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美国众议院以224张赞成票,206张反对票的结果通过了《平等法案》草案。这一法案将禁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行为,还将显著扩大这些禁令所适用的范围。
《平等法案》的来源和美国平等主义《平等法案》源自1964年的《民权法案》,是《民权法案》的延伸和补充。针对《民权法案》中的不得歧视黑人、少数族裔、女性,《平等法案》新增了禁止对具有不同性取向或性别认同障碍者实施歧视行为。这一条例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性少数体的认知愈发鲜明,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类人遭受的种种不平等对待,并开始为他们争取合乎情理的权益。
自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起,种族和女性的平等地位问题,一直存在于美国社会中。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少数族裔人数约占总人口的30%,黑人约占总人口的14%,女性约占总人口的50%。但少数族裔、女性多年来一直饱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歧视和不公。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在《民权法案》颁布前,他们都难以享有和白人男性同等的地位。1955年,一位黑人女性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公共汽车上拒绝为后上车的白人男子让座,却被愤怒的司机赶下车。原因为当时在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还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即黑人须为白人让座。此事的后续是全美暴发了长达381天的抵制公共汽车座位隔离运动,1956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定公共汽车座位隔离制度违反了宪法。之后,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并获得了政府的支持。例如任命黑人担任联邦法官,要求军事学院招收黑人学生,禁止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种族隔离等。然而,这些规定并无相关法律条文支撑,也没有确切的惩罚措施,且未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非但未能解决社会中的歧视问题,还激化了双方矛盾,黑人在争取自己合理权益时免不了和有着种
族歧视思想的白人发生冲突,从而造成了混乱复杂的局面。
之后,美国暴发了几百场为争取平等权益的游行示威,在这样的背景下,1963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向国会递交了《民权法案》,同年11月,肯尼迪总统不幸遇刺,
美国通过《平等法案》草案 LGBT体问题引热议美国《平等法案》引争议,性少数体平等权益将如何保护?
记者_戴晨  编辑_张影  设计_
张禹
54
55
及性别认同方面无法理解,则会增加LGBT人士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的风险。
在LGBT体屡受热议的时代背景下,《平等法案》应运而生,提出了对这类人的保障措施,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法律、平权、性取向等话题的大讨论。
性取向和性别认同障碍
美国总统拜登在参加竞选活动时,就曾将《平等法案》列为未来执政100天的立法
优先事项之一,目前,该法案得到了所有民主党众议员和3位共和党众议员的支持,并将交由参议院表决,是否能够正式成为法律条文还未可知。
美国《平等法案》草案的通过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并被大范围传播。究其原因,它其中所包含的有关性少数体的内容为近年来热议不断的话题。对于人类来说,除了少数在母体时精子或卵细胞发生异常减数分裂的双性人,大部分人的性别一出生就已确定。然而,生理上的性别和心理上的性别并不能画上等号。性别认同障碍者无法对自己的原生性别产生认同感,比如生理上为男性的人心理上将自己视为女性,行为特征偏向于女性,对自己身上的男性器官及生理反应存在厌恶的情绪等。在日常生活中,性别认同障碍者经常会被他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都常常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对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违背了平等的原则。
关于性取向,大家都略有耳闻。目前,大众广泛认可的性取向为异性恋,即男女之间的恋情,但性取向
还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等(尚未确定是否为一种独立的性取向)。当代大多数科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决定的,无法改变。同性恋,
顾名思义,指同性之间的爱情,同性恋者会
对与自己同一性别的人产生爱情,却对异性
没有此类感情。双性恋即对男女两种性别均
产生爱情。根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
国民健康访问调查报告(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NHIS),大约0.4%的
男性和0.9%的女性是双性恋者。无性恋者对
男女任一性别都不会产生性欲,即缺乏性冲
动。有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的人口为
无性恋者。然而,对于无性恋的讨论一直在
进行中,截至目前,仍有不少人认为无性恋不
能算是一种性取向,也有很多科学家已经将
无性恋作为性取向进行研究。
2015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同性婚姻合
法,近年来,公众对于非异性恋的性取向接
受度也在逐年上升,很多人对此有了一定的了
解。但了解和接受不同,不少人在生活中仍戴
着有眼镜看待非异性恋者。社会环境使得
一些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不敢暴露自身的真
实性取向,采用了隐瞒的处理方式,甚至是
谎报自己的性取向并与异性结婚,“同妻”和
“同夫”体由此产生。这种行为不仅压抑了
自身的真实感受,更是对配偶造成了严重的
一般指性少数体,或称为彩虹族,是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
性别、酷儿、间性人、无性恋, 性单恋以及以上未提及的其他非规范性的性
取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人的总称。
L: Lesbian 女同性恋
G: Gay 男同性恋
B:Bisexual 双性恋
T:Transgender 跨性别
56
57
生理和心理伤害。立法能否行之有效?
根据报道,《平等法案》曾于2019年被
众议院通过,但因被参议院否决,未能顺利
生效。此次《平等法案》是否能在参议院表
决中通过尚未可知,但其所包含的信息表明美国不少官员已认识到性少数体在社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歧视行为,并努力对此予以法律层面的禁止。
《平等法案》中提到的保障LGBT人士
权益覆盖了多个领域,各行各业,包括工作、
住房、教育、公共服务等,如公司不能因为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拒绝雇用或是开除某一员工;商场、店铺不能因顾客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不向其售卖货物等。诸如此类的条文将帮助LGBT人士不因性别和
取向问题在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时受到阻碍。对于《平等法案》的合理性,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支持的一方认为性少数体在社会中时常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平等
的,也就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平等法案》为这类人提供了法律保障,扩大了原先《民权法案》中平等权利的覆盖范围。反对的一方则认为若《平等法案》正式通过,会危及女性的权利,还可能影响到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举例说明,在对跨性别者权益进行了法律保障的前提下,他们将可以选择进入自身心理认同性别所使用的卫生间。这就使得一个生物学上为男性,但心理认同自己为女性的人,可以进入女卫生间,反对派认为这是对女性基本权利的侵 害。
然而,全国终结性暴力联盟和全国妇女
法律中心对《平等法案》表示了支持的态度,且全美多个学区此前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
中对跨性别者实施歧视行为,并未导致更多的犯罪行为。因此,关于侵害女性权利的质疑显得有些站不住脚。关于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问题,目前难以确定它们与《平等法案》
是否存在较大的冲突,需要待法案通过后,用事实说话。
在支持者和反对者争论不休时,另一
个问题浮上了水面,那就是立法是否能够切实的保护到性少数体的权益。在校园中,LGBT体可能会受到排挤,或是难以交到好友,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难以保证身心健康,从而增加了误入歧途的概率。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同样可能不受认可。比如,在具备同等工作能力的情况下,具有不同性取
向或性别认同障碍的人比其他人更难升职。然而这种内部的不公正情况难以用法律进行约束,只能通过个人、集体自觉性或是自行制定规章制度避免。
此外,如果《平等法案》顺利通过,对于LGBT体的整体素质也是一大考验。一些人可能会钻法律的“空子”,以此威胁他人,谋求过高的待遇或金钱利益,这可能又会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LGBT体的判定方式和歧视行为的界定需要有统一的标准,方能给《平等法案》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无论《平等法案》最终是否
能通过,保障LGBT体平等权益势在必行。
生而不同,求同存异。每个人的基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都有差异,我们应该用开放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他人,而不是以所谓“大多数人的观点”去否决“少数派”。未来,世界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法律
美国参议院人数
体系将更加完善,人们的平等权益将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