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的检查结果该怎么看
尿常规检查是医学领域应用时间较为久远的检验方法之一。其作为反应患者身体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部分患者在感觉身体不适后,需要到医院接受尿常规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蛋白尿情况,以防止发生肾病问题。但部分患者在检查后并不能正确理解检查结果,现在本文将简单分析尿常规检查结果的相关问题。
一、尿常规检查都有什么
尿常规检查单中具体涵盖了胴体、亚硝酸盐、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等指标,其具体临床意义表现如下:
1、尿白细胞(U-LEU)
正常人体内尿含量中会存在少数白细胞,在高倍镜作用下,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下在5个以内。当人体健康发生异常时,尿中白细胞数量将明显增加,说明泌尿系统中可能存在化脓性病变,比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问题。
临床参考值:<5/HP。临床意义:参考值提升多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结核、肾盂肾炎等。
2、尿胴体(U-Ket)
临床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若患者发生结果阳性,则多常见于妊娠呕吐、腹泻、中毒、麻疹、糖尿病酮症、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惊厥等。同时,若极度饥饿或分娩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脂肪、蛋白质也会呈现结果阳性。
3、尿胆红素(U-BIL)
临床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若患者结果呈现阳性,多常见于胆石症、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发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急慢性肝炎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㡹。
4、尿蛋白(R-PRO)
临床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结果常见于各类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等。同时,药物或汞中毒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后也会呈现结果阳性问题。
5、葡萄糖(U-Glu)
临床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液中存在微量葡萄糖元素,常规状态下每日尿液含糖量不超过0.3g,最高范围为0.9g。临床意义:结果为阳性多表现为患者存在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胰腺炎、胰腺癌、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等。并且,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或颅脑外伤也会造成应激性糖尿问题。若短时间内大量进食高糖食物,很可能引发一过性血糖升高,呈现葡萄糖结果阳性反应。
6、尿比重(SG)
和健康的成年人相比,婴幼儿尿比重相对较低,而尿比重通常会受到年龄、出汗情况和饮水量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受到肾脏浓缩功能的影响,所以尿比重测定也是肾功能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临床参考值:1-5岁:0.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及成年人:1.002-1.030。临床意义:尿比重下降主要是因为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尿比重升高主要是因为糖尿病、脱水、高热、呕吐等因素或心力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问题。
7、尿酸碱度(U-pH)
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参考值阴性
    临床参考值:尿酸碱度通常处于5.5-7.4之间,且多数时间数值表现为6.5上下。正常尿液为弱酸性,但也可表现为中性或弱碱性。尿液酸碱度通常直接受到饮食习惯、疾病类型的影响。临床意义:尿酸碱度<正常数值:可表现为糖尿病、痛风、酸中毒等问题的影响。尿酸碱度>正常值则多为碱中毒、服用过碱物或膀胱炎问题。
8、隐血(U-BLO)
一般人尿中也可偶有红细胞,经离心机沉降后每高倍镜视野范围内不大于三个。临床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如果尿液中存在多量红细胞,则可以是因为、尿路出血、肾脏出血等因素所致。激烈运动和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引起肾小球渗透性增强,并从尿液中产生蛋白质和红细胞。还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病毒感染、癌症、急慢性肾炎、血小板细胞降低性紫癌、血友病等。
9、维C
    临床参考值:阴性。临床价值: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患者的维c检查结果也可能出现阳
性状态。比如食物中含有大量维c,排出的尿液中就可能出现数值增加问题。但因饮食问题引发的数值异常通常无需担忧。
二、尿常规化验单指标划分
    尿常规指标结果中通常分为4个类型,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及其他疾病。1.肾病指标。肾病指标主要以尿比重、尿液、酸碱度、贫血、蛋白质等进行判定。正常临床参考值范围相对明确,若患者的数据结果不同于临床指标范围则提示其可能存在肾功能损害有较大的疾病风险因素。2.糖尿病指征。糖尿病指征中多以酸碱度、蛋白、糖和胴体指标相关,这类指标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医疗人员判定患者的并发症表现,并分析机体器官是否受到损害。比如以上述指标判定患者是否发生胴血症等问题。常规情况下,尿糖与胴体结果均为阴性。3.泌尿系统感染指征。这类指征多以白细胞、亚硝酸盐、尿液颜和浊度为判定标准。若泌尿系统出现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时,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大量的白细胞与红细胞,并且当尿液颜或浊度出现改变,其亚硝酸盐的检测结果也会呈现阳性状态。在化学检测尿白细胞或红细胞过程中,其检测手段往往只能起到筛查作用,若进行临床诊断,仍需要以镜检结果作为主要标准。4.其他疾病指标。其他疾病指标则需要考虑尿液酸碱度、胆红素颜及其他指征。
其中胆红素和尿胆原指标用来分析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健康状态下,正常人的尿胆红素结果为阴性,且尿胆原呈弱阳性状态。若上述指标出现不正常增高,则可能存在黄疸风险,且尿液颜多呈现黄绿。
    在尿液常规检查中,化验单上某项结果很可能出现+、++或+++等显示结果,这说明某项指标的化验结果呈现阳性。相反,如果对应项目后呈现的是-,则表明该项目检查结果为阴性。在当前尿常规化验单分析中,无论加号还是减号,均具备重大作用。比如以尿葡萄糖而言,在正常状态下尿常规化验单中,尿葡萄糖的正常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但如果出现加号,甚至两个加号以上或阳性结果,则提示患者尿葡萄糖结果为异常。如果在尿常规检查结果中出现这一问题,则优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问题。当排除患者糖尿病问题后,需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判定其是否存在其他疾病风险。在协助患者进行检查报告阅读时,应客观进行报告结果的分析。因为大部分患者尿常规知识理解相对片面,因此外界干扰因素很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比如受到饮食因素或作息因素的影响,患者的尿液检查结果也会呈现不同状态。所以患者更需要配合临床医生做好每一项分析与检查,无论检查结果如何都要避免对疾病诊断的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