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前言
十来天前,有位朋友跟老唐诉苦:“我看了几本财务报表的书了,看的时候都明白,可是为何自己独立看财报,还是看不明白?有没有以实际财报为案例,教人怎么分析的教程或者书之类的?好想有一天能像各位大神一样牛X呀!”
这段话触动了老唐。回想自己学习之初,也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懵。也没遇见过哪本书,是用真实完整的年报,指导新手如何阅读年报,如何从年报中挖掘经营管理数据的。
干脆,老唐就从这个角度,选择一份真实年报,完整的谈一遍如何阅读一份年报,如何从年报中挖掘自己需要的经营数据。
老唐来做这个事儿,自觉优势有三,劣势有四。
先说优势:
1)虽然所知有限,但自认善于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转换成简单易懂的话描述出来;
2)脸皮厚,不介意暴露自己无知和错谬。被高手们指出无知和错谬,老唐将其视作码字的重
大收获;
3)闲且有意愿。老唐闲人一个,大把时间,且笃信「 不把思想写下来,不会清楚自己想的是什么」,愿意将双手放在键盘上,尝试着敲出些什么来。
再说劣势:
1)老唐关注的公司本就不多,尤其是偏爱经营模式简单的公司。因而涉猎的财报,多数简单,可能会因知识面问题,忽略很多内容;
2)老唐读书很杂,也没有良好的笔记习惯。看懂了什么,会转换成自己能理解的语言,记在头脑中或随手写在某处。因而,自己写的文章里,有很多内容,老唐无法给出标准说法或者出处,还请看官体谅;
3)老唐闲云野鹤多年,做事但凭兴趣,因而不敢保证本系列会有始有终。万一哪天没了兴趣,半途而废,还望各位海涵。如果想骂人,烦请不要在老唐帖子下面骂。
4)老唐的财务知识是典型的半罐子,真不是谦虚。老唐未经任何会计专业训练,没做过任
何财务相关工作。基本上是用到什么,现翻书现搜索,知识体系完全是凑出来。所以,老唐写的东西,一定会混着不少自己不知道的错误。如果不幸误导了你,只能说一句:见谅,让我们共同进步吧。有言在先,如果继续读下去,风险自负。老唐秉承“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三不原则。
闲话不表,言归正传。
老唐打算这么写下去:
1)假设阅读者在财报方面是零基础。非零基础的,忍受一些啰嗦吧,根据老唐目前的想法,可能要到第五篇才讲到资产负债表;
2)只针对国内上市的企业,不涉及其他市场规则;
3)尽可能少用图表、公式和术语,追求纯小白能听懂;
4)以贵州茅台(行情 消息 资金)(行情 消息 资金)最新年报为例,从头到尾谈一遍,暂时考虑可能会有20篇左右吧。用贵州茅台(行情 消息 资金)(行情 消息 资金)的原因,在《入门》一文中谈过;
5)题目就暂定为《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但可能会混杂一些老唐个人对茅台年报数据的挖掘,也许茅台股东或对茅台公司有兴趣的朋友会用的上;
6)鉴于利用选股和估值的书籍很多,老唐就侧重于谈年报的理解和数据挖掘。也许会提点数据分析,但不作为重点;
7)适应速读时代,文字上还是保持大家欢迎的《财报阅读快速入门》风格,拆成一条一条的说,力争让看客不累。
8)阅读财报的大框架,《入门》一文基本写清楚了。以后的文章,会在这个框架里细谈。《入门》一文,就作为本系列的第一篇吧。
财报阅读 快速入门
首先申明两点:
第一:老唐的财务知识,未经系统学习,全靠翻书而得。谬误之处,敬请高手赐教。
第二:这篇文章,不是讲怎么利用财报选股、估值什么的——网上这类文章很多——而是谈
怎么阅读财报。是针对入门级新手的。
先说件十多年前的陈年故事,提醒依赖基本面进行投资的朋友:财报绝对不可以是投资者的唯一依赖因素,甚至不可以是第一依赖因素。
故事的主角,是上世纪末的A股市场大牛股,四年涨了60多倍的牛股。年年高增长,营业收入高增长,利润高增长,现金流也相当优秀。一言以蔽之,财报漂亮,企业家对市场判断准确,公司年年达到甚至超越经营目标,其董秘也被江湖传为“天下第一秘”。看好的研报满天飞,是显而易见的白马,股价走势也证明了,任何回调买进的投资者,都赚到了大钱。
说到这儿,估计老江湖应该已知是谁了。对,号称东方不败的东方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家公司的报表全部,其过程大致是:
1) 公司94年改制成股份公司时,由于没有获得足够认购。公司从银行贷款,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以1.6元的价格吃下了职工股差额1044万股;
2) 97年上市后(当天股价18元),这部分职工股被分在了几十名个人账户上,由董事长隋元柏和董秘高峰等少数高管掌握。上市后,公司又先后投入了近七亿资金进入这些账户;
3) 公司每年提出当年计划收入和利润,由财务部算出计划和实际之差。销售部按照需要制作合同及发票;发布高增长盈利预告,股票大涨。证券部按照需要的收入金额,抛售个人账户股票,并将资金汇入空壳公司甲;
4) 公司甲或亲自与东方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签订并履行合同,或将款项分拆打给东方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的合作客户,由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将对应款项打入东方电子(行情 消息 资金)账户;
5) 银行提供进账单、对账单。会计师事务所出财务审计报告;
6) 发布良好业绩财务报告,股价上涨。庄家获利(主庄中经开)、老鼠仓获利、市场参与者获利;
7) 下一年伺机买入股票。重复,重复。这些账户先后在股票炒作中获利17亿,并将其中约16亿做进了公司主营收入内,制造出一只业绩不断增长的大牛股,完成了四次送股配股,最终使二级市场投资者损失惨重;
8) 再后来,一个非常低级的疏漏导致东窗事发。最终董事长判两年罚五万。董秘判一年,
罚两万五。总会计师判一缓一,罚五万(呵呵)。
这种,每笔合同都有对应现金进入,财报非常完美。如果不了解其在业内的地位,其市场份额,以及同行的毛利率净利率,或者对照其税收情况,提出质疑。仅仅阅读并依赖于财报做出判断,容易踩中地雷。前几天刚刚被查的新中基,同样拷贝的这套老手法,踩雷的照样一大堆。
有了这个故事做引子,有了对财报的警惕心,牢记财报的第一作用是用来排除企业的。然后我们再来谈阅读财报。
先说资产负债表
1)财报主要由三张表及附注构成,三张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每张表又分别提供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制作表格新手入门
2)母公司就是上市的股份公司本身。而合并报表则包括了上市公司本身及其控制的子公司、孙公司等。由于子公司、孙公司,也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们通常关心的经营数据,都来自合并报表,是用母公司的经营情况,加上其旗下控制的子公司、孙公司、孙孙
孙公司的经营情况合并。合并时,会抵消掉这些母子公司、子孙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
3)最重要的报表,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12.31日(或季度末)结束那一刻的定格照片。提供那一刻的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数据。
4)资产负债表,是最不可或缺的表。没有利润表,可以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净资产,减去期初净资产,再考虑分红和资本公积变化情况,自己算出净利润。没有现金流量表,也可用资产负债表期初与期末的现金差异,算出本年度现金的变化。
5)资产负债表,很容易看。忘掉那些容易让人糊涂的专业术语。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表的右边,是钱的来源。表的左边,是钱的去处。
6)钱的来源,无外乎借债或股东投入。所以,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分为负债和权益两大项。它告诉你,公司的家当里,有多少是借得钱,有多少是股东的钱。依照需要还钱的次序列出来,越早需要还的,放在最前面。股东投入不需要还,所以放在最后。
7)钱的去处,组成企业资产。资产按照可变现的便捷度排列。最容易变现的当然是现金,放在最前面。最不易变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什么的,放在最后面。
8)逐项看过去,公司家当一目了然。对照以前的表格看,可以知道每个单项怎么变的。闭上眼,想象自己是老板,把各类资产如此如此的腾挪,想想他为何这么干,干的对不对,是看财报时最享受的事情。如果自信心不够,就把所有的数字同比例缩小到自己能驾驭的级别,然后再冒充老板(一笑)。
9)跟同行比照着看,看不同类别在总资产里占比有何不同,思考为何不同,这个不同是优势还是劣势。尤其是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款项,预收款项等项目,可以看出公司与上下游之间的地位,展示公司竞争力的强弱。如此,资产负债表,大致就算消化了。
10)新手,一定要训练自己适应三位一逗点的数字长度,练习着条件反射的到百万和亿。初期,可以视公司规模,习惯性四舍五入亿或百万后的小钱(一笑),让自己轻松点、冒充老板也踏实点。
再看利润表(也叫损益表)
11) 利润表,最简单,市场最喜欢看,也最容易。容易的根源,是权责发生制。权
责发生制,名词解释自行百度,这里记住一点即可:因为权责发生制,所以没收到的钱,也可能被算作收入(在资产负债表里记录为应收),而已经付出去的钱,可能不被记录为成本。当然,有些企业刚好相反,收到手的钱,不记录为收入,没给出的钱,记录了成本。
12) 收入之下,依此是成本,税收,费用,很容易理解。收入减去它们,就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加上一些营业外的偶然收入或支出(营业外收支占比大的公司,一般要警惕,都是些不让人省心的货),便得出了利润总额,交掉所得税后,剩下的便是净利润。强调一句,很多新人不知道的常识:上市公司报告的收入数字,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