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探讨TEACHING DISCUSSION
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统计学原理》课程为例
尹成成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摘要: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已成功举办七届,“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越来越多的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大赛,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和实践。通过向多位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面对面学习经验,借鉴并吸收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的优秀成果,并结合课程《统计学原理》的学科地位、作用和特点,以项目化学习任务中的“调查数据的方法及应用”为例,探索高职课程《统计学原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期对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和创新。那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已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教学大赛则成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融合的平台和载体。2010~2017年,教育部已经连续七年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吸引了各个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吸收并借鉴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优秀成果,做好本门高职课程《统计学原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尝试。
《统计学原理》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调查、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数量方面的能力,进而探索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统计学原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应用性较强,而实际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学生动手和实践锻炼较少,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了实现信息化教学在本门课程中的应用,选取项目化学习子任务——“调查数据的方法及应用”进行信息化教学
设计。
一、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关乎教学设计的选题、教学
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以及课时的安排。该
部分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分
析、重难点分析以及课时分配五个方面
展开。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统计学原理》第二章第四
节,参考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有配套习题集、光
盘等学习资源,理论知识丰富,但缺少课
外实践任务。依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将教材内容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围
绕调查数据的几种常用方法而设计,解决
实际应用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为2017级会计专业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专业相关课
程,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能力薄弱,但
表现欲望较强,爱参与集体活动,会利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另外,这
些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相关工作,与数据
打交道多,掌握多种数据调查方法,并具
备一定的数据调查和搜集能力,对日后工
作和学习大有裨益。
(三)目标分析
依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材分
析、学情分析以及会计专业岗位要求,确
定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
一年级编程课视频
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
理解统计调查数据的原则。掌握调查数据
的几种常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区分统计数据的
类型。能够正确运用调查数据的方法。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知识分享的
美德。克服公众场所的畏难情绪。具备较
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根据教材和大纲的内容确定本次课的
教学重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调查数据
的几种常用方法。教学难点是能在实践中
正确地运用调查数据的方法。
(五)课时分配
本次课堂教学共计2课时,其中情景
创设10分钟,知识学习35分钟,知识应
用30分钟,游戏闯关10分钟,总结评价
5分钟。
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
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系统化的行为。在信
息化教学中,教学策略主要体现为教学方
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教学手段
鉴于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简单,硬件教
学设备利用少,软件教学资源缺乏,本次
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趣味动画、手
机端、微视频、电子手持终端PDA设备、
闯关游戏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并
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进而优化教学
过程,提高本次课课堂效率。
(二)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或分组
讨论法,教学方法单一。信息化教学需结
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综合
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因而,本次
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分组讨
论、情境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核心,直接关乎课
堂的教学效果,一般分为课前准备、课堂
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效果,课前准备
必不可少。课前准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
(1)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学
习资料并进行自主学习。(2)实践指导教
师带领学生到校外统计调研基地参观学
198
ACCOUNTING LEARNING
199
习,学生提交实践学习心得报告及学习疑问。(3)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原则。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分为情景创设,知识学习、知识应用、游戏闯关、以及总结评价五个环节。
环节1:情境创设,引出任务以fl ash 趣味动画《如何获取统计数据》创设情境,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对统计调查方法的探索兴趣。根据课前学习反馈情况,确定本次教学的三个任务:
任务一:统计数据的来源;
任务二:调查数据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原则;
任务三:统计调查方法的实际应用。环节2:知识学习,掌握重点在知识学习环节,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1)两名学生现场汇报校外参观学习心得,教师将汇报过程拍成短视频,连同优秀报告传至共享。然后教师引导提示学生回答出统计数据的来源,实现学习任务一。(2)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PPT 以及案例视频《人口调查在敲门》等数字资源,师生共同探讨调查数据的方法及原则。然后学生分小组(A 、B 、C 、D 、E 五组)讨论,分析案例视频中出现的调查数据的方法,实现教学重点。教师对每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评选出最具观察力小组,并计入过程性考核。
环节3:知识应用,突破难点在知识应用环节,为了使学生主动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情景。首先,教师介绍电子手持终端PDA 设备的功能以及使用方法,教会学生用电子手持终端PDA 设备模拟人口普查数据的采集以及报送过程。然后,A 、B 、C 、D 、E 各组学生通过角扮演再现人口调查案例情景,并克服情景障碍,进而将案例发展形成个体体验,体会统计调查方法的实际应用,升华对数据调查工作的情感认同,解决本次教学的难点。最后,教师对各组表现情况进行点
评,选出最佳表现力小组,并计入过程性考核。
环节4:游戏闯关,自我检测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自测,教师设计闯关游戏,学生登录手机端APP ,完成数据调查自测游戏。该游戏简单易操作,具有趣味性,游戏形式主要是调查方法的匹配,学生答对当前题目后方可进入下一题。通过完成自测小游戏,学生可以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学生完成游戏后,该游戏会自动打分排名,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游戏自测成绩也计入学生过程性考核。
环节5:总结评价,达成目标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师和平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校外实践环节、课上分组讨论环节、角扮演环节、游戏闯关环节等进行了打分和成绩统计,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评价也已经生成,并且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成绩统计,实现过程性评价。以上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三)课后拓展
为了进一步巩固练习所学知识,学生课后需完成两个任务。(1)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多元化成绩,完成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小组间评价,还可在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进行交流探讨。(2)举行《图书借阅情况问卷调查》活动,实际运用多种调查方法。除了传统纸质版调查问卷外,学生可通过直接扫描二维码海报在移动手机端或在电脑端完成问卷,线上线下获取调查问卷数据,学会多种调查方法的实际运用。而且问卷资料还可生成报表数据,为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参考。
四、效果与特
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该教学效果与特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次课遵循“理实一体化”、“学用结合”的教学理念,以调查数据的方法为主线,依托校内多媒体教学设施等数字化环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等数字资源和技术,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用分离的问题。通过实际了解学生的学习反馈效果得知,学生能够相对更好地掌握知识重难点,从而为下节统计调查方案的
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特
本次教学设计的两大特为:(1)将抽象案例发展形成个体体验,学用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2)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升级教学效果。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将信息化技术、信息化学习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呈现了某一具体项目化学习任务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然而,在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中,包括自身在内的问题和困难也突显出来,比如Photoshop 、Focusky 等软件功能不精通,学生课堂上过分依赖手机,信息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缺乏深度融合等等,这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深感高职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信息化素养: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敢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财
参考文献:
[1]孔凌鹤.信息化教学的行动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8 (08):87-89.[2]孙卫国,
卫振中.基于信息化主题下高职教学设计的研究-对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8 (5):29-30.
[3]韩璐璐.高质量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J].职业技术,2018 (5):71-73.