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现“红黄码”人员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应急处置预案
为提高应急处置疫情防控能力,在预检分诊工作中发现“红黄码”人员以及新冠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后能够快速、有序、精准、规范处置,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暴发、流行,快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制定本应急预案的依据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新冠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新冠疫情风险人员排查管控方案》《医疗机构发现“红黄码”人员和相关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应急处置指引》《新冠感染应急处置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二、处置原则
坚持“及时发现、精准管控、规范处置、防治扩散”原则,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在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下,全面做好信息报送,区域管控、核酸采集、人员转运、后勤保障、隐患排查、终末消毒等防控措施,规范开展应急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三、组织架构
组长:(院长)负责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全院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副院长)负责联络对接、信息报送、人员调动、协调资源、督导落实等工作。
成员:
(院感科长)负责人员感控培训、终末消毒指导等严防院感发生。
(业务总监)负责配合上级专家进行医疗就治、转诊、会诊以及医务人员调度安排,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组织开展核酸检测。
(公卫科长)负责主要负责对防护、消毒、诊疗等各类用品进行梳理和清点,对于紧缺物资及时补充,确保满足防控实际需求。
(库房负责人)负责保障各类防护用品的储备根据实际需要采购满足一定时间段的防疫物资储备工作
邓德洪(防保科科长)负责安排人员做好院内消杀和终末消毒
(门卫)负责配合预检分诊人员做好警戒和人员疏导。
四、处置措施
核酸检测结果一直没出来怎么回事(一)发现黄码人员
预检分诊处人员告知“黄码”人员及时向所在村(社区)报备,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公共场所。
(二)发现红码人员
立即电话汇报给曾仕明院长,由曾仕明院长上报方亭街道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并通知钟茂尧院长到现场指导接下来的工作。预检分诊人员为“红码”人员叠戴外科口罩,引导至临时隔离点进行隔离,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门卫人员紧密配合在隔离点拉好警戒线,和“红码”人员保持一米线距离进行值守并疏导周边人员直到“红码”人员按上级要求闭环转运后由防保科安排人员对“红码”人员接触过的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三)发现新冠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立即对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所在科室和区域进行临时封控,禁止封控区域内人员出入,同时通
知组长曾仕明,由组长上报卫健局和疾病控制中心并通知医院其他科室及区域,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待具体封控范围划定后按指令恢复。
(四)及时进行信息报告
30分钟内将简要情况电话上报卫生健康局和疾病控制中心,2小时书面报告。
(五)转运阳性患者
迅速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转运至缓冲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等待定点医疗机构安排负压救护车将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闭环转运至新冠定点医院接受诊疗。
(六)迅速全面摸排
摸排活动轨迹,配合配合疾病控制中心调查记录敏感时段核酸检测阳性患者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戴口罩等情况;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近距离接触医院工作人员,其他就诊患者人员和个人防护情况;医院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摸排科室相关人员底数,以科室/病房为单位,统计敏感时间段经过可能敏感区域的人员,(
没有的要零报告),包括院内所有工作人员,含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洁人员等。
摸排住院患者情况,摸排所有患者病情,病种,尤其是掌握急危重患者情况。
摸排门诊接诊情况,调查确认预检分诊、接诊、核酸采集人员等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家属,就地隔离,等待下一步处置。
初步判定风险规模,通过调取扫码、挂号、交款、预检分诊登记本等相关信息,汇总收集敏感时段就诊患者信息,初步判定存在感染风险的人员规模。
(七)精准划定封控范围
卫生健康局组织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我院负责提供建筑布局图等资料,疾病控制中心根据全面摸排和流调情况等进行综合研判,精准划定具体封控范围,我院应做好同期留观、隔离患者、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其他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对以及离开医院的重点人要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疾病控制中心。
(八)做好转运工作
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人员分类转运、制定转运路线,分类转运,对需要医疗救治的人员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完成后续,对无需医疗救治的人员,有卫生健康局协调转运至集中隔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