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朋友采样期间感染,关于核酸采集过程相关知识点汇总
事件来源
南京2岁男童做核酸检测被感染
南京市卫⽣健康委员会8⽉1⽇发布的“疫情通报”中,有⼀位特殊的确诊病例197,该病例的年龄只有2岁,因家⼈排队做核酸检测期间与确诊病例接触后被感染。
医务⼈员核酸采样穿戴
⼝咽拭⼦和⿐咽拭⼦采集流程
⿐咽拭⼦采集
⼝咽拭⼦采集
核酸采集过程中有哪些问题?
No.1
核酸检测⼀⽶线的意义
“核酸检测过程中,应当保持‘⼀⽶线’的安全距离。”
专家表⽰:在⼀些核酸检测现场,确实存在⼀定程度的聚集,未按照“⼀⽶线”距离排队的问题。“⼀起来做核酸,遇到熟⼈时,避免不了聚集在⼀起交谈,在队伍⾥也很难分辨相邻的⼏个⼈是否是熟⼈,因此需要派专⼈进⾏现场疏导。”
“现在疫情防控进⼊到了‘疲劳期’,核酸检测注意排队,间隔⼀⽶,这个细节在去年,绝⼤部分地区都很注意,⼀年后,⼤家貌似不像从前那么重视了。
”No.2
核酸采集现场聚集现象存在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苏省扬州市主城区等多地因新冠疫情防控在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现场乱糟糟的⼀堆⼈,现场也没有维持秩序的⼯作⼈员,甚⾄还有⼈不带⼝罩。如果排队的⼈⾥有⼀位是感染者,真不敢想象会传染给多少⼈。”
“在公共场所中保持‘⼀⽶线’对于疫情防控有重要的作⽤。”专家表⽰,疫情尚未结束,不论如何对于疫情
防控都不能松懈,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密集的场所,“⼀⽶线”的要求必须要严守,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No.3
核酸采集点少安排不合理
“核酸检测之所以会出现⼈员聚集、⽆序等问题,还是因为检测⼈⼤,但是检测点少要想解决的话,需要更多的采集点和更快速的检测⽅法。”专家表⽰,这个⽬标要想实现需要医疗卫⽣机构、疾控中⼼、科研机构等多⽅通⼒合作才能达成,发动社会资源,形成分流,才能有效解决⼈流聚集,检测时间耗时长的问题。
专家建议,可以将社区医院和社会检测机构纳⼊进来,采集核酸后,再送到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进⾏检测。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暂时关闭的写字楼和体育馆纳⼊进新增的采集点。
No.4
核酸采样亭的使⽤,减少医务⼈员发⽣中暑
根据核酸采样亭的⼯作原理,设备通过配置的通风净化系统将洁净安全的空⽓送⼊内部空间,并使内部保持相对正压状态。通过构建隔离的正压空间,使舱体内部空⽓与外部隔离,避免外部空⽓进⼊舱体内部,进⽽有效保护内部医护⼈员的安全。
“核酸采样亭能够隔离病毒,医护⼈员待在亭⼦⾥⽆须穿防护服,也不⽤戴防护等级很⾼的⼝罩,同时还可以装空调,避免长时间⼯作导致中暑现象发⽣。”
No.5
最⼤限度保护易感⼈
开展⼤规模核酸检测,是为了能够精准及时地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降低传播风险,保护易感⼈,对于坚决防⽌疫情将起到⼗分重要的作⽤。
同时呼吁市民严格服从社区防控要求,配戴⼝罩要全程,测完离开要迅速,同时备⽤⼀个⼝罩、随⾝携带消毒湿⼱或者消毒液。废弃的⼝罩按照规定放到指定的医疗垃圾桶内。
No.6
个⼈信息准备不齐全
要带好⾝份证、或医保卡、或户⼝本等个⼈⾝份信息证明。同时⼿机关注当地的健康信息查询,⽼年⼈及⼩孩⼀定带好⾝份信息。
No.7
接受咽拭⼦采样时,将⼝罩取下折叠封闭
在采集咽拭⼦时尽量放松,头后仰,深呼吸,张⼝出“啊”⾳。在咽拭⼦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咽部不适,想要咳嗽、打喷嚏或者呕吐等,切记不要对着医护⼈员或者其他⼈,对着地⾯或准备好纸⼱都可以。
No.8
出⾏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具,建议步⾏、骑⾏或乘坐私家车前往核酸检测采样点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具,全程正确佩戴⼝罩,途中尽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触公众设施及物品,不要⽤⼿接触眼、⽿、⿐、⼝等处。
No.9
核酸采样点准备电解质饮料
提供⼝服补液盐、电解质饮料饮料。藿⾹正⽓⽔不能和预防中暑,⼀滴也不要喝。休息、吹风扇和电解质液体才是科学的⽅法。
No.10
采样点准备必要的急救设备
每个核酸采集点要配置急救箱和⾃动体外除颤器。⽆论是医护⼈员还是排队的居民,都需要急救保障。这是关键的最后⼀道防线。保障⼈民⽣命健康。
核酸采集后标本的储存和运输
样本原则上应当低温(2-8℃)保存,如不具备低温保存条件的,在采样点放置时间不超过4⼩时。样本采集后应当在4⼩时内按批转运,6⼩时内上机检测。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样本,应当采⽤⼲冰等制冷⽅式进⾏保存。⾮灭活样本按照WHO《感染性物质运输规章指导》中UN2814的A类感染性物质以PI602进⾏规范包装,灭活样本按照UN3373的B类感染性物质以PI650进⾏规范包装。样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75%酒精或0.2%含氯消毒剂消毒容器表⾯。
指挥中⼼应当准确掌握采样情况和检测能⼒,精准匹配采检量,要配备⾜够的车辆和专业⼈员,保证专⼈专车对样本进⾏转运。承担转运任务的车辆应办理病原微⽣物菌(毒)种准运证书。车辆承担转运任务期间,不得⽤于其他⽤途,转运时做好⽣物安全防护。要协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运输安全保障⼯作。
为何核酸采样不⽌⼀次
河南省疾控中⼼专家解释说:采取第⼆轮全员核酸检测是有多个原因的。⼀⽅⾯,感染新冠病毒后,病
毒在体内增殖需要⼀定时间,核酸检测的时候,如果体内病毒浓度较低,⽆法达到检测限值,就可能检测不到;另⼀⽅⾯,由于采样、转运、检测等某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不同的⼈采样的⼿法可能不同,未能采集到合适的部位等原因,可能会出现部分标本假阴性,造成漏检。此外,由于少部分感染者可能存在间歇排毒,采样时可能正好处于不排毒的时期,因此对于感染者也可能出现检测不到的问题,造成漏检。因此,为了更精准地检测出病原,更精准地实施防控,尽早发现感染⼈,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核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昨天喝了酒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答:不会。
核酸检测前2⼩时尽量避免进⾷,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糖,以免产⽣假阴性结果。
2. 患有咽喉炎,喉咙有痰会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答:不会。
其病因主要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腔⿐窦及⿐咽部炎性分泌物刺激,扁桃体慢性炎症直接蔓延或烟酒过度、粉尘、有害⽓体、空⽓污染等刺激及过⾷⾟辣⾷物等⽽诱发,新冠核酸检测是特异性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的表现,所以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3. 检测的时候有点感冒,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答:不会。
新冠病毒特异性RNA序列是区分该病毒与其他病原体的标志物。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果不是新冠病毒引起的,试剂盒就⽆法积累⾜够量的免疫荧光,患者样本中就⽆法检测到新冠病毒的特异核酸序列,因此不必担⼼被“误判”。
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市民去检查核酸时,要按规定正确佩戴⼝罩,与他⼈保持安全⼈际距离,避免交谈,咳嗽时⽤纸⼱或⼿肘遮挡,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4. ⼩孩也要做核酸检测吗?怎么做?
答:要做的。
⼉童同样可能遭受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也应进⾏核酸检测。对于⽆相关⾝份证明的⼉童,可提供监护⼈⾝份证件进⾏登记。
如果宝宝年龄过⼩,⽆法⾃主配合医护⼯作者进⾏采样。家长可稍⽤⼒捏住宝宝两边的脸颊,待宝宝张嘴后进⾏咽拭⼦采集。切勿强⾏掰嘴,避免对宝宝的⼝腔造成伤害。同时加重孩⼦恐惧⼼理,影响采集过程。
5. 做核酸检测要空腹吗?天⽓太热了,检测前喝了⼀⼤杯奶茶,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答:不需要空腹。
核酸检测前2⼩时尽量避免进⾷,以免引起呕吐。采样前30分钟不应吸烟、喝酒、咀嚼⼝⾹糖,以免产⽣假阴性结果。
6. 做完核酸检测已经超过24⼩时了,还没查到检测结果,会不会是阳性?
答:由于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检测⼈数众多,采样及检测⼈员均已经满负荷⼯作,因此本轮社区集体采样的阴性结果暂不出具检测报告。
如果发现检测结果为阳性,卫⽣健康部门会第⼀时间通知到个⼈。未收到检测结果即为阴性,⼤家不必过度担⼼。
7、为什么要使⽤混采⽅式呢?
答、由于疫情需要,需要进⾏混合模式采样,加快监测速度。
常规采⽤“10:1或5:1混采检测”模式,就是确保在发⽣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作,最⼤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输⼊及本地扩散风险,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体健康。
8、单采和混采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答:单采:顾名思义,就是⼀个⼈的采集拭⼦放到⼀个采集管中。
混采:是将5个⼈或10个⼈的采集拭⼦放到⼀个采集管中。
混采结果解读:
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混采样本均视为阴性,代表混检的10个⼈都是安全的。
如果出现阳性,相关部门会⽴即对该混采管的10个受试者暂时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进⾏复核,再确定这当中到底哪⼀个是阳性。
核酸采集产⽣的垃圾处理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是什么意思酸检测各环节均产⽣医疗废物,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包装、⽆害化处理、暂存、交接和转运等⼯作,使⽤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有效封⼝,确保封⼝严密,确保医疗废物包装⽆破损、⽆渗漏。
核酸采集后如何消杀
消毒⽅法
(1)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
消毒,⽤含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min。
(2)擦拭法:⼤件物品或者其他不能⽤浸泡消毒的物品⽤擦拭消毒,消毒所⽤的浓度和时间同上述浸泡法。
(3)喷洒法:对⼀般污染的物品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作⽤10-30min。喷洒后有强烈的刺⿐⽓味,⼈员应当离开现场。
消毒剂只适⽤做物体表⾯消毒,即针对接触传播,不能⽤熏蒸的⽅法消毒空⽓,否则散发出来的⽓体可能会腐蚀呼吸道。
注意事项
(1)消毒液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放置阴凉、⼲燥、避光处,以减少有效氯的丧失。
(2)因溶液不稳定,故应现配现⽤,使⽤时间不超过24⼩时。
(3)配置、使⽤含氯消毒剂时,应戴⼿套、⼝罩等个⼈防护⽤品。
(4)消毒液有腐蚀性和漂⽩作⽤,不适⽤于⾦属、有⾊织物及油漆家具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