环境中,更具体化,更注重完善微课教学的细节,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的应用
        1.拓宽教学层面。微课主要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主,时间在十分钟左右。但是视频的针对性很强,是把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和规划,使内容更加丰富和精炼,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使备课内容更具针对性。通过微课,可以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上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全面地规划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完善教学知识体系,并且在原来的教材知识结构中进行延伸和拓展,扩大教学知识的广泛性,让学生能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教师在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增强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教学演示,过程清晰明了,大多数学生看过之后基本就了解了,甚至比语言更加形象和立体,并节省了大量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对学生不理解的部分进行讲解,然后再通过微课演示贺卡的制作过程,把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教学放到具体的制作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教学内容,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果对每一个学生都用一样的标准,就会出现学生学习分化的现象。微课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建立不同的学习标准,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而且微课教学的内容具有简单明了、针对性强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拓展并存。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微课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微课教学相对于传统课程来说,因为视觉上的冲击和影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Excel表格时,通过微课演示操作方法后,学生可以想到之前学过的word文档的排版和编辑,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并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规划和整理,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微课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将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微课视频的图像和声音可以带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激起对信息技术技能课的浓厚兴趣。如学生在学习PPT时,可以通过微课的演示让学生掌握幻灯片制作的基本知识,并举一反三,使其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内容。
        三、结束语
        通过在高中信息技术技能课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使微课在信息技术技能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微课创新了我国的教学模式,不仅在形式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还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规划,使教学资源更具针对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同时,微课生动立体的内容,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喻文红.重视引导,微处入手excel表格制作大全——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通信世界,20158):190-192.
        [2]王甲云.微课: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311):5.
        作者简介:曾建平(1979— ),男,广东河源人,中学一级职称,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